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張薔


摘要:目的 觀察分析關節鏡下微骨折術治療膝關節軟骨損傷患者的臨床價值。方法 研究對象均選擇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78例膝關節軟骨損傷患者,采用隨機數字抽取表法分成兩組,其中采用關節鏡下關節清理術治療的患者為關節清理組,采用關節鏡下微骨折術治療的患者為微骨折術組,每組患者各36例。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膝關節HSS評分。結果 關節清理組治療總有效率為58.33%,微骨折術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8.89%,微骨折術組臨床療效顯著優于關節清理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微骨折術組膝關節HSS評分顯著高于關節清理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膝關節軟骨損傷患者采用關節鏡下微骨折術治療,臨床療效顯著,有效改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關節鏡下微骨折術;膝關節軟骨損傷;臨床價值
膝關節軟骨損傷屬于比較常見的關節軟骨損傷問題,由于該位置沒有血管,致使受傷后難以自行恢復,且臨床癥狀比較明顯,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1]。目前治療膝關節軟骨損傷的方式主要有關節鏡下微骨折手術、關節清理術等。本次研究針對關節鏡下微骨折手術、關節清理術治療膝關節軟骨損傷的臨床療效進行比較,78例研究對象均選自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膝關節軟骨損傷患者,詳細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資料選擇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78例膝關節軟骨損傷患者,采用隨機數字抽取表法分成關節清理組和微骨折術組。其中關節清理組共36例患者,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22~56歲,平均年齡(35.72±6.33)歲,包含左膝關節受傷患者15例、右膝關節受傷患者17例、雙膝關節受傷患者4例;微骨折術組共36例患者,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22~55歲,平均年齡(35.62±6.12)歲,包含左膝關節受傷患者16例、右膝關節受傷患者17例、雙膝關節受傷患者5例。對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進行比較,性別、年齡、受傷位置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關節清理組 給予關節清理組患者實施關節鏡下關節清理手術治療。首先給予患者硬膜外麻醉,隨后通過在關節鏡下利用探針、刨刀、切刀等進行軟骨缺損區域的清理,將松動軟骨清除,尤其是軟骨下骨表面必須清除干凈。最后對關節腔進行反復沖洗,完成手術。
1.2.2微骨折術組 給予微骨折術組患者實施關節鏡下微骨折術治療。患者采取仰臥位,實施硬膜外麻醉,利用50 ml生理鹽水、0.1 ml 0.1%腎上腺注射液混合液體,注入患者關節腔內,并及時清除碎屑和增生滑膜組織,修復半月板受損邊緣。隨后在患者軟骨缺損部位鉆孔,讓骨腔內少量骨髓和血流溢出,繼而形成新的關節軟骨,最后清除關節內的液體完成手術。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膝關節HSS評分。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其中顯效為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正常,疼痛感消失;有效為患者膝關節能夠基本運動,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疼痛感;無效為患者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疼痛程度加重。治療總有效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膝關節HSS評分內容包括膝關節活動能力、肌肉恢復情況和疼痛感,分數越高恢復程度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對于本次研究所記錄的數據,均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數據采用(x±s)表示,均數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數據采用(%)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關節清理組治療總有效率為58.33%,微骨折術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8.89%,微骨折術組臨床療效顯著優于關節清理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膝關節HSS評分比較 微骨折術組膝關節HSS評分顯著高于關節清理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在人體結構中,關節軟骨主要起到傳導、維持和承受接觸應力等作用,如果該位置出現損傷,將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產生影響[2]。此外由于軟骨缺乏血管和神經組織,無法自愈,因此必須借助外部治療,才能夠恢復正常功能[3]。目前治療膝關節軟骨損傷的手術方式較多,其中微骨折術和關節清理術應用比較普遍,其中微骨折術主要是利用關節鏡去除軟骨受損部位后,通過在骨頭上鉆孔,溢出骨髓和血液后,形成新的軟骨,具有操作簡單,治愈性高的特征。關節清理術雖然能夠也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難以及時修復患者的軟骨組織,對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恢復作用不大。本研究針對關節鏡下微骨折手術、關節清理術治療膝關節軟骨損傷的臨床療效進行比較,研究結果顯示關節清理組治療總有效率為58.33%,微骨折術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8.89%,微骨折術組臨床療效顯著優于關節清理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與關節清理手術比較,關節鏡下微骨折術治療效果更好,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微骨折術組膝關節HSS評分顯著高于關節清理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對膝關節軟骨損傷實關節鏡下微骨折術,能夠加快患者恢復時間,改善患者膝關節損傷,促使患者膝關節功能早日恢復。但需要注意,針對軟骨下骨缺損的患者,最好不要采用微骨折術進行治療。
綜上所述,關節鏡下微骨折術治療膝關節軟骨損傷臨床效果明顯,且手術操作簡單,安全性較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膝關節損傷問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姜志良.關節鏡下微骨折術治療膝關節軟骨損傷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6,17(31):53-54.
[2]張利強,張紹偉,廖濤.關節鏡微骨折術治療老年膝關節軟骨損傷的療效分析[J].西部醫學,2016,08(13):1122-1124+1129.
[3]涂娟,吳軍,熊青媛,等.關節鏡下微骨折術治療膝關節軟骨損傷術后中西醫結合康復護理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6(12):113-114.
[4]肖啟賢,宣懂,李濤,李志丹.關節鏡下等離子消融及微骨折術治療膝關節軟骨損傷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18(25):4367-4368.
[5]顧明.關節鏡下微骨折術治療膝關節軟骨缺損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4,10(11):45-46.
[6]伍忠根,傅閩蘭,李志國,等.微骨折術治療膝關節軟骨損傷修復效果T_2 star mapping評價研究[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4,09(24):1599-1603.
編輯/翟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