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琳 孫玉敏 張艷 楊青 劉麗 李莉莉

摘要:目的 探討輔助檢查在小兒病毒性腦炎早期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總結分析42例已痊愈出院的病毒性腦炎患兒的輔助檢查資料,觀察其在疾病診斷中的作用。結果 急性病毒性腦炎患兒腦脊液異常陽性率84.62%(22/26),血清酶學異常64.2%(27/42),腦電圖檢查陽性率66.67%(12/18),頭顱CT檢查陽性率51.72%(15/29)。結論 病毒性腦炎早期診斷的輔助檢查中,腦脊液檢查相較于血清酶學、腦電圖、頭顱CT或MRI檢查結果陽性率更高。
關鍵詞:輔助檢查;病毒性腦炎;早期診斷;臨床價值
Clinical Value of Auxiliary Examination in Early Diagnosis of Children with Viral Encephalitis
XU Xiao-lin1, SUN Yu-min1,ZHANG Yan1,YANG Qing1,LIU Li1,LI Li-li2
(1.Cangzhou Medical College,Canzhou 061001,Hebei,China;2.Department of Pediatrics,Cangzhou Heping Hospital, Cangzhou 061001,Hebe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auxiliary examination in early diagnosis of viral encephalitis in children. Methods We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data of 42 cases of children with viral encephalitis who had recovered and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and observation of the role of its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disease. Results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of children with acute viral encephalitis abnormal positive rate was 84.62% (22/26); serum enzyme 64.29 (27/42);% abnormal EEG positive rate 66.67 (12/18%); the positive rate of head CT examination in 51.72 (15/29)%. Conclusion Cerebrospinal fluid examination showed higher positive rate than that of serum enzyme, EEG, head CT or MRI examination in the auxiliary examination of early diagnosis of viral encephalitis.
Key words:Auxiliary examination; Viral encephalitis; Early diagnosis; Clinical value
急性病毒性腦炎是由不同類型病毒侵犯腦實質引起的顱內急性炎癥,癥狀較輕的通過人體的免疫調節可以自行緩解,癥狀重者可能會留下后遺癥,甚至死亡[1]。由于病原體具有一定差異性,宿主反應過程不盡相同,治療方法的選擇和預后亦不同,故加強病毒性腦炎早期診斷尤為重要。本文選取42例急性病毒性腦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對輔助檢查在其早期診斷中的作用進行觀察分析,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我院兒科收治的42例符合病毒性腦炎診斷標準的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男20例(47.62%),女22例(52.38%),年齡3~14歲,平均年齡(6.8±4.2)歲,該病一年四季均有發生。患兒的臨床特點主要包括嘔吐、高熱、意識障礙、精神異常、肢體運動障礙等[2]。入院時40例患兒(95.24%)發熱,36例(85.71%)頭痛頭暈,6例(14.29%)腹瀉,3例(11.90%)意識障礙伴有抽搐。選擇同期4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兩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輔助檢查 26例患兒(發病3 d內)入院48 h內進行腦脊液檢查,包括常規、生化及細胞學檢查;42例抽血進行血清酶學檢查;6例進行糞便送檢腸道病毒檢查;18例進行腦電圖檢查;23例進行頭顱CT檢查。比較兩組患兒血清酶學檢查結果(CK、CK-MB、LDH、α-HBDH、ALT),對急性病毒性腦炎患兒心肌損害程度進行了解。分析觀察組不同病情程度患兒的腦電圖異常率及異常程度分布情況。
1.2.2診斷方法 根據各項檢查結果結合患兒發熱、頭痛、嘔吐、腹瀉、意識障礙、抽搐等臨床癥狀進行綜合分析。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腦脊液檢查 常規檢查結果顯示:15例(57.69%)白細胞數量增高[(13~417)×106/L],9例(34.62%)蛋白升高(0.42~0.95 g/L),13例(50%)壓力升高。所有患兒糖、氯化物處于正常范圍。腦脊液常規陽性率84.62%(22/26),腦脊液細胞學檢查結果異常率92.31%(24/26),13例(50%)呈淋巴細胞為主反應,7例(26.93%)呈混合細胞為主反應。腦脊液細胞學檢查結果異常率(92.31%)相較于腦脊液常規檢查異常率(57.69%)差異顯著(χ2=8.308,P<0.05)。
2.2血清酶學檢查 觀察組血清酶學異常率64.29%(27/42)相較于對照組32.5%(13/40)差異顯著(χ2=13.615,P<0.05),見表1。
2.3腦電圖檢查 結果顯示多為節律、非節律性波,主要表現為彌漫性中-高θ慢波,部分患兒有多灶性癲癇樣放電,陽性檢出率66.67%(12/18)相較于腦脊液檢查陽性率84.62%(22/26),差異顯著(χ2=6.181,P<0.05),見表2。
2.4頭顱CT檢查 結果顯示異常15例,未見異常14例,25例于24 h內完成,2例于48 h內完成,2例于72 h內完成,陽性率51.72%(15/29)相較于腦脊液檢查陽性率84.62%(22/26),差異顯著(χ2=4.529,P<0.05)。
3 討論
病毒性腦炎即由于病毒對腦實質造成直接侵犯而引發的原發性腦炎。臨床癥狀根據腦實質損害情況可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發熱、頭痛、嘔吐、嗜睡、抽搐等,嚴重時可致使患兒陷入昏迷。當前,急性病毒性腦炎在臨床診斷中主要根據輔助檢查結果及神經系統感染表現進行判斷分析,在對其他疑似疾病進行逐一排除的基礎上進行診斷。本次研究中,觀察組42例患兒腦脊液異常陽性率84.62%(22/26),頭顱MRI檢查陽性率56.52%(13/23),腦電圖檢查陽性66.67%(12/18),與相關文獻報道一致[3],腦脊液檢查異常陽性率相較于其他檢查結果差異顯著,其中腦脊液細胞學檢查陽性率92.31%(24/26)最高。因此,醫院在具有相應條件的情況下應進行腦脊液細胞學檢查,從而提高病毒性腦炎早期診斷正確率。
通過對不同輔助檢查方法進行比較可以看出,腦脊液檢查相較于腦電圖、頭顱CT檢查結果陽性率更高,三者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急性病毒性腦炎早期診斷中進行腦脊液檢查尤為重要。但也有相關報道顯示,病毒IgM抗體在腦脊液常規等檢查結果正常時也可能被發現,表示病毒性腦炎患兒腦脊液細胞數量亦可表現為正常。腦電圖檢查能夠在早期診斷中對患兒腦功能損傷情況進行科學評價,頭顱CT檢查則主要對患兒腦組織結構、形態情況進行評價,不同的檢查方法側重點不同,且相較于腦脊液檢查上述兩種檢查方法具有無創優勢,更容易被患兒家長同意。腦脊液檢查需要進行腰椎穿刺,患兒家長容易產生恐懼心理,因此醫護人員應做好家屬的心理溝通工作[4]。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血清酶學異常64.29%(27/42)相較于對照組32.5%(13/40)差異顯著(χ2=13.615,P<0.05),提示對急性病毒性腦炎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作用。
當前,引起病毒性腦炎的病毒類型雖仍未明確,但在臨床診斷中可根據流行病學資料、病原學等進行綜合分析,對疾病進行診斷,已知病毒類型主要包括皰疹病毒、腸道病毒等,而皰疹病毒、柯薩奇病毒的發生率最高[5]。在我國腮腺炎和麻疹感染率也呈上升趨勢[6]。隨著近年來EV71腸道病毒的感染率不斷增高,使得手足口病、腦炎、脊髓炎等與神經系統相關的疾病發生率顯著升高[7]。本組6例患兒進行糞便送檢腸道病毒檢查,結果均顯示VE71(+)。
綜上所述,急性病毒性腦炎的早期診斷尤為重要,在選擇輔助檢查方法時應以患兒臨床癥狀表現綜合分析結果為基礎,盡早診斷避免出現延誤。對具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表現以及病情發展變化速度較快的患兒,應及時采取腦脊液檢查,并采取病原學其他常規檢查,盡早確診與治療,從而提高預后質量。
參考文獻:
[1]劉靜,王春梅.病毒性腦膜炎并下肢深靜脈血栓病人的護理[J].護理研究,2013,27(19):1995-1996.
[2]吳江.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3]鐘元枝,羅榮,樊愛軍,等.輔助檢查在小兒急性病毒性腦炎早期診斷中的價值[J].廣東醫學,2012,33(6):830-832.
[4]鐘衛東,陳海生,鄭惠珍,等.腦電圖在小兒急性病毒性腦炎的早期診斷價值[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15):84.
[5]章立早,顏麗芳.小兒病毒性腦炎的臨床療效20例[J].醫藥前沿,2013,14(16):39.
[6]廖建湘.病毒性腦炎的診斷與治療[J].兒科藥學雜志,2010,16(4):13-15.
[7]吳桂花,張艷.小兒病毒性腦炎的臨床治療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4):176.
編輯/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