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任樸 金愛萍
摘要:目的 探討放射性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和對策研究。方法 將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放射科和腫瘤科進行放射性治療的60例腫瘤患者進行分析研究,探究其安全隱患和對策研究,觀察患者的粒子植入成功率,護理滿意度。結果 患者放射性粒子植入成功率高,對護理滿意度較高,安全隱患主要來源于粒子的放射性傷害。結論 放射性護理在應對放射性粒子安全隱患方面需多加防范,經過細心護理能夠避免或減輕影響。
關鍵詞:放射性護理;安全隱患;對策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是介入法治療腫瘤的方法之一。介入治療是利用現代高科技核醫學技術對患者進行的微創治療,通過醫學影像設備的指引,將特制的導管、導絲等精密器械引入人體,對體內病變部位進行精密診斷和局部治療[1]。放射性粒子植入術是一種先進的癌癥治療方法[2]。通過醫學影像設備的指引下,將放射性粒子選擇性植入癌變部位。放射性粒子如125I和103Pd可在癌變部位持續低能量地發出射線,進而使癌細胞壞死,最終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隨著醫療科技水平的提高,放射性治療也不斷完善,由于具有微創性、傷口小、療效確切等優點,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能使輕度患者的腫瘤縮小,達到可接受手術治療的程度,對于中晚期癌癥患者可降低腫瘤生長速度,使患者生存期延長。本文就我院腫瘤患者進行放射性護理存在的安全隱患和對策研究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放射科和腫瘤科進行放射性治療的60例腫瘤患者,其中女性22例,男性38例,年齡33~85歲,平均(71.13±4.73)歲;其中前列腺癌11例,肝癌13例,胃癌11例,宮頸癌13例,乳腺癌7例,食道癌5例;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并同意治療與護理方案。
1.2診斷標準 依照中國抗癌協會制定的各類癌癥診斷標準,以及醫院血芯片檢測、納米檢測等一系列檢測方法制定。
1.3納入與排除標準
1.3.1納入標準 ①均符合相關癌癥診斷標準;②患者知情,并同意治療護理方案;③患者及家屬配合相關研究調查。
1.3.2排除標準:①患者不符合相關診斷標準;②不適合放射性治療;③患者及家屬不同意治療方案或拒絕調查研究。
1.4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放射科和腫瘤科進行放射性治療的60例腫瘤患者的治療和康復過程,監測放射性粒子植入情況。臨床觀察發現安全隱患包括四類。全身反應:食欲不振、精神狀態差、體質虛弱、惡心嘔吐等;皮膚反應:皮膚干燥,疤痕、瘙癢、色斑等,嚴重者可能出現皮膚潰爛;粘膜反應,口腔及鼻腔粘膜充血、紅腫等;呼吸道疾?。悍嗡ㄈ?。
1.5護理對策
1.5.1術后并發癥防范 放射性粒子植入體內后,短期內尿道阻塞和排尿刺激癥會加重,尿急、尿頻和尿困難時常發生,但癥狀持續短,且大多數表現為輕、中度,可以通過保健及藥物治療能減輕癥狀。因此術后對于泌尿系統疾病的檢測要認真仔細,如有發生立即報告主治醫生。同時,放射性粒子植入體內后可能有皮膚干燥,疤痕、瘙癢、色斑,以及粒子浮出,口腔及鼻腔粘膜充血、肺栓塞等并發癥。肺栓塞是其中最為嚴重的并發癥,即粒子脫落并跟隨血液循環進入肺部,堵塞肺動脈,造成肺栓塞。大約1/10的肺栓塞患者在發病初期死亡,但只要診斷和治療及時,癥狀能夠緩解或痊愈。因此,術后需對常規生命體征以及局部反應的進行仔細監測,還應對患者的呼吸系統疾病進行嚴密防控。
1.5.2粒子脫落與丟失處理 術后的第1、2 d內,放射性粒子丟失或脫落機率較大,術后1 w內需對患者尿液及糞便進行檢測,以防放射性粒子丟失造成污染環境。
1.5.3身邊人注意事項 護士需帶特制含鉛手套,家人不能長期與患者做過多親密接觸,但也無需害怕,因為其放射性相對較低,影響較小。
1.6觀察指標 安全隱患主要有四個方面,既全身反應,皮膚反應,粘膜反應以及呼吸道疾病。根據粒子移位、游走、消失情況判定粒子植入成功率。醫護人員滿意度調查,患者通過我院自制的《醫護人員滿意度調查表》對相關的醫護人員治療及護理工作情況進行評價,包括四個等級,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
2 結果
經過觀察發現患者中發生全身反應14例,皮膚反應12例。粘膜反應9例,呼吸道疾病2例。共計21例發生不良反應,發生概率為35%。粒子植入率,本研究中粒子種植成功率為100%。護理滿意度,本組研究對象中,對放射性護理表示非常滿意的27例,滿意的20例,一般9例,不滿意4例,護理滿意度為93.33%。
3 討論
對于已經有康復跡象,或者是腫瘤大小明顯減輕者需康復護理。包括健康教育,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腫瘤治療的健康教育,為患者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同時讓家屬了解放射性治療的好處,以及康復訓練的重要性[3];心理護理,老年患者時常認為自己身患重病,拖累家人,產生消極情緒,所以在治療過程需要積極的心理干預,緩解不良情緒;飲食護理,需要對老年患者日常飲食進行控制和搭配,切忌高能量、高糖、高脂肪食物,多吃維生素和膳食纖維豐富的食 物[4];體育鍛煉,要給老年患者制定相應的鍛煉計劃,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增強體質,抵抗疾病。
化療與放射性治療的區別?;熤饕侵高M行化學藥物治療,利用相關化學藥物通過血液循環在全身范圍殺滅或抑制癌細胞,控制癌細胞向其他器官轉移。臨床上治療范圍廣泛,也有一定的療效,但進行化療的藥物一般都有一定毒性,在殺滅或抑制癌細胞的同時也會使正常細胞受損,副作用大。而放射性治療,局部控制病情效果較為良好。相較于化療帶來的危害較小,其副作用多數為局部皮膚反應,對其他部位組織器官損傷較小,患者接受度較高,臨床治療使用頻率較高。
放療的療效取決于患者自身的身體條件也與放射敏感性有很大的關系,不同癌變的器官以及各種腫瘤在進行放療時效果都不盡相同。放射敏感性與很多因素相關,其中包括腫瘤細胞的分裂速度和嚴重程度。每個腫瘤患者都是不同的生命個體,各自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以及自身的恢復能力都有所不同,對于放療期患者的護理尚存在較大的爭議。但只要緊抓帶來不良反應的源頭,做好相關對策,關于如何更好地對放療患者進行護理的問題也不難解決[5]。以上研究表明,放射性護理粒子植入率高,患者滿意度好,安全隱患包括全身反應、皮膚反應、粘膜反應以及呼吸道疾病,在應對放射性粒子安全隱患方面,需要多加防范,經過有目地性的仔細護理能夠避免或減輕其影響。
參考文獻:
[1]馬惠麗,李艷秋,卜寶寧,等.放射性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和對策分析[J]. 現代養生,2014,24:147.
[2]陳玉花,余秋花,李小銀,等.介入放射病區護士生的護理安全隱患分析與對策[J].當代醫學,2011,30:86-88.
[3]吳興華. (125)I放射性粒子種植治療惡性腫瘤的圍手術期護理[J]. 現代臨床護理,2008,03:23-25.
[4]劉霞,李學達,曹貴文,等.放射性粒子聯合膽道支架治療肝門部膽管癌并發癥的防治與針對性護理[J].當代醫學,2012,27:124-126.
[5]廖春紅,彭風云,林文霞,等.舒適護理在腫瘤放療患者的應用體會[J].當代醫學,2013,01:124-126.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