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陽平
(云縣忙懷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云南臨滄 675804)
淺談忙懷鄉烤煙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
熊陽平
(云縣忙懷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云南臨滄 675804)
烤煙是忙懷鄉的經濟支柱產業,做大做強烤煙產業,是促進忙懷鄉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重要舉措。本文綜合闡述了忙懷鄉烤煙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分析了當前忙懷鄉發展烤煙產業的有利條件,從而提出了今后發展烤煙產業的基本思路和對策。
烤煙生產;現狀;存在問題;發展對策
忙懷鄉是云縣唯一的較少民族布朗族鄉,位于云縣東北部,距云縣城58km,距臨滄市133km,東與普洱市景東縣隔江相望;西與曉街鄉、茂蘭鎮接壤;南與后箐鄉、涌寶鎮相鄰;北與漫灣鎮毗鄰,屬瀾滄江峽谷山區半山區鄉。而烤煙一直是云縣忙懷鄉的主要經濟支柱產業,在農村經濟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忙懷煙以優質著稱,色澤桔黃,煙葉質量好,內在化學成份協調,香氣質優,香氣量足,是生產高級卷煙名特優產品的優質原料。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卷煙消費者對香煙質量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相應的對煙葉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面對空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挑戰,烤煙種植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通過反思,認真總結經驗,堅持科技興煙發展戰略,依靠科技進步,增加煙葉生產的科技含量,生產出更適應卷煙工業及市場需要的優質煙葉已成當務之急。
忙懷鄉圍繞“優質、適產、高效”的優質煙生產目標,堅持“市場引導、計劃種植、主攻質量、突出特色、擇優布局、平穩發展”的方針,努力提高煙葉生產和收購管理整體水平,通過大力推廣“良種化、區域化、規范化”種植,加強對廣大煙農進行技術指導和提供農資服務,煙葉質量明顯提高。生產過程中忙懷鄉注重推廣各項實用技術和科技措施,認真抓好烤煙的輪作,全鄉的輪作率已達90%;大力推廣商品化漂浮育苗,全鄉商品化漂浮育苗移栽面積達到5600畝,占移栽面積的100%。
2016年,全鄉種植烤煙5600畝,簽訂合同852份,實現收購煙葉132萬斤,超額完成3.2萬斤,實現產值1465萬元,均價22.2元/kg,是忙懷鄉烤煙種植產值、均價與歷年相比較高的一年,實現了農戶增收、企業增效、財政增長三滿意的目標。
2.1 優越的氣候和自然環境條件
忙懷鄉氣候屬低緯度北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類型,主要特點是干濕明顯、夏秋濕熱、冬春干旱。年平均氣溫22.8℃,極端最高溫33.4℃,極端最低溫7℃,年日照時數2284h,年平均降雨量1262mm,雨量集中在5~10月,年平均相對濕度68%,非常適宜種植烤煙。
2.2 完善配套的基礎設施
全鄉新建1001座標準化小烤房和187座臥式密集型烤房,新建永久性漂浮池6個片1065個,現有1個煙葉收購站。投入3000余萬元加強以煙水路配套工程建設,烤煙水澆地2000余畝。為忙懷鄉烤煙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設施。
忙懷鄉烤煙產業經過多年的努力,通過引進推廣實用新技術和新品種,烤煙生產整體水平較高,煙葉質量有了明顯改善,對忙懷鄉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是從發展的角度看,還面臨著嚴峻的挑戰:①在總體上與全省其他種烤煙地州市生產先進水平相比,仍有差距;②消費者對煙葉的質量、卷煙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烤煙生產利益機制難以協調
煙葉生產涉及煙農、地方政府、煙草公司的利益,由于各方利益關系處理不當,特別是基層組織和煙農利益未得到重點傾斜,烤煙生產中種植政策與銷售政策不一致,在某種程度上就影響了煙農的種煙積極性,難以調動基層干部支持烤煙發展的主動性。
3.2 對“優質、適產、高效”的烤煙生產特點認識不到位
長期以來,煙農對“優質、適產、高效”烤煙生產的認識仍然停留在過去國標“黃、鮮、凈”的概念上,一味地追求產量,部分煙農采青搶烤問題也非常突出,致使生產的煙葉顏色淡、葉片薄、煙堿含量低不能滿足卷煙工業的需要。致使烤煙生產技術導向偏離,合理的優質煙栽培、成熟采烤技術難以被煙農接受。
3.3 施肥單一不合理
在烤煙生產過程中,部分地區盲目施肥、單一施肥、過量施肥等不合理施肥問題較為普遍。比較突出的是重施化肥,輕施農家肥;重施氮肥,輕施磷、鉀肥和微量元素肥料。長期的不合理施肥,導致肥料利用率僅為30%左右。不僅浪費肥料增加了生產成本,還降低了肥效。長此以往還會造成土壤退化,致使烤煙大幅度的減產,產品品質也隨之下降,給烤煙生產造成重大損失,不利于烤煙產業可持續發展。
3.4 烤煙病蟲害防治措施單一
目前大部分煙草病蟲害的防治仍以化學防治為主。化學防治中存在許多問題:①眾多煙農由于文化程度及各方面素質參差不齊,造成用藥的盲目性,胡亂使用農藥且不能做到對癥下藥;②長期或過量使用單一農藥,導致病蟲害產生抗藥性;③使用的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種類較少;④化學農藥占主導地位,生物農藥甚少。農業防治由于受原料和配方要求、林煙爭地的矛盾以及生態條件等影響,從品種布局、輪作及施肥等方面防治煙草病蟲害受到嚴重的制約。
4.1 強調烤煙是全鄉的支柱產業之一,加大政策宣傳力度
爭取實現“烤煙大鄉”向“烤煙強鄉”觀念的轉變,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措施,創新獎懲制度開發優質煙葉,從而增加種煙比較效益,充分牽動煙農的積極性和廣大基層干部的主動性,夯實煙草產業的基礎。政府、煙站、村委員會更得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把目前烤煙生產的局勢及優秀的政策宣傳到位,讓農民自愿種煙,自覺種煙,確保烤煙生產任務落實到村、到組、到戶、到地塊。
4.2 嚴格合同管理,全面推行“一鄉一品”的品種布局
要嚴格按照“全面推廣、一次到位、明確權責、完善提高”的原則全面抓好合同管理。按照“堅持市場導向,突出風格特色,實現基地生產,滿足工業需求”的總體思路,全面推行“一鄉一品”的品種布局,種植優質品種為K326、云煙87、紅花大金元。
4.3 提高烤煙栽培質量
選擇在適宜區和最適宜區規劃烤煙種植地塊。烤煙要以油菜、豆類、麥類等作物為它的前茬作物。無論是田煙,還是地煙,要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提倡2年水旱輪作。實行機械化耕作,耕深在25~30cm,提高整地質量,按120cm開墑,25~30cm高劃線起壟,力求壟體豐滿,壟溝平直,南北走向。抓最佳節令移栽烤煙,忙懷鄉的最佳移栽期為4月15~5月15日。移栽前要打好塘、拌好肥,栽后澆足水,并在上面蓋一薄層干土,以便隔斷土壤毛細管,減少水分蒸發,邊栽邊蓋膜,有利于煙苗返青成活。通過規范化栽培可以有效地控制煙株的田間長勢,使煙株達到理想的株型,從而達到煙葉外觀質量、評吸質量、化學品質和物理品質的和諧統一,達到生產優質煙葉的生產目的。
4.4 科學平衡施肥
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對種煙土壤進行改良,合理輪作,控制氮肥用量,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適當使用微量元素肥料和葉面肥。推行“套餐制”科學配方,滿足煙株營養需求。根據多年的生產實踐,煙田在畝施農家肥1500kg后推行“套餐制”施肥法,即畝施煙草專用復合肥(基肥)25kg,畝施煙草專用復合肥(追肥)30kg,硫酸鉀5kg,磷肥10kg。煙農可根據自己的地力情況,靈活調整用量,達到煙葉優質、適產、高效需要的具體標準。
4.5 加大烤煙病蟲害的防治
始終以預防為首要,綜合防治為重點的植保方針,確保煙葉的生產安全以及質量安全,積極參與并和上級部門建立煙草病蟲害防治的全面控制體系。病蟲害防治的幾點具體措施有:①我們要以農業生態措施為主,提高煙株的營養抗性;②在化學農藥的用法上,必須要選擇含毒量低、殘留相對較少的農藥產品,在調查清楚和選定防治對象的前提下,應當理性選擇合適的農藥品種,控制好適當的施藥量和施藥時機,盡量減少用藥次數和用藥量;③堅持有效施行生物農藥或含毒量低、殘留相對較少的農藥產品。而生物農藥具體包括有信息素、激素等生物化學農藥以及自然界存在的用來防治病蟲害的微生物制劑,現在生產上推廣使用的如蘇云金桿菌、BT乳劑及擬除蟲菊酯類農藥等具有防治效果明顯,毒性含量低、降解較快的好處,應堅持實施引用;④適當的農藥使用。綜合防治病蟲害,應該主要以生物防治和農業生態措施為首要,然后輔以少量低毒、殘留相對較少的農藥產品施行系統性的全面整治,并加強對病蟲害的預測,從而做到真正的以防為主。
總之,強化科技興煙措施,堅持標準化生產,規范化操作,突出抓最佳節令移栽,留足葉片,病蟲害防治,成熟采烤等環節工作,做到種好每一株煙,管好每一株煙,烤好每一片葉。強化科技措施的推廣和應用,有利于提高烤煙質量和安全性,加強烤煙生產管理,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益。只有認真研究制約我鄉烤煙生產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和環節,采取強有力的科技措施,消除障礙,確保全鄉烤煙達到“優質、適產、高效”的生產目的,從而才能確保這一主導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1]陳述.優質烤煙栽培與烘烤新技術.云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2]王樹聲.煙草栽培使用技術.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
[3]羅鵬濤.優質煙栽培知識問答.云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4]曹圣全.烤煙主要病蟲害識別及防治圖冊.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
[5]郝 靜,郭 鵬.煙草施肥技術.金盾出版社,2008.
F326.12
A
1005-7897(2017)04-0123-02
2017-2-5
熊陽平(1975-),男,漢族,農藝師,本科,主要從事農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