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果


摘要:目的 探討奧美拉唑與雷尼替丁治療Hp陽性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方法 結合射洪縣人民醫院、射洪縣中醫院及我院選取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Hp陽性消化性潰瘍患者8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成雷尼替丁治療組和奧美拉唑治療組,分別給予雷尼替丁治療和奧美拉唑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雷尼替丁治療組中患者的治愈率為65.85%,奧美拉唑治療組中患者的治愈率為97.56%,后者治愈率顯著高于前者(P<0.01);雷尼替丁治療組Hp根除率為51.22%,奧美拉唑Hp根除率為92.68%,后者Hp根除率顯著高于前者(P<0.01)。結論 相較于雷尼替丁治療法,Hp陽性消化性潰瘍患者在采用奧美拉唑進行治療的療效更好、不良反應更少,Hp根除效率也更高,可以作為臨床治療Hp陽性消化性潰瘍疾病的首選治療方法。
關鍵詞:雷尼替丁;奧美拉唑;Hp;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主要是指十二指腸部分和胃部等位置處存在的慢性潰瘍疾病,主要是因感染幽門螺桿菌(Hp)造成的。針對Hp陽性消化性潰瘍治療,需要以根除Hp為主,側重胃酸抑制。而奧美拉唑則是一種典型的質子泵抑制劑,其在根除Hp以及抑制胃酸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本次實驗對比了雷尼替丁和奧美拉唑在Hp陽性消化性潰瘍治療方面的臨床療效,旨在為Hp陽性消化性潰瘍提供一種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法,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Hp陽性消化性潰瘍患者82例為研究對象。經胃鏡檢查確診,所選患者均確診為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或者胃潰瘍患者,且均為首次發病和就診;經尿素酶檢測,患者的Hp均為陽性。隨機平均分成雷尼替丁治療組(41例)和奧美拉唑治療組(41例)。在雷尼替丁治療組中,男28例,女13例;年齡18~68歲,平均(42.7±7.4)歲。在奧美拉唑治療組中,男29例,女12例;年齡19~69歲,平均(43.4±7.9)歲。排除標準:對于藥物過敏的患者以及伴有精神類疾病的患者。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針對本次實驗所劃分的雷尼替丁治療組和奧美拉唑治療組,雷尼替丁治療組中的41例患者均給予以雷尼替丁為主的三聯療法,具體為:按照1 次/d,300 mg/次,4 w一療程的治療頻率來給予雷尼替丁,同時服用克拉霉素(2 次/d,500 mg/次,連續用1 w)和阿莫西林(2 次/d,1000 mg/次,連續用1 w)來進行治療;奧美拉唑治療組給予以奧美拉唑為主的三聯療法,具體為:按照1 次/d,20 mg/次,4 w一療程的治療頻率來給予雷尼替丁,同時服用克拉霉素(2 次/d,500 mg/次,連續用1 w)和阿莫西林(2 次/d,1000 mg/次,連續用1w)來進行治療,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服用其他抗潰瘍類的藥物。
1.3治療療效評定 觀察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的癥狀改善情況以及是否存在不良反應問題,具體就是在采用胃鏡復查治療結束后患者的治療情況,以借此來對臨床治療療效進行合理評定,具體評定級別主要劃分成治愈、有效和無效三種情況,其中的治愈主要為胃鏡下患者的潰瘍問題消失;有效是指胃鏡下患者的潰瘍面積縮小比例在50%以下,或者出現沒有縮小的情況。另外,要采用快速尿素酶實驗來進行Hp檢查,確定Hp根除率[2]。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應用χ2校驗,計量資料表示為均值±均方差(x±s)。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分析意義。
2 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雷尼替丁治療組中患者的治愈率為65.85%,奧美拉唑治療組中患者的治愈率為97.56%,后者治愈率顯著高于前者,兩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有可比性(χ2=17.554,P<0.05),見表1。
2.2臨床治療Hp根除率比較 在本次實驗中,雷尼替丁治療組Hp根除率為51.22%,奧美拉唑Hp根除率為92.68%,后者Hp根除率顯著高于前者,兩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χ2=21.706,P<0.05),見表2。
2.3臨床治療不良反應 本次實驗中雷尼替丁治療組過程中出現了1例丙氨酸氨基轉移酶輕度升高情況,2例輕微便秘情況,且在治療完畢后相應的不良癥狀得以改善,不良反應率為7.32%;奧美拉唑治療組中的患者均沒有發生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率為0,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率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結論
消化性潰瘍作為臨床治療中一種常見的消化內科疾病,主要是指十二指腸部分和胃部等位置處存在的慢性潰瘍疾病。該病的發病原因在于感染幽門螺桿菌(Hp)造成的。針對Hp陽性消化性潰瘍治療,需要以根除Hp為主,側重胃酸抑制,只有徹底根除Hp后方可促進患者潰瘍部位愈合[3]。但是如果患者胃部的pH值低于3時,會削弱Hp類藥物的治療療效,所以在治療該病的過程中,要側重胃酸的抑制,有關統計表明,在pH值>4時,相應的潰瘍愈合率可以達到全部愈合。胃酸實際上是由細胞壁所分泌出的一種酸性溶液,其細胞壁中主要包括膽堿能受體、胃泌素受體和組胺受體等受體類型,其在激活狀態下會相應的激活細胞壁內部的H+-K+-ATP酶,促使其胃部中處于高酸狀態。而在以往的疾病治療過程中,主要采用雷尼替丁來對疾病進行治療,其本質上是一種H2受體拮抗劑,其可以通過將組胺受體阻斷來對患者胃酸分泌情況進行抑制,但是雷尼替丁卻僅能夠造成組胺受體阻斷,確?;颊呶覆績鹊膒H>4的狀態持續8 h以下,相應的持續性比較差,實際的效果不是非常理想。
奧美拉唑則是一種典型的PPI類藥物,其在根除Hp以及抑制胃酸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待用藥之后,其可以與壁細胞分泌小管和囊泡內的H+-K+-ATP酶相結合來使H+-K+-ATP酶喪失活性,避免其進入到胃腔中,這樣其本身的胃酸抑制效果也更加持久,從而為潰瘍的愈合營造良好的內環境,再聯合使用抗生素,可以在提高患者胃部內pH值的基礎上,增加抗生素治療療效,從而達到徹底根除Hp,加快患者潰瘍愈合的目的。通過本次實驗研究可知,雷尼替丁治療組中患者的治愈率為65.85%,奧美拉唑治療組中患者的治愈率為97.56%,后者治愈率顯著高于前者(P<0.01);雷尼替丁治療組Hp根除率為51.22%,奧美拉唑Hp根除率為92.68%,后者Hp根除率顯著高于前者(P<0.01)。
綜上所述,相較于雷尼替丁治療法,Hp陽性消化性潰瘍患者在采用奧美拉唑進行治療的療效更好、不良反應更少,Hp根除效率也更高,可以作為臨床治療Hp陽性消化性潰瘍疾病的首選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黃林.奧美拉唑與雷尼替丁治療Hp陽性消化性潰瘍對比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3,(19):86-87.
[2]何開祥,楊天娥.奧美拉唑與雷尼替丁治療Hp陽性消化性潰瘍臨床對照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5,(3):95-96.
[3]龐翠梅.觀察奧美拉唑與雷尼替丁治療Hp陽性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J].美術教育研究,2015,(15):112-113.
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