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豪
2017年中國的經濟政策將以維穩為主,財政政策繼續主導。股市方面,維持相對積極的看法,盡管道路崎嶇,但指數中樞有望進一步提升,預估2017年末滬深300指數或升至4000點
2016年即將步入尾聲,今年的投資市場動蕩不斷,從年初的A股熔斷、6月份英國退歐、到11月特朗普意外當選,都掀起一波滔天巨浪。展望2017年,投資者該如何應對?
首先從全球經濟說起,花旗提出2017年五大宏觀主題,其中大多圍繞在發達國家上,包括政治風險上升、擴張的財政政策、反全球化浪潮升高、貨幣超寬松周期的結束以及通脹勢頭回升。在過去,一個好的投資者必須懂經濟,但現在更需要密切關注政治動態。今年的“黑天鵝”事件都與政治相關,反建制、去全球化的情緒在歐美國家蔓延,民眾對菁英階層的失望與不滿,讓主流勢力紛紛落馬,我們看到英國及意大利總理在公投后辭職下臺,也見到呼聲較高的希拉里問鼎白宮失利。
政治風向是關鍵因素
對于投資者而言,政治風向顯然是未來幾年的關鍵因素考慮之一。明年歐洲將迎來“大選之年”,民調慘淡的法國總統奧朗德宣布放棄連任,極右派國家陣線領導人勒龐很可能進入第二輪選舉,她已明確表示,當上總統將推動法國脫歐。德國將在明年秋季上演國會改選,難民問題成為梅克爾的沉重負擔,執政黨在今年地方選舉節節敗退,梅克爾連任與否被視為歐洲一體化的最后一道防線。
全球央行貨幣政策似乎走到了盡頭,QE計劃面臨無債可買的窘境,扭曲的負利率政策嚴重威脅金融穩定性,在此背景下,市場紛紛期待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出臺。美國總統大選無疑是一個重要分水嶺,特朗普主張的財政刺激措施,涉及減稅及增加基建開支,盡管最終規模和時間點仍是未知數,但在共和黨掌握參眾兩院的優勢下,我們認為多數政策在2018年落地的概率極大。美國的財政擴張可能波及到其他國家,預計明年歐元區及日本也將實行溫和的財政寬松。總之,從“寬貨幣”逐漸轉向“寬財政”,這股風潮將持續展開。
三個基本假設很重要
談到2017年投資方向,必須先掌握三個基本假設:美元升值、債券收益率上行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美元指數自美國大選后已上漲超過3%,我們預估未來6~12個月或進一步升至108.45。美元重返強勢的原因,包括美聯儲將在明年持續加息(預期兩次),美債收益率上升擴大了息差優勢,更重要的是,特朗普主張的美國本土投資法案2.0,鼓勵跨國企業將海外資金匯回,預估此次回流的資金規模或來到1萬億,美元可能重演2005年逆勢上漲的戲碼。然而,中長期來看,美元的估值已不便宜,加上特朗普執政或增加聯邦負債,已持續六年之久的美元牛市可能終將見頂。
債券市場在特朗普當選后遭遇一輪拋售,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接近2.5%,為2014年10月以來首見。我們預估明年發達國家CPI通脹率將升至2%,通脹預期推升長端利率,令收益率曲線變得陡峭化,因此利率債仍將普遍承壓。信用債方面,我們相對看好美國企業債,資金為了尋求收益,將轉向相對具吸引力的美國市場。投資級債券價格多跟隨公債變動,因此在收益率上升的環境中無法嘗到甜頭,但當市場再次出現風險規避的情緒,投資級債券將扮演穩定器的角色。此外,投資者若想對沖利率上行的風險,則可考慮部分配置高收益債,當公債價格下跌時,高收益債未必有負面影響。
全球市場仍有10%上行潛力
另一方面,我們仍然強調,全球股票牛市雖已進入成熟階段,但尚未結束,明年有大約10%的上行潛力。目前估值已高于長期平均,接下來,指數進一步上漲必須由盈利增長接棒。整體而言,我們預估發達國家股市將跑贏新興市場,其中,日本及英國由于本幣貶值,大型跨國企業盈利將受到提振,明年可利用匯率與股市的反向關系進行操作。至于近期頻創新高的美股,預計特朗普調降企業稅對業績的幫助,可以完全抵消美元升值的負面影響。短線漲多的美股或面臨獲利了結壓力,但在資金行情推動下,投資者可以把握逢低布局的機會。盈利及資本支出回升,加上企業股票回購行動,都將支持美股前景,預估標普500指數至明年末或升至2325點。板塊方面,“特朗普效應”發酵之下,公債收益率攀升,令周期性板塊異軍突起,我們看好金融、科技及能源板塊的投資潛力。
熊了幾年的新興市場,今年終于見到復蘇跡象,經濟增速觸底回升,資產價格也明顯反彈,但投資者最擔心的問題是,在美元強勢、資金回流美國的大背景下,新興市場的復蘇是否僅是曇花一現?歷史經驗顯示,美元升值往往不利于新興市場資產,這次也不例外。然而,現在的新興市場已和過去有著明顯的區別,多數國家央行采取浮動匯率,不再盯住美元,因此有了更多應變的彈性。此外,現今整體新興市場的經常賬目盈余充足,體質已不像1980年初或1990年中期那樣脆弱,并且占GDP比重也較2013年伯南克提出“QE縮減”時大幅上升。大宗商品價格回暖,相關出口國(如巴西及俄羅斯)隨著貿易條件改善,將處在相對有利的位置。相反,對美國出口敞口較大的國家(如墨西哥),或受到貿易保護主義的負面影響。
焦點回到國內,2017年中國的經濟政策將以維穩為主,減少不確定性并保證政治的平穩過渡。明年財政政策繼續主導,刺激力度將進一步加大,中央政府赤字率可能擴大到3.5%。貨幣政策或將保持寬松,由于持續的資本外流,可能會有兩次50個基點的降準,但由于通脹風險上升,我們認為,央行2017年將不會降息。考慮到外部的不確定性,人民幣波動性或將進一步增加,如果美元強勢繼續,不排除短期內人民幣對美元保持疲軟,我們預測2017年末人民幣匯率在7.05左右。出于巨大經濟利益的考量,中美或不會陷入貿易戰,但類似于80年代美日間針鋒相對的貿易談判或將增加。股市方面,維持相對積極的看法,盡管明年的道路崎嶇,但指數中樞有望進一步提升,預估2017年末滬深300指數或升至4000點,MSCI中國指數或達到70點。
架構好2017年的投資主軸后,別忘了靈活區間操作、有效管理風險、掌握逆勢布局契機,都是在面對市場波動、“黑天鵝”齊飛下的應對之策。
[作者為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零售銀行 研究與投資策略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