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桂紅 張捷



摘要:目的 提高ICU護士在臨床護理、護理管理、臨床教學、護理科研等方面的能力。方法 對ICU護士進行分層培訓,培訓內容包括:ICU 基本知識、ICU醫院感染控制、ICU專科儀器的使用、ICU護理管理、ICU護理安全、ICU護理科研。結果 通過分層培訓,逐步提高了護士理論水平及專業水平,為臨床塑造護理骨干,也為護理管理儲備人才。結論 ICU是適應重癥患者治療建立的護理單元,具有"三集中"的特點,集中了各種病情多變的急性危重患者,集中了眾多先進的監護儀器,急救設備和生命支持裝置,集中了最新的理論,知識技術與方法,這就要求ICU的護士必須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及嫻熟的搶救技術。通過ICU護士進行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的培訓,采用帶、幫、學的方法,做到日有提問,周有講座,月有考試,年有交流。通過培訓、拓寬和充實了ICU護士理論知識,提升和增強了專科監護技能,使ICU的工作質量及效率不斷提高。分層培訓對 ICU護士自身發展和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ICU護士;分層培訓;方法及效果
重癥監護病房(ICU)是專業醫護人員將各類危重患者集中管理,應用現代化的醫療設備和先進的臨床檢測技術,對危重患者心理生理機能進行監測和進行生命支持,最大限定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ICU的救治水平是體現醫院整體水平的窗口,而培養訓練有素的ICU專科護士是提高重癥監護水平,救治水平的重要保障。我院重癥監護病房(ICU)自2007年~2008年ICU護士的專業培訓,采取了全員培訓和重點培訓的形式,結合科內制定的學習與培訓計劃,現將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科30名護理人員,其中1名副主任護理師,1名主管護理師,8名護理師,11名護士。其中大專11人,中專12人,工作15年以上11人,工作3~5年7人,工作1~2年5人。
1.2方法
1.2.1實施全員培訓 講課由本科護理骨干承擔,經討論后確定培訓內容,包括課程內容見表1,專科內容見表2。培訓前集體備課。授課學時為46學時。有針對性,有計劃地培訓,做到人人達標,合格率100%。
分批到急診科、麻醉科、心電圖室進行學習,每批2人,各科學習內容見表3。
1.2.2實施層次培訓 分層次培訓,根據不同年資護士培訓的內容不同進行培訓,由護士長統一管理制定完善的切實可行培訓計劃,與不同年資的護士交流,找出不同年資護士所需,結合專業對不同年資護士的要求制定培訓計劃。
1.2.2.1對工作0~1年護士是培訓的重點,以三基培訓為主。三基培訓是護士實現從基礎理論向臨床實踐過度的重要環節。采用個體化的帶教制。可將培訓的護士分配給一名固定的指導老師,或將需培訓護士的訓練分為幾個部分,由不同老師負責指導和評價。
1.2.2.2工作1~5年護士以三基培訓為輔,繼續教育為主。其培訓方法如下。
1.2.2.2.1專科進修:①院外進修,以吸收新知識拓寬知識面;②院內進修,可分批到心電圖室學習1個月,掌握心電圖基本操作,識別正常心電圖常見及致命心率失常的分析。
1.2.2.2.2專題講座:學習內容主要以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為主。
1.2.2.2.3學術交流:有科內學術交流,院內外交流。5~10年護士以繼續教育為主,同時培養她們的教學能力,課題精選實例,如經典范例,身邊實例,反面舉例等急診護理技能采用分項遞進式方法及群體配合急救訓練,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和有關人員的合作采用演示方法。
1.2.2.2.4由護士長統一管理,按學習與培訓計劃具體實施。
1.2.2.2.5業務學習與監護技能操作1次/w,進行業務知識講座1次/月,組織護理業務查房1次/月,護理教學查房1次/月,每日進行床頭交接班查房,由護士長帶領護士為每一位患者進行床頭交接班,共同討論患者的護理問題,提出護理措施,利用晨晚間床頭交接班,督促大家不斷學習。
1.2.2.2.6討論并制定學習疑難病例標準護理計劃,標準健康教育計劃。
1.2.2.2.7每人必須建立學習筆記,每月對筆記進行檢查。
2 結果
2.1經培訓的4批共30名護理人員,其考試結果,見表4。
2.2對醫生的調查情況,見表5。
3 討論
3.1 ICU病房收治多系統功能損害,重要器官移植和大手術等患者,涉及的知識面很廣,護理人員應具有熟練相應的知識和技術。而我區ICU護士普遍年輕化,工作年限短,存在臨床經驗相對不足的現象,這可能與新疆高等教育起步晚以及地域等因素有關[1]。在對專科知識的學習方面,除了熟練掌握常見重癥的臨床護理,如心衰、呼衰、呼吸窘迫綜合征、肝腎功能衰竭和重要器官移植等。我們還加強了一定的基礎知識的學習。如呼吸、循環系統的臨床解剖、及生理、血液氣體變化的臨床意義、休克的病理生理學、心律失常的心電特征等。
3.2 ICU病房是各種監護搶救等儀器種類和數量最多使用頻率最高的部門,我科除了要求掌握各種監護儀、呼吸機、除顫器、注射泵等儀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熟知正常值、異常值的意義,我們還加強學習一般故障的識別排除和日常保養,保證其正常運轉處于完好狀態。
3.3 ICU患者多數器官功能不穩定,醫師將根據監測結果和病情變化來調整或更改治療方案,護士必須嚴密仔細地監護患者,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并報告醫生,因此,我們在培訓低年資護士時,除了能做到嚴密觀察和判斷監護的數據波形和圖像是否正常,并對異常的結果進行縱橫分析判斷,如中心靜脈壓升高或降低說明什么;定時檢查呼吸機的通氣設定是否被意外改動。
3.4果斷恰當地處理問題能力對ICU護士尤為重要。當患者出現異常情況時,護士必須在判斷準確的前提下立即采取恰當的救護措施,特別是醫生不在場時,要當機立斷,爭分奪秒,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想盡辦法維持患者生命贏得搶救時機。因此,我們在培訓中,側重急救技術,如胸外心臟按壓,人工呼吸,氣管插管,除顫起搏和先進監護設備的運用,如心電監護儀,呼吸機,套管針等常用急救技術和技能的培訓,并增加了如何識別異常心電圖和掌握急救藥物的使用方法。
4 結論
ICU是適應重癥患者治療建立的護理單元,具有"三集中"的特點:①集中了各種病情多變的急性危重患者;②集中了眾多先進的監護儀器,急救設備和生命支持裝置;③集中了最新的理論,知識技術與方法,這就要求ICU的護士必須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及嫻熟的搶救技術[2]。通過ICU護士進行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的培訓,采用帶、幫、學的方法,做到日有提問,周有講座,月有考試,年有交流。通過培訓、拓寬和充實了ICU護士理論知識,提升和增強了專科監護技能,使ICU的工作質量及效率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肖江琴,李萍.新疆三級醫院ICU護士重癥護理知識認知情況調查[J].護理研究,2009,23(4B):973-974.
[2]楊麗霞,陳曉紅,陳少鵬.引起ICU患者心理壓力的原因及對策[J].家庭護士,2008,6(613):1569.
編輯/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