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韶華
(新疆阿拉爾市第一師七團十三連 843016)
小麥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
張韶華
(新疆阿拉爾市第一師七團十三連 843016)
小麥的種植不斷推廣,雖然一定程度增加了農民收入以及提升農民生活水平,但是在實際種植的過程中沒有采取科學以及有效的手段,一定程度制約了產量的提升。此外,病蟲害問題也是當前十分嚴峻的問題,應當加強小麥種植技術的研究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病蟲害,包括土地精整、監測預警、合理布局等措施,從而提升小麥的產量以及質量。
小麥;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
由于小麥的品種有所不同,在種植小麥之前需要進行科學的選種,不同種類的小麥品種適應于不同的生長氣候、生長環境、地理條件等。選擇小麥的品種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選擇,如當地的降水情況、土壤情況、當地的氣候條件等。在對小麥進行選種時要選擇純度較高的小麥種子,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小麥的產量。當前,病蟲害越來越多以及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面對這一情況,選擇小麥種子時需要挑選一些抗病性強的品種。
在小麥的種植上需要采取科學的耕作方式——輪作倒茬,這可以減少小麥的發病率,同時也能夠有效地減少病蟲害。耕作小麥不能多次種植在同一塊地里,這樣會使小麥減產從而無法實現小麥種植的經濟效益。對于小麥的耕作方式應實行輪作,合理安排好輪作的時間。由于小麥的生長過程需要的營養是極為固定的,對于土壤中的要求也是固定的,多次在一塊土地上種植小麥就會影響小麥生長需要。通常情況下,已經種過3次小麥的土地最好不要再次種植小麥,應該改種其他品種的農作物,這樣才不會影響小麥的產量以及保障土地的經濟效益。
小麥的科學播種有助于提升小麥的產量,小麥播種時的數量、溫度、壟深和壟距等會影響小麥播種的質量及效果。因此,在小麥過程中要促進產量的提升就需要保證播種的溫度,一般控制在10℃以上,播種的數量約為10粒,壟深在80cm,壟距在70cm,通過科學的播種促進小麥產量的提升。
小麥的生長地區是存在差異的,在一些降雨比較少的地方就需要對小麥進行灌溉,促進其生長。小麥如果缺少水分,會影響小麥中的蛋白質。因此要做好小麥的灌溉工作。雨季時利用雨水進行灌溉,旱季就需要通過人工灌溉的方式對小麥進行灌溉,保證小麥籽粒的質量。小麥種植中,除了要做好灌溉工作,還需要科學的施肥。保證底肥施加的科學合理,就是在小麥種植前施加肥料,選擇一些遲效性的肥料。在播種小麥種子時還需要施加種肥,保證種子的發育,使種子的生長速度加快。小麥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養分,但土壤能夠給小麥提供的養分是有限的,就需要在小麥生長的不同階段追肥,提高小麥的產量,促進農民增收。
在小麥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做好田間管理。為遵循返青拔節和孕穗增粒原則,還要在冬天到來前促使小麥快速生長。冬季到來后,需要增加增蘗育苗數量,并且預先完成鞏固分蘗。為配合小麥拔節,還要進行施肥重促。采取這些措施,則能夠確保小麥健康成長,并且能夠防止小麥在抽穗成熟期出現早衰問題。在這一期間,需要做好土壤水分調節,并且加強營養供給,從而為小麥進行光合作用提供良好的條件,繼而實現小麥增產。此外,小麥田中雜草對外界環境要求不高,而過多雜草則會使小麥生長需要的營養元素遭到搶奪,因此還要及時將田間雜草清楚干凈。
6.1 選擇抗病麥種
在選擇小麥品種時要選擇一些抗病、耐病的品種。近年來,病害時常發生促使人們在選種時更加注重品種的抗病性。小麥病害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需要科學采取有效措施對小麥病害進行防治,如選品種時,選擇高產、抗旱以及耐病的小麥品種。推廣使用一些優良的小麥品種以及實行小麥套種做法。防治病蟲害的過程當中應當分析原因以及總結經驗,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病害蟲對小麥的危害。
6.2 土地精整以防治害蟲
在對小麥耕種時需要做好施肥工作防止病蟲害,在這個過程當中人們需要合理使用復合肥、小麥專用肥、有機腐熟肥等,而不能只使用氮肥,防治病蟲害的過程當中需要對氮、磷、鉀進行合理配備。在小麥耕種時需要采用合理耕種的方式,整治好小麥的生長環境和病蟲害的環境。
6.3 對小麥的布局調整
在小麥種植時需要提前做好整體布局規劃,做好輪作倒茬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減少病菌的入侵。在對病害進行防治時需要關注秋苗的發病,關注土蝗以及灰飛虱等的發病情況。合理進行小麥布局不僅可以以科學的方式防治病蟲害,也能夠綠色環保地達到防治的效果。
6.4 災害預警以及監測工作
在對小麥病害進行防治時需要做好預警以及監測的工作,根據病蟲的發生情況和小麥品種的分布情況進行合理分析,并根據當地的環境特點預測小麥病蟲災害的發生情況。同時在小麥返青后需要對小麥進行大面積調查以及定點調查,并結合預測出的結果確定病害的發生程度以及發生的范圍,完善當地區域對小麥病害預測、監測以及進行合理預警對于小麥健康生產意義重大。
而想要實現小麥的高產種植,還要結合山東省氣候條件、地理條件等多種條件探索有效的種植技術。在此基礎上,還要根據山東省小麥生長主要病蟲害做好防治技術的研究。因此,相信隨著相關技術的發展,山東省小麥種植和病蟲害防治問題將能得到更好的解決。
[1]陳萬權.小麥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體系[J].植物保護,2013(5):16~24.
[2]張利香.關于小麥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探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4(18):108~109.
[3]張自海.小麥高產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6(14):112.
[4]霍治國,李茂松,李娜,等.季節性變暖對中國農作物病蟲害的影響[J].中國農業科學,2012(11):2168~2179.
S512.1
A
1005-7897(2017)04-0120-02
20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