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華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園林綠化工程公司 山東省煙臺市 264006)
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在園林綠化工程中的重要性探究
胡成華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園林綠化工程公司 山東省煙臺市 264006)
伴隨著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進步,對于資源的保護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不僅要借助有效的措施優化能耗使用問題,也要在生態環境維護方面建構系統化的運維策略,一定程度上規避自然災害的發生。園林綠化工程要想得到改善,就要從生態運維體系出發,踐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本文從園林綠化工程的內涵分析入手,對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技術和重要性進行了簡要闡釋,并集中討論了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優化路徑,旨在為相關項目的管理人員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建議。
園林綠化養護;園林綠化工程;技術;重要性
城市園林綠化作為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服務的社會公益性事業和民生工程,承擔著生態環保、休閑游憩、景觀營造、文化傳承、科普教育、防災避險等多種功能,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促進社會建設的重大載體。在園林綠化工程中建立健全完整的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模型,能從根本上為整體體系的完整度提供有效的處理機制,切實維護植被的存活率。并且,正確有效的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不僅能實現植被管理效果的優化,也能提升整體植被的控制水平。另外,對園林綠化工程質量的關注,在實際工程項目中積極運行養護管理措施,能促進其保護作用的有效落實,并且對樹木的成活率以及成材率進行集中升級,為生態環境的改變提供最有效的保證,也為整體綠化工程質量的優化奠定堅實基礎。在確保相應管控措施符合管理需求的同時,也能實現整體綠化管理效果的最優化。也就是說,在園林綠化工程項目運行和建立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要結合實際需求,建構系統化的運維體系和管控機制,能更好的發揮園林綠化工程的工程價值,在實現資源優化管理的基礎上,踐行可持續發展要求,從根本上維護了生態平衡,促進園林綠化工程質量。
近年來,隨著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投入不斷加大,園林綠化工程養護管理工作在園林綠化工程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一項持續性、長效性的工作,有較高的技術要求。園林綠化工程養護管理工作包括整體面貌的維護、植物保護、綁扎修繕、澆水施肥、花卉花境的花卉種植、環境保潔、日常管理等內容。園林綠地的建成并不代表園林景觀的完成,俗話說“三分種,七分養”,只有高質量、高水平的養護管理,園林景觀才能逐漸達到完美的景觀效果。
3.1 嚴把施工質量,提高養護管理水平
園林綠化要根據其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性質進行科學設計、合理布局,選擇適合本地氣候的樹種,喬木、灌木、地被、草坪應該按照生態學的原理進行合理配置,常綠與落葉相搭配,滿足植物各自生長所需的立地條件。施工時必須對綠地的土壤進行改良,平整場地,嚴格按照圖紙施工,標高到位,地形平順飽滿,放線放樣線條流暢,富有藝術性。苗木粗壯、健康、形態優美,種植技術嫻熟、科學、合理,后續技術措施到位,如此才能做到種一棵活一棵,種一片活一片,只有花木成活、生長旺盛,園林景觀的整體效果才能充分體現。
制定嚴格的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技術標準和操作規范,使養護管理科學化、規范化。作為園林綠化施工的單位,應該嚴格遵循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技術標準和操作規范實施具體工作,制定出一套合理、高效、科學、全面的綠化養護管理制度,標準化、科學化管理園林綠化養護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園林綠地的景觀效果和質量有一個較大的提升和質的飛躍。
3.2 綠化苗木養護管理工作技術分析
在園林綠化養護管理項目運行過程中,要針對實際問題進行集中處理和綜合管控,建立切實有效的養護技術模型。“三分種植,七分養護”充分說明了加強養護管理的重要性和科學性,其中養護管理技術指標和質量控制技術指標對綠地的建設至關重要。其中管理技術指標包括對園林植物采取灌溉、排澇、修剪、防治病蟲、防寒、支撐、除草、中耕、施肥等技術措施;而質量控制指標則包含著植株長勢旺盛、生長良好;養護檔案完備;植物配置科學、合理;養護設施整齊、完整等。以下主要從修剪、病蟲害防治和防寒防凍三方面來介紹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的進行。
(1)修剪養護管理
園林樹木整形修剪樣式包括自然式、規則式和混合式三種。其中自然式整形修剪適用于庭蔭樹、園景樹;規則式整形修剪適用于綠籬植物;混合式整形修剪適用于行道樹、園景樹。以喬木修剪為例,在針對喬木的修剪養護管理方面講求藝術設計原則,在保持原有樹形的基礎上,適當疏枝,增加透氣,保證葉面光照,要確保喬木整體有稀有密、坐落有致。這也是園林綠化工程能否成功的關鍵之一。對成年落葉喬木而言,它的主軸相對明顯,所以修剪過程中要注意對中央領導枝的有效保護,以便于其能夠始終直立生長。如果原有中央領導枝存在受損狀況,要利用頂端側枝來培養新的中央領導枝,并逐年緩慢調整喬木樹干與樹冠比例,以保證其比例合理。為了保證園林綠化工程中喬木的品種與樹齡一致,在修剪過程中對它們的分枝點設計高度略低于林內喬木,并且按照喬木生長狀況逐步提升分枝點高度,保證主干始終直立向上生長。
(2)病蟲害防治與管理
病蟲害作為園林植物的大敵,嚴重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對于園林病、蟲、螨、草害防治,要實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采取生物、生物化學防治為主,有機結合園藝栽培技術防治、人工物理防治、捕物檢疫等綜合防治措施,協調好人、環境、天敵和植物之間的關系,達到保護園林植物、保護生態環境之目的。以北方地區的銀杏樹為例,銀杏樹葉葉燒病是一種病原細菌引起的,通過葉蟬將病菌傳給健康的樹木。細菌一旦進入植物,就會在葉、枝和根的木質部生長繁殖。此病害通常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開始出現,到9月開始發生落葉,隨著病菌不斷傳播,數年后遍布整個樹冠,生長勢明顯減弱,直至樹木死亡。銀杏葉燒病的發生主要受氣候條件、土質和地勢、栽培環境及栽培管理水平的影響,為了避免這種病害的發生,栽植銀杏樹時,應避免與松樹混栽,加強管理科學修剪,增強樹勢,減少侵染源,在銀杏落葉休眠期,剪除枯枝、病蟲枝、交叉枝和重疊枝。冬春季節,清除園內雜草、枯枝落葉,冬季進行擴穴施肥,每株可施肥30~50kg,過磷酸鈣0.5~1kg,同時,用波爾多液或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對樹體及地面全部噴灑一次,用石灰漿對樹干進行涂白。在高溫高濕天氣來臨之前,即4月下旬開始進行噴藥防治,以后根據天氣情況間隔10~15d噴藥一次。在5月下旬發病期,7~8月份發病高峰期前進行3~4次噴藥,藥劑可選用75%百菌清1000倍液,70%代森錳鋅600~800倍液等,務必在發病峰期前把病情控制下來,只有采取上述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銀杏葉燒病的發生。
(3)防寒防凍養護管理
北方地區冬季寒冷,植物很可能出現凍害現象,因此冬季要強化對綠化苗木的肥水管理,尤其返青水與防凍水要做到澆足澆透,并且做到冬季合理安排修剪期,確保喬木枝條被充分木質化,這樣做也能有效控制病蟲害發生并提高喬木抗寒能力。為防止植物遭受凍害,可搭建風障已減弱風勢,確保植物能安全過冬。
3.3 對草坪養護管理技術分析
由于北方地區較為高溫干燥且光照度強、風大,所以園林綠化工程中植被整體的蒸騰量偏大,導致失水量過多,特別是夏季容易出現日灼、枝葉干枯焦邊現象,因此必須保證草坪植被處于高空氣濕度狀態下,減少水分蒸騰量。為此該地區在夏季都會對草坪進行適度澆水。需要注意的是,夏季的中午盡量少灌溉,因為此時在炎熱的中午灌溉很容易導致草坪被燙傷,而在陰天天氣中可以選擇中午少量灌溉,對于某些地區的人工地面草坪要選擇微風或無風的清晨與傍晚來進行灌溉。在灌水量方面,應該以單位時間灌水量不超過土壤滲透能力為主,其總灌水量也不應該超過土壤持水量。
總而言之,在研究園林綠化工程項目的過程中,要深度分析養護管理的實際措施和項目收效,切實維護相關控制模型的有效性,并且針對實際問題建構系統化處理層級,為整體管理維度的優化升級奠定堅實基礎,也能確保工作有序開展。在園林養護工作開展的同時,保證植被栽種質量和栽種效果最優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價值和實踐意義,能更好的維護生態平衡,促進可持續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
[1]蘇凝.淺談微噴灌技術在北京市云崗地區園林綠化養護中的應用[J].現代物業·新建設,2014,34(11):67~68.
[2]楊 毅.城鎮園林綠化養護與管理現狀探討[J].現代園藝,2016,18(23):180~181.
[3]曹理輝.解析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幾個問題[J].價值工程,2015,30(01):79.
[4]王健.提升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的有效途徑分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4,44(21):259.
[5]黃傳濤.園林綠化養護監管過程及措施探討[J].綠色科技,2013,42(09):103~104.
[6]尹春光.青島園林標準化管理[J].2014,28.
TU986.3
A
1005-7897(2017)04-0021-02
2017-2-8
胡成華(1967-),女,漢族,山東煙臺人,助理工程師,大專,主要從事園林綠化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