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雯娟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6)
基于項目驅動式教學模式的課程改革探索—以“移動應用開發”課程為例
邵雯娟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6)
針對合格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通過項目驅動式教學的改革與探索,將項目案例實踐教學貫穿應用于整個教學過程,促進了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提高了教學質量,達到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目標,并且使得教改成果能夠被其他計算機類語言開發類課程參考與借鑒,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項目驅動式;移動應用開發;課程項目庫
隨著移動智能終端的迅猛發展,移動互聯網也進入蓬勃發展期,移動應用開發方向的人才需求也日益緊迫。從2011年起,國內各大高校紛紛開設移動應用開發相關課程,旨在培養與市場需求相銜接的應用型人才。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自2012年開設該門課程,經過幾年的課程建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教學和實踐經驗,但還存在以下諸多不足,如:理論教學、實驗實踐教學、競賽活動缺乏互動和融合;課堂理論教學與能力培養關聯性不高;課程教學理論性偏強,教學定位偏高。
從事移動應用開發領域,除了基礎的計算機技術知識要扎實以外,還要根據各類企業、各崗位的不同需求,定制相應課程內容。目前,Android崗位群對于基礎技能的要求(如Java語言開發能力、面向對象編程知識、Linux操作系統基礎)相似,但不同崗位對應的職業能力卻不盡相同。
為達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以就業崗位需求及崗位技能為導向,培養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型人才,學院通過深入調研和研究,對移動互聯崗位的工作任務及職業能力進行分析,采用適合獨立學院的一體化項目驅動式教學模式:以項目為載體,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將所學知識和技能融入一個或者多個項目任務中,使學生參與到項目化教學中,從產生興趣到自主學習、分析解決問題、討論交流,在自發自覺中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培養其團隊協作能力、交流能力等基本的職業素養。
3.1 引入新實驗平臺,優化教學環境
學院原有的模擬仿真環境由于缺乏手機的關鍵功能,如:攝像頭、藍牙、GPS功能模塊等,實驗內容受到限制,不能較好地滿足教學實踐的需求。因此,為配合教學改革需要,學院著力建設“移動應用開發實驗室”,于2015年下半年引入50套“移動互聯網教學科研平臺”,能夠支持多種具有手機終端特性,開展的Android項目教學實踐內容包括:界面布局、基本控件、Activity切換、交互對話框、數據庫開發、網絡通信、相機拍照、短信發送、GPS開發、內核移植與編譯、文件系統、無線通信實驗等。
3.2 訓練項目設計
在實際教學實踐環節,以仿真軟件企業項目組的形式進行,包括項目經理、軟件開發人員、UI設計師、需求分析人員、系統分析員、測試人員等,項目各組成人員的分工明確,教師全程參與項目實戰,指導學生學習項目架構、分析以及部分實現的代碼,并由學生完成案例教學中未完成的代碼。
該設計以課堂訓練項目 “學生信息管理系統”為例,將教學項目分解為15個知識點,如表1所示。

表1 教學項目的知識點分解
3.3 考核環節優化
原來課程采用閉卷筆試形式,該考核方式比較單一,不能切實反映與考評出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學生缺乏學習動力。
學院在項目驅動式教學中,通過給定若干個小型項目課題,明確項目分工,如:項目經理、軟件開發師、UI設計師、需求分析員、系統分析員、軟件測試員等。項目小組采用團隊答辯方式,加強了學生團隊協作和交流表達能力的培養,全面提升面向企業定制的項目綜合素養;同時,通過“以評代考”,采用多維評價體系,評價由項目角色、項目創新性、項目設計成績、團隊貢獻度等部分組成,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更好地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3.4 課程項目庫資源建設
經過兩年多的教學實踐和積累,學院以課程建設為重點,對課程項目資源進行統一整合,從種類、內容、層次等角度進行組織,對項目功能進行提煉,提取簡單可行的模塊,開發內容與知識點一致,設計和開發了特色鮮明、質量高、效果好的“課程項目庫”(見表2),方便同學快速學習和掌握,并已在課堂實踐中運用,獲得同學們的一致好評。

表2 課程項目庫內容

續表2
該課程項目庫的特點是:系統功能簡潔易學,具有一定的復用性和推廣性,可在課題組成員間分享使用,隨著后續教學實踐的推進,經過積累和沉淀,不斷豐富和優化,項目庫成熟后可在兄弟院校推廣使用。
通過兩年多的項目驅動式教學實踐,引導專業課程與企業需求一對一的對接,受益學生達300人,培養了一批有動手能力的學生,學生在移動應用開發方面積累一定的項目經驗,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移動應用開發的學科競賽方面,學院學子在“2015年微軟學生全球大賽中國區總決賽”“2015年中國軟件杯大學生軟件設計大賽”,均取得較好的競賽成果。
學院通過對項目驅動式教學的改革與探索,促進了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提高了教學質量,符合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與要求。同時,該教改成果能夠被其他語言開發類課程參考與借鑒,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1]董毅.計算機軟件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探討[J].求知導刊,2016(11):130-131.
[2]扈樂華.基于項目的Android課程教學改革[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5(10):97-98.
[3]李博.對“Android操作系統”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20):243-244.
[4]李成華,江小平.嵌入式Android操作系統實踐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1(20):153-154.
[5]李建青.軟件項目教學法中項目庫的建設[J].職業,2009(8):52-53.
[6]劉昌余,魯斌.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的Android程序開發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科教文匯,2016(5):49-50,53.
[7]盧振標.校企合作基礎下的Android開發課程體系改革[J].才智,2016(17):10,12.
[8]莫曉云.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教學改革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1):154.
Exploration of course reform based on project driven teaching mode: taking “Mobil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course as an example
Shao Wenjuan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ijin College, Nanjing 210046, China)
According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raining qualified talents, Zijin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applied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project case to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through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project driven teach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which improved teaching quality, achieved the goal of train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Furthermore, this teaching reform achievement can be used in other computer development language courses in similar, it has a certain promotion value.
project driven; mobil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course project library
邵雯娟(1979— ),女,江蘇常熟,碩士,講師,工程師;研究方向:云計算,移動社會網絡,D2D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