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蓋嘉慧 楊秀涵 賈廣微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吉林長春 130124)
淺談農業信息化建設發展研究
李洋 蓋嘉慧 楊秀涵 賈廣微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吉林長春 130124)
傳統農業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可以有效的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本文對于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進行了論述,并對于加快農業信息化發展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建議,以期對于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有所借鑒和推進。
農業信息化;存在問題;對策;發展
1.1 農業信息化有助于提高農業生產管理水平
信息技術在農業上的廣泛應用,能促進農業生產實現自動化、信息化、高效化,使農業生產效率提高。同時,隨著農業信息化的發展,傳統農業的粗放式生產和高消耗的生產模式將被高度集約式的“兩高一優”集約化生產模式所代替,其產前、產中和產后一整套的貯運、耕作、加工、管理等作業,必須以信息技術作支撐。
1.2 農業信息化有助于提高農業經營管理水平
根據農業信息化的發展,各地可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和產業優勢組建專業合作社,打造并形成龍頭企業,建立計算機聯網管理系統,讓農民自由地進入鄉、縣、省乃至全國和全球的信息網絡,及時了解市場信息、政策信息,按照市場需求選擇生產和合理銷售自己的產品,以發揮自己的優勢,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四是農業信息化有利于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
2.1 信息服務和資源開發問題
在農業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因為沒有進行積極的引導,也缺少中間環節的調節,可能就會導致農業發展的需求跟供應的信息產品之間出現錯位。對于農民在信息方面的需求掌握的不是很到位,再開展信息服務的針對性就不明顯,農民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實際的困難很難得到有效的解決。
2.2 農業生產模式和信息人才問題
我國一直以來都是堅守著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這樣的模式就導致生產規模不大,而且市場的效率也受到限制,正常的農業信息需求很難到位,對農業信息化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很多地方對于農業信息化方面的人才重視度不是特別高,沒有對信息化建設進行足夠的資金支持,在政策法規方面也不是特別完善,而且缺少對基層信息人員的培訓,工作的條件又比較艱苦,這就使得農業信息人才比較缺失,隊伍不穩定。
2.3 農民文化素質問題
在我國農業生產力中,勞動者的文化科學技術水平對于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起著很大的決定作用,對農業信息化的發展也有重大影響。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農村教育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農民的科學技術水平也在提高。但是,縱觀我國農村勞動人口,可以看出其文化水平還不是特別高。而且在近年來,城鎮化進程在逐漸加快,工業化發展態勢驚人,農村中具備一些文化和生產技術的青壯年勞動力紛紛選擇外出打工,滯留的都是一些老人、婦女和兒童。這就導致了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的文化層次更低,加上從事農業勞動的人口嚴重不足,這種形勢下保證基本的農業簡單再生產都成了問題,農業信息化建設更是困難重重。
3.1 加快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
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應采用先進技術,建立集多個農業信息網絡于一身的寬帶高速、遍通全國的農業信息廣域網絡,建立和健全鄉(鎮)、村兩級信息傳播網絡,通過農業信息網絡、農廣校、鄉鎮農業信息站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密切合作,形成橫向相連、縱向貫通的農村市場信息服務網絡,形成集信息采集、加工、發布、服務于一體的農村市場信息服務體系。使農村市場信息服務滯后的狀況得到根本性改變,徹底打通信息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同時對現有網絡資源進行整合,使農業信息通過網絡進行傳播,以提高農業生產和經營管理的科學性、實用性,滿足農業信息化的要求。
3.2 強化政府的信息化意識,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拓寬資金籌集渠道
農村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工程,建設起步階段的主體是政府,只有政府才能擔起提供公共通訊設施,建立農村信息體系,提供信息服務的職責。因此,各級政府必須樹立信息意識,加大農村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和政策引導扶持力度。積極建設農業信息網,利用有限的網絡資源為農民提供農業信息和技術支持,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的技術水平,減少農業生產經營的盲目性。同時,政府在統一規劃下適當引入競爭機制,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和推動各類企、事業單位和民間組織對農業信息產業進行多元化的資金投入,以促進農業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
3.3加快培養農業信息化服務人才
要實現農業信息化,人才是關鍵,因此,要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養,一方面在大專院??稍O立農業信息化專業,加強該類人才的教育,逐步培養造就一大批掌握農業信息化技術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利用各種形式加強對現有信息人員進行培訓,培養一支適應農業信息化發展的專業隊伍,提高他們運用現代信息處理技術的能力和采編國際信息的能力和水平,把我國的農業信息網絡建設成真正為農民、為農業服務的技術平臺。
[1]陳元勇.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思考[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S2):251~253.
[2]劉金愛.推進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理論學刊,2008(6):49~51.
F323.3
A
1005-7897(2017)02-0112-02
2017-1-11
李洋(1979-),女,吉林人,助理研究員,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