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之如
個人信息防泄露
●吳之如

《中國經濟周刊》報道,近日發布的《網絡空間安全藍皮書:中國網絡空間安全發展報告(2016)》顯示,從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我國網民因垃圾信息、詐騙信息、個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經濟損失高達915億元。
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做什么事情都要有針對性,以提高效率、提升效益,因此誕生一個流行詞,叫做 “精準”。就連騙子也知道時下要大顯身手,就必須實施“精準詐騙”,因此在實施詐騙前,要先花點錢向另一撥不法分子購買大量普通民眾的個人信息,以從中覓得下手的機會。不用說,這伙社會渣滓互相勾結大肆胡作非為的結果,正是許多普通民眾上當受騙遭到經濟和身心的雙重損害。有道是:
個人信息防泄露,
莫使歹徒有利圖;
網絡犯罪嚴懲辦,
“精準詐騙”當掃除。
在全社會都在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大背景下,嚴格執行法律法規,防止個人信息的泄露,懲治詐騙信息的流傳,全社會同心協力織起嚴密的防詐騙網,騙子們自然無機可乘。這樣,社會的和諧與有序才能得到真正的保證,普通群眾才能真正享受平安的生活。■
(本欄目責任編輯:范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