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中

摘要:目的 通過手術室安全文化的實行,提高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減少護理過程中的護理差錯的產生。方法 加強護理安全的干預,規范各項規章制度,增加護理安全培訓,針對護理安全問題進行專題討論。結果 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變的高漲,主動性提高,護理工作流程更加合理規范,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大大降低,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結論 手術室安全文化的應用與研究是一種很好的護理模式值得推廣。
關鍵詞:安全文化;護理
護理安全文化是具有風險意識、安全為首的工作理念,把護理差錯作為其組織改進的機遇,建立一系列的差錯報告系統以及建立有效的預防機制,其觀點認為一個組織如缺少護理安全文化,其患者的安全將受到嚴重侵害,無法得到保障[1]。安全文化行為受到自身信仰及其社會的信仰所決定的,而這些思想意思可以約束從業者的思想行為,減少事故的發生[2]。手術室是一個特殊的科室,一直以來我們以給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為宗旨。為了給患者提供更好的優質服務,本科室從2015年1月起給將安全文化運用到手術室護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與方法 選擇在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手術室進行手術的患者,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及家屬同意后將患者隨機進行分組,本研究從2015年1月起實施,至2015年12月底截止。本研究的前提條件是保證患者及其安全,保證手術室護理人員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保證科室正常運作的前提下進行實驗。
1.2隨機分配及設盲 確定進行實驗人員,按順序納入本研究。符合條件的患者由其本人簽署知情同意書,即通過完全隨機分配量表,患者將寫有個人信息的信封密閉,放在與相對應的檔位上,由研究員按照順序輪流進行抽取,隨機進A組B組。參與本實驗的護理人員和患者均對分組設盲。
1.3研究協議 參與本次研究的手術室護理人員,需在實驗開始前進行集中授課,講解護理安全文化的注意事項及要點。
1.4方法
1.4.1實驗組培訓內容,了解一些國內知名醫院的護理安全的需求,學習一些安全文化的理論知識。對目前工作中存在的護理安全問題進行分析,加強護理基礎操作。
1.4.1.1 每周對護理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匯總分析,并進行相關課程的講解。每月進行一次手術室護理安全的查房,對于一些突發狀況的應急準備進行評估。建立健全安全文化氛圍,增強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認真分析過往的護理安全問題,注重分析的原因,對于提出的建議認真進行考量。培養護理人員的安全理念及對安全護理的態度,從而形成良好的護理安全文化氛圍。
1.4.1.2 提倡零處罰,由于我國的醫院面臨護士嚴重缺少,床護比不達標的問題,特別是一些三甲醫院顯的尤為突出,一個護理人員需要做幾個護理人員干的事情,所以出錯率較高。由于手術室的護理工作直接影響到手術的順利進行及患者的護理安全。簡單的處罰只會讓護理人員精神壓力更大,我們需要找出護理安全問題的關鍵,解決問題。對于沒有產生嚴重后果的護理差錯免于對當事人的處罰。
1.4.1.3 減少護理人員考試次數,護理人員每年科室考試,大科考試,護理部考試次數繁多,大部分意義不大。常年累月的考試占用了護理人員絕大部分的休息時間,使得護理人員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研究護理相關問題。
1.4.1.4 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使得護理按照流程去操作。使得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的各項護理有法可尋。
常規護理組:按照常規的護理流程對患者進行護理。
1.5數據記錄 分別記錄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和護理人員護理差錯發生的次數。
1.6統計學處理 采用GraphPad Prism version 5.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偏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M(Q)]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組內比較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共有200例患者入選,其中4例由于各種原因被剔除(見圖1),實驗組(A組)、常規組(B組)。隨機分組后4例患者反對,患者退出研究;6例違背協議的患者被剔除研究。最終,實驗組(A組)93例,常規組(B組)93例順利完成研究,獲取的相關數據用于主要分析。
圖1 兩組患者相關數據分析
兩組患者身高、體重、年齡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實驗組發生護理差錯的例數明顯少于常規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3 討論
本隨機、雙盲對照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在給患者進行安全文化的護理意義十分明顯:①實驗組的護理人員發生護理差錯的例數少于常規護理組;②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③由于發生了護理差錯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彌補去解決護理差錯,浪費了護理人員大量時間;實驗組所花費的護理單位時間少于常規護理組;大大節省了醫療及護理資源,簡化護理流程。
本研究中我們設計了兩種不同的護理模式,主要的區別在于護理安全理念不一樣。在實驗組中我們不僅僅以患者為中心,保證護理的安全與質量,簡化護理流程,提高護理人員安全護理導向,并通過臨床大量的實驗去驗證。而常規護理組,我們只是按照護理的操作流程去進行操作,工作相對單一。在給實驗組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的時候,雖然可能存在實驗組成員泄露相關的培訓內容,我們在實驗前已經和參與實驗的人員進行探討,保證他們能夠嚴格遵守協議內容。
護理安全意識的加強,使得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意識和護理安全意思得到了提高,發生了護理差錯由被動上報到主動上報,發生了本質的改變,有利于事情更好的解決。護理人員對風險的評估能力得到加強,每周對于存在問題的總結更能使得護理人員不斷的發現和總結工作中存在安全隱患。在分析工作管理制度的問題中,護士長也能從制度和工作流程上加以調整[3]。團隊的護理安全意識也得到體現,工作中能相互的提醒,互相的鼓勵。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由于所有的分組實驗都是在本科室進行,難免保證護理人員知道自己被分組。其次由于培訓的時間較為倉促,培訓的授課可能存在不足,對于授課的人或者課件沒有進行更好的審核。由于時間及經費的限制對實驗的患者選擇較少,對結論的產生可能存在誤差,以上的問題需要我們不斷的去研究去實驗。護理安全文化應用到手術室護理中,不僅僅是護理操作的簡化,更是護理人員護理安全文化知識熟練掌握應用的結果,讓大家充分認識護理人員的價值。安全觀念是人們對安全活動、行為、實物、原則等多方面的基本的態度和觀點[4]。
綜上所述,護理安全文化的應用與研究,不僅僅簡化護理工作流程,更加體現護理人員對于護理這門學科的專研以及對于患者整個圍術期護理關注,是一種很好的護理模式,值得在手術室護理中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旭,楊家林.國內外護理新進展[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48.
[2]陳湘玉.試述護理文化的精髓-護理安全文化[J].南京醫科大學報, 2003,2:152.
[3]劉亞平,楊嬡蘋, 劉正英.對 ISO9000 質量管理體系中不合格項目的質量控制方法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07,7(8):27-29.
[4]黃美珍.安全文化在產房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 2008,43(7):631.
編輯/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