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婕 袁富強
摘要:本文從講述對學生展開創新性思維培養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并對聲樂演唱教學中有關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相關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聲樂演唱創造性思維聲樂教學
知識時代的今天,創新已成為各高校教育改革主要發展方向,為的是與時代發展步伐一致。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并巧妙運用現代教學方式,去針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挖掘學生的主動性,進而讓音樂作品得到更好的詮釋。
一、創造性思維在聲樂演唱中的重要價值
音樂屬于一門情感藝術,其可以將人類的多種情感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所以,當演唱者具備優良的創造性思維時,可幫助其在演唱時更好地融入情感中,進而完成一項美的藝術作品。站在聲樂演唱的角度而言,其題材豐厚,這無論是對于演唱者的演唱技巧還是整體素養而言,要求極高;而站在創造性思維層面來說,不同的思維方式會直接對演唱風格產生影響。長時間地對創造性思維培養可形成一種特有的演唱風格,進而形成一種個性化的表演,更能體現出對作品內涵的理解程度。想象力屬于心理活動的重要表現方式之一,其通常都穿插在整個聲樂演唱過程中,如果是一個沒有想象力的人在演唱,則整個作品就如同失去靈魂一般。事實上,想象力就是創新思維的具體展現形式,因此可得,對學生進行創新性思維的培養極為重要。
二、培養創新性思維的相關舉措
(一)對知識的積累給予注重
聲樂藝術是音樂與語言的融合體,具有一定的藝術性與科學性。作為一名合格的聲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白聲樂藝術的與時俱進,認知到其具備的多元化特征,不能只是一味地在傳統技巧方面探索,要將該藝術與當今的科學知識、文化進行結合,這樣不僅可以拓寬自己的視野,還能夠為更好地理解聲樂演唱作品創建有利的條件。因為只有具備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深厚的藝術功底,才能夠為更好的藝術創造奠定良好的基礎。
另外,在積累的進程中,要慢慢落實從理論到實踐的轉變,而這一轉換過程是離不開大量的演出實踐的。創新性思維是一個學習、積攢乃至實踐的進程,需通過不斷的腦力、體力的付出,從而在長期研討的基礎上得到豐厚果實。所以,在聲樂教學進程中,需要讓學生加入到實際的演出實踐中,并為其精心創建教學情景,讓他們體會到每一次演出的重要性。
(二)激勵學生敢于嘗試
在日常的聲樂演唱教學過程中,學生要敢于對自己的作品提出意見和建議,進而培養創新意識。對于一部作品,不管是現有的,還是需要接著創造的,教師都應當對學生的想法給予尊重,以免打消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學生對自己的作品有獨到的見解,能夠打破對傳統模式的模仿。一部好的藝術作品,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磨合,才能閃閃發光。但如果一個置身于藝術事業的人,沒有創造性思維,則其幾乎不可能在聲樂演唱這條路上走得長遠。具體而言,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激勵學生敢于說出自己的藝術思維。例如,一部作品的演唱,有同學會產生意見的分歧,認為各自不同的唱法也可以賦予其新的生命,對此,教師應當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對不同的演唱方法進行比較,從而看出音樂表現的差異性。
(三)提升感受力
感受力這一詞源于西方詩歌中的專業用語,其本質就是感動于柔情。而如今,感受力也發生了相對應的變化,意指充分使用感受去體會外界一切事物的能力,而此能力就是非藝術家與藝術家間區別的重要規范。一直以來,唱歌是人們對內心情感抒發的一種有力方式,與歌唱技巧對比,情感對聲樂藝術而言更為重要,只有演唱者具有飽滿的情感,再配上一些歌唱技巧,才能將作品的藝術美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所以,在日常聲樂教學進程中,教師要加大對學生感受力的培養。只有加強對學生感受力的培養,才能落實學生對演唱情感及技巧的有效掌握。另外,教師可經常帶學生進入大自然、社會中去體驗自然,體驗生活,從而運用不同藝術方式提升學生對于聲樂作品的表達水平,進一步達成獨一無二的創新思維。
綜上所述,對于創新思維的培養,離不開教師的耐心引導和學生的勇于探究,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所以,在日常的聲樂教學中,教師需構建現代教學觀念,加大力度積攢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激勵學生敢于實踐,以此實現創新思維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