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盈盈+顏玄洲
摘 ? ?要: 隨著高等教育發展步伐的加快和地方本科高校發展方式的轉型,地方本科高校的教育質量愈加重要,教師成為提高地方本科高校教育質量的關鍵,青年教師助教制對新教師自身、地方本科高校教師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在分析地方本科高校推行助教制的意義的基礎上,探尋江西農業大學推行助教制的路徑,希冀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師培養提供借鑒。
關鍵詞: 青年教師助教制 ? ?改革的意義 ? ?路徑探析
引言
地方本科院校是地方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力量,也是地方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隨著地方本科高校教師隊伍中青年教師人數的逐漸增多,青年教師逐漸成了地方本科高校教學工作的主力軍,地方本科高校作為青年教師生活工作的主要場所,應充分利用本校優勢、聚多方資源,搭建完善有效的青年教師培養平臺,為青年教師專業能力的培養提供有利的條件。筆者所在學校通過整體協調、局部統籌、細化角色等措施,建立起校—院—系—師助教模式,搭建科學合理的青年教師助教機制,以期為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提供助力。
1.地方本科高校推行青年教師助教制的積極效應
1.1青年教師助教制有利于地方本科高校優質教師群的形成。
青年教師是地方本科高校的師資隊伍中的新鮮血液,地方本科高校推行助教制對地方本科高校優質教師群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青年教師在助教導師的指導和自身的不斷學習下,其專業能力、教學素養、研究創新能力可直接或間接地得到提高,同時青年教師分擔助教導師的部分工作,減輕導師工作的負擔,為助教導師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質和科研能力節省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青年教師和助教導師間的共贏。從師資隊伍的整體上看,青年教師助教制的推行為青年教師與資深教師的交流營造良好的氛圍,有助于教師群體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增強、學術科研實力的提高和教學團隊核心競爭力的增強,也有利于促進教師教學團隊整理力量的增強,推動教師群體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的優化。
1.2青年教師助教制有利于青年教師教學勝任力的增強。
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師中大多是剛畢業的碩士、博士,盡管他們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較高的學歷和強烈的自我發展意識,但教學實踐經驗不足,教學勝任力不高。地方本科院校自上而下推行青年教師助教制,將青年教師自我發展和地方本科高校的培養有機結合,青年教師在自我學習的基礎上,借助助教導師的指導,更有利于學習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領會課堂教學的精髓,掌握教學的基本規律,學會師生交流的基本技巧,增強教育教學能力。同時,助教的推行使得青年教師“可以在導師的言傳身教中,學到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甘于奉獻的高尚品德;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熱愛學生、誨人不倦的師德修養;精通業務、嚴于律己、學而不厭的進取精神”[1]。由此來看,青年教師助教制是青年教師由純粹的學習者到學習型的教學者再到專家型教師的助推器,是青年教師從學習中的跟隨者到教育中指導者的加速器。
1.3青年教師助教制有利于助教導師教學科研能力的持續提高。
隨著高等教育近幾年來的快速發展,地方本科院校資深老教師的人數相對較少,他們除擔任一部分本科生或研究生的課程以外,還需承擔繁重的科研任務,任務的繁重往往使他們感到力不從心,體力透支,身體多處于亞健康狀態。青年教師助教制的推行,青年教師的加入,分擔助教導師的學生作業、試卷的批改的任務,代上輔導課和實習課等相關工作,減輕導師的工作壓力。此外,導師指導青年教師的過程也是其自身學習的過程,青年教師往往頭腦活躍、思維新穎,互聯網應用技術較好,指導老師在指導過程中受青年教師的影響,獲得新潮的思想,其組織指導能力、溝通交流的能力、賞識激勵的能力等也得到提高,為導師在總結指導經驗的基礎上,將個體經驗轉化為集體智慧,為本科地方本科高校教師群體的發展提供助力。
1.4青年教師助教制的推行有利于師生情感的增強。
隨著高等教育發展步伐的加快和地方本科高校擴招的推行,地方本科高校生師比逐漸拉大,以大班授課式為主的課堂引起學生人數多、課程容量大特點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較高,但學生受自身特點的影響,學習中難免遇到疑難問題,教授們無法兼顧課堂中的每位學生,師生間的交流與溝通較少,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青年教師助教制的推行,青年教師利用自身的年齡優勢與學生的交流,成為教授與學生間溝通的橋梁,將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題及對課程教師課堂教學的想法綜合后反饋給教師,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加強教授與學生的溝通,這有利于教學效果的強化和學習效率的提高。
2.江西農業大學青年教師助教制實施路徑的探尋
江西農業大學作為江西省一所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地方本科高校,2012年始,為提高該校青年教師的思想素養和業務能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青年教師隊伍,該校研究制定并貫徹實施了《江西農業大學青年教師青年教師助教制度》。該制度實施至今,先后接受青年教師助教培訓的有136人,其中通過考核的青年教師有108人,處于助教培養期的有28人,先后參與助教的指導老師有81人,在青年教師助教制的推行下,教學水平明顯提高,學術氛圍較為濃厚,筆者經過相關材料的整理與分析,通過對組織人員和參與人員的訪談,對其青年教師助教制推行的實踐路徑進行分析。
2.1明確導師職責,嚴把導師選聘關。
導師是青年教師助教制推行的直接參與者,也是“培養教育青年教師的責任人,是青年教師思想上的舵手、治學上的榜樣、科研上的標兵。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導師會成為青年教師自覺或不自覺模仿的對象,導師的治學態度、文化修養、人格魅力等對青年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2]。因此,在助教制推行中,導師的選聘尤為重要。江西農業大學在推行青年教師助教制時,嚴把助教導師選聘關,對導師的職責給予規定,規定導師應制訂青年教師培養計劃,提出培養目標和實施措施,安排青年教師參與教學活動,指導青年教師申報或參與各類科研項目;要求導師在指導期滿,對青年教師的教學實踐、業務能力等情況做出評議,提出書面考核意見,交所在教學單位審核等。依據導師職責和導師在助教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在遴選指導老師時一定要嚴把質量關。江西農業大學在《江西農業大學青年教師青年教師助教制度》中對導師的遴選條件做出規定,首先規定參選導師必須愛崗敬業、治學態度嚴謹、師德修養良好、責任心較強,要求導師要專業和科研能力過硬,指導能力比較強,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職稱且身體健康,堅持正常的教學工作并履行好導師的職責等。
2.2明確青年教師職責,緊抓助教培訓關。
青年教師是青年教師助教制推行中的主體,青年教師的專業能力除了需要導師的指導外,更重要的是青年教師自身的努力。青年教師助教制的推行過程中,在明確助教導師職責的同時,更要明確青年教師的職責,青年教師在助教期能夠有規可循,在目標的指引下更有利于青年教師的發展。江西農業大學推行青年教師助教制時,對青年教師的職責做出規定,要求青年教師要認真完成課后輔導、答疑、批改作業等各種教學環節;定期聽課,做好聽課小結;應積極參與助教導師的科研和教研項目,撰寫科研或教研論文、申報科研和教研項目等;助教期滿后,青年教師須對自己的思想,所完成的教學、科研和培訓情況等情況進行總結,并向所在教學單位匯報,等等。青年教師職責的規定,對于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促使青年教師掌握教學方法、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是青年教師做好教學工作,增強教書育人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風向標。
2.3促進助教制度化,掌好助教工作管理關。
青年教師助教制的順利推行離不開地方本科高校科學的管理和有效的指揮,青年教師助教制的推行過程是全體助教人員聚集起來為了青年教師的發展和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共同努力的過程,助教工作制度化,有利于助教工作的有序進行,也有利于明確助教導師和青年教師各自的權利與義務。江西農業大學青年教師助教制度在推行中不斷完善,從實施對象、基本要求、各自職責、評價和激勵方法等都做出了規定。要求在獨立系統承擔地方本科高校教學工作不滿2年的青年教師,以及學校和教學單位認為有必要接受青年教師助教制培養的各類教師,為學校助教的實施對象;根據青年教師學歷的不同將助教期定為2-4個學期不等。學校各單位做出了細致的分工,建立了由學校的副校長統領,校人事處負責青年教師組織管理和協調工作,各教學單位負責青年教師助教制度的組織實施、協調指導、落實檢查等工作,導師負責青年教師的具體工作等。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執行有利于助教工作的開展,有效運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對青年教師的培養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完善助教考核機制,管好助教工作評價關。
地方本科高校在青年教師助教制推行的過程中,助教考核和評價在促進青年教師專業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的考核形式、科學的考核標準和及時有效的考核過,是青年教師助教制推行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江西農業大學考核工作的推行是通過各部門對指導老師和青年教師的工作給予的評價做出的,按照評價目的的不同分為以過去為主的終結性評價制度和以發展為目的面向未來的形成性評價,兩種評價制度的巧妙結合有利于青年教師專業能力的提高。而與評價制度密不可分的則是要建立完善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首先對于青年教師助教制推行中成績優異的青年教師要給予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激勵,除頒發應有的獎項外,也給予他們外出進修、出國訪問、職位晉升的優先權,同時制定指導任務完成準則,按一定的比例將指導任務折算成課時計入工作量。與激勵機制相對,完善的約束機制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對一部分工作態度不端正、助教工作不認真、考核不達標的青年教師,在參考指導老師意見和規定的情況下,延長助教期限等。有效的考核機制和評價機制是促進江西農業大學助教的推行成功的檢測棒,該校助教制推行過程中青年教師考核通過率高達94%。
結語
青年教師助教制是地方本科高校一種經濟有效、直接靈活的教師培養方式,地方本科高校充分利用各方資源,積極推行教師助教制,營造教師間相互學習、相互協作的氛圍,鼓勵教師不斷探索、推陳出新,這對地方本科高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動內涵式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劉福成,梁中.基于青年教師助教制度視角的青年教師勝任力提升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10):27
[2]何齊宗,主編.教師教育與教師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4):125.
基金項目:江西農業大學招標課題:專業技術崗位考核指標體系研究(20B2B03)。
通訊作者:顏玄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