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琦
【摘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融合對于構建高中生價值觀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解決當下高中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缺失問題有著很大的意義。本文就高中歷史課堂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進行探索,以實現高中歷史課堂中的情感教育。
【關鍵詞】 高中歷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12-028-01
0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在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新時期教育改革對高中歷史教育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新時期對學生情感教育的必然需求。只有深化課堂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才能發揮育人的作用,將情感教育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以下對高中歷史課堂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途徑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一、教師用思想情感傳播正能量
教師作為課堂中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對于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起到著關鍵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歷史教師要用思想情感來講述教學內容,以讓學生產生共鳴。比如向學生講述司馬遷如何寫下《史記》,感受他歷盡艱辛剛正不阿的思想品質;劉備廣攬賢能、重情重義才得以將蜀國建立起來;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優秀品德……通過對這些歷史著名人物的事例,來感染學生,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將正能量傳播給學生。在高中歷史教材中,能夠利用情感傳遞的素材有很多,比如不畏強暴力主禁煙的林則徐,在黃海海戰中壯烈犧牲的鄧世昌,以及勇于探索的孫中山等,這些歷史人物的事跡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歷史中寫下了重要的一筆,值得高中學生去學習和發揚。
二、在歷史課堂中進行愛國教育
中華民族的歷史悠久,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正是因為各族人民的勤勞、勇敢和智慧,才迎來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貢獻巨大,給后代留下了無數的精神結晶。高中歷史教師要發揮本學科的優勢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培養優良的品德,這也是當前教育的一項任務和目標。比如在教學中國近代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用中國人民對抗侵略者的事跡來宣揚愛國主義精神。例如“盧溝橋事變”、“淞瀘會戰”等這些著名的戰役,這些都是進行愛國教育的好素材,能夠讓學生在驚心動魄的戰爭回顧中激發學生的民族意識;還有在講解南京大屠殺的內容時,如果教師僅僅是根據教材上的內容給學生講解,就很難激起學生的愛國情懷,起不到愛國教育的作用。教師可以利用視頻播放讓學生更清晰地了解南京大屠殺的情景,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時候更深刻地體會到當時中國人民的切身感受,從而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學校有條件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在課外組織一些愛國活動,比如在一二九紀念日、五四青年節這些歷史紀念日里帶領學生去革命教育基地參觀,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三、從社會層面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的,因為比較常見,所以很多學生對此并不重視。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社會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從社會層面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明白學習歷史知識和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社會生活帶來的影響,以提高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視度。教師要向學生動態地分析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意識形態和我國政治和經濟制度在建立過程中的社會價值觀,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能夠更加具體地認識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形態的價值觀。教師可以開展學習交流活動,讓學生討論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設立初期,如果其價值形態并不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那么社會會是怎樣的情況,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明白社會是由一個個個體組成的一個集體,讓學生懂得與人相處之道,在生活和學習中待人友善,互相幫助,從而更深刻地認識到社會層面的核心價值觀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意義。
四、利用我國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歷史進行教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民主和法治,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我們國家經歷了慘痛的教訓。比如“文化大革命”時期,我國的民主法制遭到了很嚴重的破壞,這給民主法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歷史借鑒。所以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我們黨和政府制定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建設方針。高中歷史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民主和法治作為價值目標,并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而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歷史人物來對學生開展誠信教育,如在講解商鞅變法的時候可以順帶講述商鞅徙木為信的故事。還可以借助當代的先進事跡,使學生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如2013年感動中國人物劉盛蘭,學習老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通過這些道德典范,讓學生培養良好的個人道德,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才能更好地貢獻社會,體現自身的價值,促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和諧發展。
五、結語
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還要育人,而育人的根本就是要立德。這里所說的德包括道德品質和能力,還包括人生理念、信仰追求和自身道德素養。鑒于當下高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缺失的問題,高中歷史教師應利用歷史學科的內容來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以實現以德育人、育人以德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