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梅 劉曉靜 張昌紅

摘要:目的 研究復方甲氧那明治療感染后咳嗽的有效性。方法 將診斷為感染后咳嗽的患者70例,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給予美敏偽麻溶液治療,治療組給予復方甲氧那明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結果 治療后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復方甲氧那明治療感染后咳嗽臨床療效較好。
關鍵詞:復方甲氧那明;感染;咳嗽;療效
Study of Efficacy of Compound Methoxyphenam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infectious Cough
LIU Xue-mei,LIU Xiao-jing,ZHANG Chang-hong
(Shijingshan Teaching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3,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compound methoxyphenam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infectious cough.Methods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postinfectious cough were signed 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imingweima Koufurongyi,and treat group was given compound methoxyphenamine.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1). Conclusion The compound methoxyphenamine with postinfectious cough is effective.
Key words:Compound methoxyphenamine;Postinfectious cough
上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科門診的常見疾病,當鼻塞、流涕等癥狀在上呼吸道感染后期緩解后,可能遺留有咳嗽為唯一癥狀長時間存在,通常臨床上定義為感冒后咳嗽。感冒后咳嗽產生的原因考慮主要是不同病原體引起的氣道非特異性炎癥改變,部分患者氣道反應性增加存在氣道高反應,此類咳嗽統稱為感染后咳嗽[1]。選取7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分別給予美敏偽麻溶液和復方甲氧那明治療,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于我科門診就診并被確診為感染后咳嗽的患者共70例,其中男34例,女36例,年齡為15~65歲,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5例,男17例,女18例,治療組35例,男18例,女17例。對照組及治療組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入選和排除標準(入組條件和排除條件) 入選標準:①呼吸道感染急性期鼻塞、流涕等卡他癥狀完全消失后,仍存在咳嗽,且咳嗽時間大于3 w;②患者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許白色痰液;③血常規提示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正常,C反應蛋白正常;④胸部CT或胸片提示正常或僅有肺紋理增多。排除標準:①慢性肺源性心臟病;②糖尿病;③服用ACEI類藥物;④有變態反應性疾病史和家族史;⑤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⑥30 d內從事駕駛、機械操作、機密儀器及高空作業者;⑦對美敏偽麻溶液和復方甲氧那明所含成分過敏者。剔除標準:未按規定口服藥物者。
1.3方法 對照組給予美敏偽麻溶液,10 ml,3 次/d,治療組給予復方甲氧那明膠囊,2粒,3 次/d,療程均為2 w。
1.4療效評價標準 ①無效:咳嗽頻繁,日常生活及睡眠影響嚴重;②有效:咳嗽頻繁,對日常生活及睡眠稍有影響;③顯效:無咳嗽或偶有短暫咳嗽,對日常生活及睡眠無影響[2]。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分析。
2 結果
2.1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2 w后,治療組的有效率及顯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組在治療過程中3例出現輕度頭暈、嗜睡,1例出現心悸。以上藥物不良反應停藥后消失。對照組在治療期間有3例出現頭暈、心悸。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1%,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9.0%,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亞急性咳嗽中常見的原因之一是感染后咳嗽,一般持續時間在3~8 w,甚至更長。感染后咳嗽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刺激性干咳,少痰,常為夜間加重,以陣發性加重常見。患者咳嗽特點多在接觸冷空氣、刺激性氣體、煙霧等異味及運動后誘發或者加重病情。感染后咳嗽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考慮為:①包括病毒在內的病原體可導致鼻后分泌物增多出現鼻后滴漏或病原體感染產生的炎癥介質,氣道感覺神經末梢受到炎性介質的影響后咳嗽敏感性和氣道反應性增高[3];②感染可引起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呼吸道β-受體功能減退,M膽堿能受體致敏后,引發氣道阻力增高;③感覺神經末梢在感染后可以釋放神經肽所介導的炎癥反應,即神經源性氣道炎癥,其中最主要的是以速激肽增高介導的氣道慢性神經源性炎癥[4],表現為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外滲、組織水腫。
復方甲氧那明的有效成分為鹽酸甲氧那明、馬來酸氯苯那敏、那可丁、氨茶堿。鹽酸甲氧那明是β受體激動劑,激動β受體,可抑制支氣管痙攣,緩解哮喘發作時的咳嗽;那可丁為外周性止咳藥,通過解除支氣管痙攣,從而抑制咳嗽;氨茶堿可抑制支氣管痙攣,還可抑制支氣管粘膜腫脹,緩解哮喘發作時的咳嗽,痰液易咳出;馬來酸氯苯那敏為抗組胺藥物。此藥不僅可以緩解咽喉及支氣管炎癥等引起的咳嗽,而且可緩解氣道痙攣發作時的咳嗽,促進痰液排出。
美敏偽麻口服溶液的有效成分為氫溴酸右美沙芬、馬來酸氯苯那敏,鹽酸偽麻黃堿。氫溴酸右美沙芬為中樞性鎮咳藥,能直接作用于延腦咳嗽中樞抑制咳嗽反射;馬來酸氯苯那敏為抗組胺藥,具有消除或減輕鼻部癥狀的作用;鹽酸偽麻黃堿為減輕鼻充血劑,能消除鼻、咽部粘膜充血、減輕鼻塞癥狀。
綜上所述,在治療感染后咳嗽時,復方甲氧那明具有較為明顯的止咳、緩解氣道痙攣的作用,同時服用方便。副作用小,療效肯定,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09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9,32:407-413.
[2]曾一卉.復方甲氧那明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臨床療效觀察.實用藥物與臨床[J].2013,16(5)450-451.
[3]葉新民,鐘南山,劉春麗,等.人副流感病毒三型感染豚鼠咳嗽敏感性的影響[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0,33:907-911.
[4]沈強,傅忠妹,張雯.復方甲氧那明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11):3747-3748.
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