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垚
看似影響巨大的羅爾事件,為何并未對網絡捐助平臺造成太大的影響?掀起巨大輿論波瀾的羅爾事件,對于中國公益事業到底有何啟示?
歷經多次波折,劇情幾經轉變,羅爾事件似乎終于被春節假期“關”在了過去。
丁酉雞年春節前,2017年1月14日,羅爾的公號推送了一篇新文章——《那些義蓋云天的人兒》。這篇文章的標題也是羅爾新書的名字,按計劃,新書在春節前出版。這似乎可以被視作羅爾事件的休止符。
不過,羅爾的謝幕,并不意味著羅爾事件的影響徹底消失。直到2月初,新浪微博依舊可見網友零零星星地提起羅爾事件。
2016年12月27日舉辦的中國公益年會,把羅爾事件與慈善法及配套法規政策出臺,一起納入“2016年度中國公益十件大事”。
這起近年來影響力最大的公益事件,到底影響幾何,事件過后又留下了什么?
信任波瀾
受到質疑,給出確認,再次受質疑,重新確認……網友“豆釘釘當媽了”為生病癱瘓的同學發起眾籌,最終,以失敗告終。媒體人王志安轉發了該網友的微博,評論僅兩個字“代價”。
“我們剛開始準備眾籌那會兒,正好是羅爾事件爆發的高峰期,就連當地媒體都不愿意報道我們的求助信息。為了讓人相信,我們只能不停確認,不停保證?!薄岸贯斸敭攱屃恕备嬖V《瞭望東方周刊》,“對于羅爾,我們能說什么?”
“今日頭條”公布的數據顯示,羅爾事件的閱讀熱度一度高達275.6萬,點贊最多的兩條評論均超過了7000,內容都跟認定羅爾行為涉嫌欺騙有關,另有超過24%的網友要求退款。擔心羅爾會對整個社會捐贈環境產生影響的觀點,在排名前四的評論中占了三條:“以后都學他,誰還敢做好事?!薄熬鸵驗檫@樣,好心人越來越少。”“我們不是對孩子冷漠,是那位家長讓社會變得冷漠?!?/p>
這些看法,印證了一些業界人士對羅爾事件的擔憂:社會捐贈環境會不會受到破壞?
2016年11月,中國慈善聯合會發布的《2015年度中國慈善捐助報告》顯示,個人小額捐贈(單筆金額在人民幣1萬元以下)總額從2014年的58.6億元上升為75億元。
此外,中國慈善聯合會還單獨分析了2015年國內主要4家網絡捐贈平臺的數據——(新浪)微公益平臺、騰訊公益、螞蟻金服公益平臺、淘寶公益,這四家平臺年度捐贈總人次超過30億,是2014年的3倍,共獲得捐贈9.66億元,較2014年上漲5.41億元,漲幅達127.29%。在捐款去向方面,(新浪)微公益、騰訊公益和螞蟻金服公益平臺上,醫療救助都是捐款的主要去向,分別占三家平臺的81%、50%和17%。羅爾事件正屬于醫療救助的范疇。
羅爾事件發生后不久,新浪就發起過一項“羅一笑事件后,你還會網上捐款救人嗎?”的網上調查。調查最終有7284人參與,92.5%的網友認為會受到影響,其中大約一半認為自己“以后會更加謹慎”,而另一半則認為自己將“不再轉發類似信息”。
對于這個調查結果,華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講師褚鎣并不意外?!霸谖覈?,多數人捐款仍基于一種情緒化投射,看到別人的慘狀,聯想到自己也可能有同樣的遭遇?!瘪益v對《瞭望東方周刊》說,“而這個事件無疑傷害了捐助人的感情。”
增長的理智
事實上,網上捐助人的感情并非第一次“受傷”。僅2016年,就有數起頗具影響的類似事件:1月,“知乎”大V“童瑤”因冒充女大學生患病騙捐,被蘇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2月在德留學生因患白血病在輕松籌發起眾籌后,被質疑有保險,最終眾籌被凍結。
與此前的其他事件相比,羅爾事件的影響更大。在羅爾發文引發巨額打賞捐助后,其被曝出有三套房產,且有公司炒作。巨大的反差,使這一事件在短短數天內成為輿論熱話題。
與網上調查、網絡留言不同的是,從實際捐助數據來看,一次次的劇情反轉似乎并沒有對互聯網捐助造成太大影響。
輕松籌、螞蟻金服公益平臺的相關負責人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均表示,從2016年11月、12月的用戶流量、捐助數據對比中,并未發現受到這一事件明顯影響的征兆。
當然,變化不是沒有。輕松籌副總裁于亮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以前只要往自己熟識的某個群里甩個鏈接,說聲這是自己的朋友就行,可如今要得到同樣的關注度,得提供一長段信息佐證真實性。”
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長鄧國勝認為,這可被視為是羅爾事件留下的積極影響,捐助人不會因為某個事件否定整體,捐助正變得更加理智。“從中可以看出捐贈人的成長,捐贈前求證、索要更多信息,這是理智捐贈的表現?!编噰鴦僬f。
與羅爾事件不同,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后,紅十字會系統捐款連續兩年下降。從公開的統計數據來看,2011年——郭美美事件發生當年,各級紅十字會系統接受社會捐贈約28.67億元,同比減少59.39%,2012年,社會捐贈進一步降為21.88億元,同比下降23.67%。
有專家表示,這是因為兩個事件本身存在性質上的差別。“首先,羅爾的女兒確實生病了,這個基本事實是真實的?!鄙鲜鰧<曳Q。
穩定的“主力軍”
《羅一笑,你給我站住》刷屏時,張靈(化名)就轉發了該文。
“轉發一次,有公司捐款一元,何樂而不為呢?”張靈向《瞭望東方周刊》解釋轉發羅爾文章的動機,“當時感覺有企業愿意做這種事,還是挺有社會責任感的?!?/p>
后來,事情一再反轉,張靈的態度也從相信變為質疑。不過,即便引起口誅筆伐的羅爾采訪視頻出現之后,張靈說,自己也只是“有了一絲反感”。
“自私一點講,誰不樂意采取不必毀掉自己全部生活的方式來救女兒?畢竟在當時看來,這是一條可行的路?!睆堨`說,“以后我會更謹慎,捐贈數額也不會很大,但該捐助的還是要捐助?!?
張靈的想法似乎代表了一部分沒有在網上口誅筆伐,但卻實實在在參與了捐助的人。某種程度上,他們的行為,可以解釋幾個網絡平臺在羅爾事件后捐贈數額為何還能維持穩定。
對于網上言論與網上捐贈之間的反差,輕松籌CEO楊胤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原因很簡單,在網上指責甚至辱罵的人,很大一部分并沒有真正捐款。”
這種解釋與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自閉癥救助專項基金執行理事長周靜的說法不謀而合。她告訴本刊記者,根據多年經驗,善款主要來自一些形成了長期、多次捐贈習慣的人,他們受外界偶發事件的影響很小。
這些熱心參與微公益活動,很少受到單個事件影響的“張靈們”到底是誰?這正是各公益慈善組織、各家公益平臺以及各研究機構都在努力弄清楚的事情。
日前,螞蟻金服公益平臺為自己的愛心用戶“畫了一張像”。該平臺是2016年民政部公布的首批13家慈善組織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之一。截至目前,平臺已累計獲得捐款8.6億元,超過6950萬筆捐贈。
畫像結果讓平臺管理方有些意外。對2016年全年3200萬筆捐贈進行分析后發現,年輕男性是捐款主力。參與捐款的人群中,男性占比從2015年的55%增長到60%。年齡段分析則顯示,“80后”貢獻了總捐款額的45%,“90后”捐款人數最多,占到48%。
騰訊旗下的騰訊公益平臺,也是民政部公布的首批13家慈善組織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之一。2014年8月6日捐款總額達2億元后,騰訊公益也發布過一項分析,顯示該平臺80%的捐款來自于男性,“85后”“90后”是該平臺的捐贈主力。
鄧國勝直言自己感到意外:“一般而言,女性更有愛心,國外統計情況也是如此?!敝劣诔霈F這種結果的原因,鄧國勝給出了一系列可能的解釋,比如原因可能是“男性收入更高”,也可能是“相較于捐款,女性更愿意捐時間——參加志愿活動”等。當然,鄧國勝說,不排除另一種可能,就是數據本身存在局限性。
技術的能與不能
雖然從幾家網絡捐助平臺的數據來看,羅爾事件的影響并不大,不過,這一掀起軒然大波的網絡公益事件,給業界帶來的反思不止于此。
羅爾事件過程中,262萬元善款被悉數退回后,網絡上仍有意見領袖對其發出質疑——有人認為羅爾獲得的捐款數遠超262萬元,實際接近400萬元。重獲公眾信任,對于羅爾來說,似乎暫無答案。
這不僅僅是羅爾一個人面對的難題。在一次次反轉事件后,網絡微公益如何贏得公眾的信任,成為業界必須思考的問題。
“說清楚了錢從哪里來,最終又到哪里去,是可以提高公信力的?!币淮伟l布會上,清華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執行副院長韓亦舜號召在場的幾十家基金會負責人分享非敏感數據。
事實上,透明、公開一直被視為建立信任的不二途徑。郭美美事件之后,紅十字會在透明公開方面有了一系列改進:2011年7月31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捐贈信息發布平臺”上線試運行,捐贈者可查詢2010年1月11日以來,向紅十字會總會進行捐贈的信息,平臺首次發布了青海玉樹地震捐款的收支情況,如果個人捐贈額10萬元以上和單位捐贈額50萬元以上,捐款對應的援建項目及善款的具體使用情況也可查到;2012年,紅十字會邀王振耀、白巖松等,組成17人的社會監督委員會,借助中立、專業的力量,促進公開透明。
網絡公益平臺,也在嘗試用技術為這一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如今,螞蟻金服公益平臺希望用區塊鏈技術解決公益賬戶的透明度問題。區塊鏈技術的特點是由系統自動生成賬單,不可人為更改,且數據具有不可逆性。
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公益項目中,善款從捐出到進入受助人賬戶,整個流程必須在支付寶后臺完成,同時被區塊鏈技術自動記錄并實時公開。目前螞蟻金服公益平臺上,已經有壹基金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的兩個公益項目使用了這項技術。
本刊記者登錄螞蟻金服公益平臺發現,如果使用了區塊鏈技術,公益項目的項目說明右側會出現“愛心傳遞記錄”。
以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專項基金東方天使基金的“和再障說分手”公益項目為例,從愛心傳遞記錄中,可以查看項目上線時間、捐款記錄、撥付記錄。記錄顯示一共有37968人捐贈了180000.56元,每一筆捐贈都詳細記錄了捐款人姓名(經過保護隱私處理)、捐贈金額、捐贈時間。撥付記錄則顯示6名受助人各獲得3萬元,剩余0.56元與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專項基金東方天使基金社會款合并,資助其他孩子。撥付記錄同樣包括受助人姓名(經過保護隱私處理)、金額、撥付時間。
螞蟻金服公益平臺相關負責人張欣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以往網友的捐款進入基金會賬戶后流向難以追蹤,而區塊鏈技術就可以追蹤到最終受助人?!?/p>
不過,于亮說,僅有技術的進步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輕松籌下一版本中,個人求助項目會推出公布房產、收入等個人經濟狀況的欄目,這在技術上不難實現,也是此次羅爾事件被引爆的焦點。但這也只能作為可選項,沒有相應法律對此強制規定?!庇诹琳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