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要:目的 研究黃體酮膠囊診治早期先兆流產的臨床觀察效果。方法 擇選2013年8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診治早期先兆流產的孕婦66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時對病情進行了確診,根據診治方法分為參照組和試驗組,各組患者均33例。給予參照組利用黃體酮針劑展開肌肉內注射診治,試驗組利用口服黃體酮膠囊診治,對比兩組孕婦的不良反應產生率。結果 參照組不良反應產生率為75.76%,試驗組不良反應產生率為93.93%,參照組相比不良反應產生率相比試驗組要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診治早期先兆流產孕婦的過程中,利用黃體酮膠囊具有明顯的診治效果,并且產生不良反應的概率較小,有較高的保胎成功率,使用過程較為便捷,安全度高,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關鍵詞:黃體酮膠囊;早期先兆流產;黃體酮針劑
早期先兆流產是指孕婦在妊娠早期,產生無規律的少量出血,而且伴隨有多種不同的癥狀,例如:腰痛、間歇性子宮縮小等。通過對孕婦進行對應的處理和保胎之后可以繼續妊娠,也可致使流產,較嚴重的時候還會對孕婦的生命安全帶來危害。根據相關研究資料可知,自然流產的出現率大概在1/5左右,然而遺傳基因、生殖器官的原因以及得到創傷等情況都能夠導致先兆流產。另外,黃體性能不完善屬于最為常見的先兆流產的原因,也是自然流產的主要因素(占比約為66.67%)。相關臨床研究數據表明,對黃體性能不完善的孕婦利用黃體酮膠囊,能夠改進孕婦的臨床癥狀。本文擇選2013年8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診治早期先兆流產的孕婦66例,研究黃體酮膠囊診治早期先兆流產的臨床觀察效果。具體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擇選2013年8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診治早期先兆流產的孕婦66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時對病情進行了確診,根據診治方法分為參照組和試驗組,各組患者均33例。所有孕婦年齡為20~35歲,平均年齡(27.5±2.8)歲,孕周為5~12 w,平均孕周(8.5±1.1) w。各組患者在年齡以及孕周等一般方面不存在明顯的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給予參照組利用黃體酮針劑20 mg展開肌肉內注射診治,每12 h注射1次,2 次/d;試驗組利用口服黃體酮膠囊200 mg展開診治,每12 h注射1次,2 次/d。兩組孕婦都診治1 w作為一個療程,并且可以依據癥狀連續利用,到癥狀不再出現為止。黃體酮膠囊為浙江仙琚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益瑪欣),標準為20 粒/盒,50 mg/粒,服藥時間一般為孕婦餐后2 h內,同時需要醫護人員注意,即病患是否存在惡心、嘔吐、萎靡等不良并發癥,若出現嚴重的頭疼、失明以及復視等問題,則需要立刻停止用藥。并且根據病患的嚴重情況進行調整,本次治療排除腎病、心臟病水腫、高血壓等嚴重病癥。
1.3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運用SPSS 13.0數據包開展數據探析,有關計量數的資料用百分率(%)表達,并通過t檢測;通過χ2檢測,若P值<0.05,代表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根據本次研究對比結果顯示,參照組存在的不良反應癥狀為乳房腫脹3例,頭暈3例,惡心2例,不良反應產生率為75.76%;試驗組存在的不良反應癥狀為乳房腫脹1例,頭暈2例,惡心0例,不良反應產生率為93.93%,參照組不良反應產生率顯著高于試驗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早期先兆流產具體指的是患者在妊娠的12 w之前沒有出現妊娠的癥狀,占據流產的2/3左右,屬于在臨床中比較常見并且通常在妊娠期產生的并發癥。通常引發先兆流產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子宮內膜性能不正常、全身性病癥、感染、生殖道不正常以及遺傳等,黃體性能不完善屬于最為常見的導致先兆流產的原因,大概占據了自然流產的2/3。黃體酮性能不完善是因為孕婦黃體所分泌的黃體酮不足,致使卵泡發育不完整,在妊娠的七周之前,妊娠黃體所分泌的孕酮屬于確保妊娠的主要因素,如果孕酮水平相對較低,就很難保證正常的妊娠,進而導致孕婦出現先兆流產;足夠的孕酮,能夠全面確保正常的妊娠,并且推進胎兒的發展。
黃體酮屬于固醇類激素之一,主要是由卵巢、胎盤以及腎上腺分泌組成,雌性激素充足的時候,黃體酮會向分泌期轉變,進而使得孕卵著床,并且推進胎兒的形成。另外,黃體酮也可以推進乳房的發育,同時有助于孕婦產后的哺乳。所以合理的補足黃體酮,不僅可以提升患者的血清孕酮值,也可以改進孕婦腰酸等癥狀,快速止血,屬于比較有效的保胎方式之一。在臨床診治過程中,補充黃體酮的方式比較常見的是孕婦利用黃體酮膠囊,由于時間過長并且注射較大劑量的黃體酮劑會導致局部肌肉的腫痛以及硬結等弊端的出現,局部有劇烈的痛感,并且還會阻礙藥物的吸收以及診治,而且黃體酮膠囊價格便宜,藥物使用比較便捷,所以利用口服的方式展開診治可以得到較好的臨床效果,同時還可以防止肌肉注射產生的疼痛感,降低不良反應的出現率,具有較小的副作用。即如鐘珊珊、陳英等研究結果顯示,運用黃體酮膠囊(益瑪欣)的對照 1 組、對照組2組不良反應產生率均為3.3%,而運用黃體酮針劑治療的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前者明顯低于后者,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而根據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運用黃體酮針劑治療的參照組不良反應產生率為75.76%,而運用黃體酮膠囊的試驗組不良反應產生率為93.93%,參照組的不良反應產生率要顯著高于試驗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上結果與參考文獻的調查結果貼近。
綜上所述,在診治早期先兆流產孕婦的過程中,相比運用黃體酮針劑治療,利用黃體酮膠囊可以達到明顯的診治效果,并且產生不良反應的概率較小,能夠最大程度提升保胎成功率,同時使用過程較為便捷,安全度高,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陳俊宏,李光群,姚勤.黃體酮聯合保胎丸治療先兆流產的臨床療效[J].中國實用醫藥,2015,04(13):161-162.
[2]吳旭艷.黃體酮治療黃體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產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5,09(21):121-123.
[3]吳小平,林美麗.不同劑量黃體酮治療早孕先兆流產的臨床體會[J].當代醫學,2015,07(13):33-39.
[4]鄭秀華.黃體酮膠囊治療女性黃體功能不全性先兆流產的療效分析[J].黑龍江醫藥,2015,02(05):1060-1062.
[5]曹大好.黃體酮治療黃體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產的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10(24 ):114-115.
[6]陳瑞浦.黃體酮聯合壽胎丸治療早期先兆流產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4,07(35):120-123.
[7]朱靜維.羅佩杰補腎安胎飲加味聯合黃體酮膠囊治療先兆流產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4,01(23):762-763.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