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馬
游戲行業從PC轉型到手機是一場量與質的飛躍,億級玩家加入,直播平臺興起,越來越多95后、00后因為熱愛手游而成為電競職業選手,曾經蕭瑟的電競行業開始新一輪職業化浪潮。
“5年前我一個月收入2000塊,但是現在,通過《穿越火線》手游等項目,我的收入至少翻了100倍。不光是我,所有電競創業者都應該有同感。”重回電競圈,身為俱樂部CEO的馬天元說。他被稱為中國電競骨灰級先驅,第一個拿到世界電子競技大賽(WCG)金牌的中國人,幾年前行業生存艱難,他不得不離開一線。
在電競低迷的2011年,王思聰開始收購戰隊,此后4年多,他投資了整個電競產業鏈條,從游戲開發、賽事、電競俱樂部、直播平臺,到主播和周邊產品。2016年第三季度,有9家電競相關企業獲得融資,規模近10億元。連周杰倫都在2015年11月成立了“MRJ”戰隊。電競行業要在資本寒冬復蘇了?
端游轉型手游給電競業帶來藍海
馬天元是在一大群年輕人的狂歡中回到圈子的。
2016年10月22日下午2點,上海大雨,寶山區的星球影棚已經嗨翻,3個小時后,《穿越火線:槍戰王者》(又名CFM,下文簡稱“CF手游”)首屆超級聯賽總決賽將在這里進行,馬天元管理的SC俱樂部派出5名選手上場爭奪冠軍。從蘇州趕來的大二學生易天奇在影棚入口一眼看到數百個同齡人正在左側臺階上玩手機,從聲音聽來,都是和他一樣的CF手游玩家。
穿著游戲同款戰服的“靈狐者”、“蘭”、“潘多拉”等coser正來回走動,易天奇拍下她們經過的集裝箱,沒來的同學在手機里激動地回復:“X!好真!運輸船里面出來左翼第二個拐點。”運輸船是CF手游里最經典的戰斗地圖之一,也是當晚總決賽用圖。
不同裝扮的女主播正在直播這場“超級火線趴”。受邀擔任嘉賓解說、CF名將白鯊覺得,主題里的“趴”字特別有意思。他說,觀眾不僅僅是來看頂尖的職業選手比賽,學學技術,更是來參加一個大派對,他們可以親眼看到當紅的解說和主播,也可以趁機和線上認識的玩家見面。
與宅在家里的PC游戲玩家不一樣,用手機玩游戲的人更喜歡參加派對,騰訊互娛《穿越火線》發行制作人陳侃說,作為經典槍戰游戲,CF在PC時代的產品設計主要針對兩類人,他們要么有一定游戲基礎,要么對槍支文化特別熱愛。現在要面對的是普通大眾,包括零游戲基礎、通過設備更新或口碑相傳吸引進來的人。放在兩三年前,這些人也許并不是CF的目標用戶,但現在陳侃的制作團隊必須照顧這些用戶,“這個時候挑戰會非常大,以前沒有遇到過”。陳侃和團隊耗時三年多,直到2015年12月3日正式推出CF手游。
制作難度增大,但用戶門檻降低意味著更大的市場。陳侃說CF手游推出首月新增用戶達到3000萬,“相當于每天有100萬新增用戶涌入這個游戲”,而到2016年7月下旬,CF手游注冊玩家數已破億。
回想起來,陳侃認為2015年年底是一個非常好的時間節點:“用戶已經經過大量簡單手游的教育,像我們這種相對復雜的槍戰手游,以前市場機會沒這么好。”他說,這幾年手機網絡及設備更新,為手游發展提供了理想的硬件和用戶基礎。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手機網民中,49%在手機上安裝了游戲,日均打開次數3.3次,日均使用時長32分鐘。
職業玩家的變現手段會比體育明星多
因游戲而聚的大派對,焦點必然是職業選手,他們代表了游戲最高水準。晚上5點多,決賽開始:一個是在各大賽事斬獲無數榮譽的常勝將軍“SC”,一個是打法靈活的戰術大師“EP”。兩支隊伍的成員在技術上各有優勢,《穿越火線》K.D(殺敵與死亡次數比率)排行榜上,SC三位成員分別占據第一、二、四名,EP選手占據第三名和第五名;爆頭排行榜上,EP兩位選手以41%的成績占據榜首,前八強不見SC身影。
但僵持并未出現,SC以3比0橫掃EP奪冠,拿下50萬元獎金。SC電競俱樂部CF手游項目經理Kuben(本名羅沛)將獲勝原因歸功于“我們都很團結,也很努力,所以說我們是一只潛力股”。隊長Kuben也是當晚上場的五名SC選手之一。比賽前,他帶領成員進行了長達數月的線下訓練和比賽。2016年1月,CF手游上線不久后,他便開始在游戲里尋找隊員,較晚入隊的“醬油”曾參加線上戰隊,并在早期的比賽中獲得一些成績。
“以前那個隊是網友組在一起,一共二十多個人,五湖四海見都沒見過,也沒有一起訓練,要比賽了就臨時從里面湊五個人,線上組隊。”醬油說,剛開始大家熱情很足,但沒有一個核心的人帶著他們走,后來天天吵,他于是申請加入當時已經小有名氣的SC·CFM,即SC俱樂部里的CF手游戰隊。18歲的醬油2015年高中畢業,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業余玩游戲消遣解壓,進入俱樂部對他而言,不僅解決了游戲里的戰隊糾紛,有了強實力的固定搭檔,還有了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他和另外三名同齡隊友分別從廣東、江西、安徽來到成都,每周五天固定訓練,一起在游戲里練槍、研究地圖、分析戰術、打比賽贏獎金……
從娛樂來看,他們有了理想的游戲搭檔、充足的游戲時間,還有專人指導技術,不斷為他們設定清晰的目標。從現實來看,他們不再受限于學歷,做著最擅長的事情,獲得遠高于原來的收入和關注。最重要的是,當游戲成為一份穩定的工作,他們不再被家人擔心不務正業,反而獲得認可。
2016年10月23日,俱樂部隊員獲得冠軍的第二天,馬天元便忙著聯系游戲廠商以及廣告客戶,他想爭取更多的品牌贊助:“禮拜一約了一個公司,他們應該愿意,現在玩CF的都是用蘋果,安卓的份額他們難道不想要?”馬天元既興奮又焦慮,俱樂部前期獲得了一些投資,也通過直播平臺的合作得到部分收入,但金額有限,要給這些優秀的選手提供更好的環境,需要更多錢。
“SC俱樂部現在勢頭很好,可以跟他們講故事,移動電競的市場很大。”一位同行給他打氣,馬天元點頭贊同。前一晚慶功宴時,他跟俱樂部的幾個項目經理交代,最近一個禮拜之內,著手準備商務洽談,“一定要談成,把大家的福利搞上去”。
陳侃認為這事不難,作為這個游戲的制作人,他和團隊一直提倡“可以觸摸的電競夢想”,即玩家玩到一定程度,可以加入俱樂部成為職業選手,獲得與能力相匹配的穩定工資,并通過比賽等渠道進一步發展。
“當他成為一個優秀的職業選手,會得到我們大量的曝光、包裝、明星打造,讓他成為電競偶像。那他就會有很多粉絲,在現在的生存環境下,可以像白鯊那樣做主播、解說、開俱樂部,或干其他事。”陳侃說,俱樂部與選手相互支撐,他們的變現手段比傳統體育明星還多,只是現階段收入的量級還沒有足球明星、籃球明星那么高。
超級聯賽折射電競職業生態圈
CF圈名人白鯊的經歷或許不能完全復制,但他給粉絲提供了一個參照的軌跡,這是游戲廠商愿意為白鯊們創造機會的原因。“他的不同身份,能讓不同人對這個游戲產生期待。有人是從關注游戲認識了他,也有人是因為通過他風趣的解說、他的一些新聞,關注到游戲。這是一個互補。”陳侃希望,游戲生態中的職業選手或主播等紅人,通過體系中的商業化包裝,至少成為CF領域的偶像。
“他們會構成游戲生態的一環。”陳侃介紹,這些都是從整個項目的長遠發展來進行的必要投入,正如當天進行的超級聯賽,光從門票來看根本不掙錢,但對整個CF項目生態圈意義重大。2016年10月22日進行的超級聯賽總決賽除了場地布置特殊,還邀請了斗魚、虎牙、龍珠、觸手、企鵝電競等五大直播平臺共10位主播親臨現場助陣。在這之前,各直播平臺陸續進行了與CF手游相關的選秀,讓用戶爭取親臨現場直播的機會,以此活躍平臺。
游戲與直播,顯然是雙贏。龍珠直播副總裁趙旭楓說,做直播要考慮的最重要問題是:什么樣的內容能持續穩定地產出?“像奧運會這樣的爆點內容當然好,但奧運四年才一次,更重要的是日常播什么。”趙旭楓的選擇是游戲,“游戲的內容,只要服務器開著,就一直在產出,每一局都會有新的驚喜,主播也不會覺得太辛苦。相比之下,排一個話劇,效果可能也很好,但周期和投入會很大。”趙旭楓介紹,游戲能源源不斷地生產適合直播的內容,并且游戲直播對主播的門檻較高,占有資源后不會輕易被模仿,俱樂部及職業選手則可以由此擴大影響并獲得收益。
騰訊互動娛樂市場總監廖侃認為,賽事體系、人才培養、直播合作三個板塊共同構成CF手游的電競生態圈:在這個電競生態圈里,品牌可以通過贊助獲得玩家的關注,直播平臺能獲得電競賽事內容,廣大玩家則借助超級聯賽提升技術,甚至實現職業夢想。
2016年9月,CF手游職業戰隊聯盟成立,騰訊互娛向聯盟中的職業俱樂部開放招商權益。戰隊除了打比賽獲得獎金,生態圈建立初期還能得到騰訊互娛的補助。再加上品牌贊助和直播平臺的收益,馬天元們的日子會更有保證。
馬天元預感,電競行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良好生態,有了錢,選手們可以活得更好,不用像當年那樣困窘,但錢多也并非百利而無一害,畢竟打游戲最開始是為了好玩,叫“電競”也是希望游戲和其他競技項目一樣,有一種體育精神。
(榮光薦自東方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