本報記者 白云怡

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足球產業迎來井噴式發展……高光下的中國體育正在吸引歐美體育強國的目光,這其中也包括全力申辦2024年夏奧會的法國。日前,法國城市、青年和體育部長帕特里克·卡內爾造訪北京。面對《環球時報》記者的提問,卡內爾表示很羨慕北京能成為世界上首個同時舉辦過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的城市。他表示,自己是帶著一摞企業材料來中國“談錢”的,希望兩國能在奧運及世界杯的夢想之路上擦出更多火花。
環球時報:巴黎申辦2012年奧運會時輸給了倫敦,有人說這是法語文化敗給了英語文化圈。您是否認同這種說法?這次巴黎的主要競爭者是洛杉磯,您覺得誰的優勢大?
卡內爾:北京已經在兩次重要的申辦中獲得成功,這是我們訪華的重要原因之一。這次和巴黎競爭申辦奧運會的不僅有洛杉磯,還有布達佩斯。我覺得這3個城市都非常出色,也各有優勢。當然,我們希望代表巴黎提出最好的方案。
2012年我們的確輸給了倫敦,也許那次輸在沒能充分體現法國體育的活力,但這次我們的優勢很大。對巴黎來講,舉辦奧運會要用的體育設施有95%都是現成的,這讓我們有能力提供一個可持續、可控的財務方案。而且,巴黎申奧得到了全民支持,據統計有80%的支持率。法國人雖然在政治上分派別,但在舉辦奧運會這件事上卻不分彼此。另外我們還有一個亮點,就是計劃把法國的歷史文化古跡當作賽事舉辦場地,在凡爾賽宮舉辦馬術比賽,在埃菲爾鐵塔腳下比賽沙排,在巴黎市中心的古老榮軍院舉辦射箭比賽,這是巴黎的獨特優勢。
環球時報:法國近兩年頻繁遭遇恐怖襲擊,不久前在盧浮宮又發生恐襲。如果申奧成功,安保是否是個問題?
卡內爾:巴黎申奧的背后有深刻的政治意義,那就是和威脅法國的恐怖主義斗下去。的確,當下的法國面臨許多敵對勢力,他們否認法國的模式和價值觀。在我看來,法國象征著自由和包容的精神。我們的申辦口號“為了分享”正是對這種態度的詮釋。至于安保問題,我想說的是,我們近期舉辦的國際大賽都很成功。比如去年的歐錦賽吸引了250萬球迷,其中100萬是外國人。還有手球世界杯,這些都沒有出現任何安全問題。
環球時報:辦奧運對大多數國家來說存在賠錢的壓力,法國有信心盈利嗎?
卡內爾:我們申奧方案的預算是60億歐元,其中30億將用在賽事組織上,這部分成本可以通過票務收入、企業合作和國際奧委會的撥款來解決。至于剩下的30億歐元,我們打算用在設施建設上,包括建奧運會游泳池、媒體村和能容納5000名運動員居住的奧運村。這些設施在奧運會結束后會提供給巴黎市民使用。
我們80%的體育比賽都將在巴黎城區或距離巴黎只有10公里的范圍內舉行。從這個預算可以看出,我們對財政方面的控制非常嚴。至于盈利,我們初步預計可以有100億歐元的收入。
環球時報:法國曾經3次主辦冬奧會,有什么經驗可以和北京分享?
卡內爾:當然!法國非常高興中國能舉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也知道你們一定能辦好這個大賽。據我了解,中國計劃2025年實現5000萬人直接參與冰雪運動,法國愿意在這方面分享經驗。現在,法國體育部收納了50多家在中國有業務的法國企業,他們可以在吊索纜車、冬季運動設施管理、資源開發上幫助中國。冰雪運動的技術含量很高,現在北京體育大學和法國國立山地運動學校已經結成對子,合力培訓滑雪師資人才。另外,我們也愿意分享在保護環境的同時開發戶外運動的心得。
環球時報:聽說您這次還有一個重要活動,是為法國足球駐中國辦公室“剪彩”。為什么要在中國設置足球辦公室?您怎么看待中國足球?
卡內爾:我聽說有的中國朋友對本國國家隊進不了世界杯感到失望。不過在我看來,中國足球總體上正處在進步的階段。中國高層決定大力發展足球,這是積極、正確的方針。作為足球大國,法國愿意幫助培訓中國足球運動員和教練,同時我們也想提升法國聯賽在中國人心中的形象,這就是我們設置這個辦公室的目的。目前,法中之間已經有了一些具體的足球培訓項目,一些中國企業還入股了法國球隊,我們將這視為互相促進的機遇。
舉辦世界杯是中國人的夢想,但拿到主辦權需要一個漫長的談判過程。也許中國申辦2030年世界杯會更樂觀。無論如何,我們非常歡迎中國拿到舉辦權。到那時,你們會成為名副其實的足球大國。▲
環球時報2017-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