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成鳳

【摘 要】 目的:探討兩種常規子宮肌瘤剝除術和動脈栓塞療法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優劣,并探究其適應證。方法:將90例經病理確診的子宮肌瘤患者采用對照組的方式隨機分為腹腔鏡、腹部小切口兩種子宮肌瘤剝除對照組和子宮動脈栓塞術對照組,各30例。 比較三個對照組患者術后的出血量、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等。結果:三組研究對象的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子宮動脈栓塞術對照組的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均優于另外兩組子宮肌瘤剝除對照組。結論:兩種常規子宮肌瘤剝除術和動脈栓塞術的治療效果相差不大,都具有較高的有效率和安全性,但動脈栓塞手術對患者機體影響更小。
【關鍵詞】 子宮 肌瘤 腹腔鏡 小切口 動脈栓塞術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wo conventional uterine myomectomy and arterial embo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terine leiomyoma, and to explore its indications. Methods: Ninety patients with uterine leiomyoma diagnosed by patholog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laparoscope, small abdominal incision control group and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group (n = 30). The bleeding volume, operation time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hree control groups.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two groups. Conclusion: Both conventional uterine myomectomy and arterial embolization have little difference in efficacy and safety, but arterial embolization has less effect on the patients.
【Key words】 Uterine fibroids; laparoscopy; small incision; artery embolization
引言
腫瘤越來越成為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和殺手,而子宮肌瘤雖為良性腫瘤,卻越來越成為30-50歲女性人群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重大安全隱患。子宮肌瘤的大小和數目不同,對患者的健康、生存質量和工作的影響程度也有所差異。目前,治療子宮肌瘤的手段多種多樣,而常規的藥物治療具有治療周期長、治療療效欠穩定等弊端,所以臨床常以手術治療為主。目前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的子宮肌瘤手術方法主要有腹腔鏡下和腹部小切口兩種[1],子宮動脈栓塞術(UAE)治療子宮肌瘤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無需手術的介入治療手段[2]。本研究對上述兩種子宮肌瘤剝除術和子宮動脈栓塞術的臨床相關指標進行對比分析,判斷其療效及優點。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間我市接診的子宮肌瘤患者90例,采用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腹腔鏡、腹部小切口兩種子宮肌瘤剝除治療組和子宮動脈栓塞治療組各30例?;颊吣挲g分布于25-45歲,平均年齡約33.2(±2.5)歲;生育次數0-2次,平均約1.22次。所有患者臨床上均滿足子宮肌瘤的診斷標準,經B 超以及病理診斷確診子宮無明顯脫垂及盆腔粘連,活動度較好,無惡性病變,無心、肺、肝、腎等嚴重疾病。排除標準:伴有血液系統疾患、嚴重心臟、肝臟、腎臟功能不全、精神系統疾患病史及家族史的患者,在患者的臨床表現、年齡和病理特征等各方面均不具有顯著的差異性,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手術方法
子宮肌瘤剝除術對照組施以子宮肌瘤剝除術,手術時間在月經干凈后的3-7天左右,術前經B 超或MRI檢查確定肌瘤大小、位置、活動度和數量。其中,腹腔鏡采用全身麻醉方式,腹部小切口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在手術前注射垂體后葉素和生理鹽水,在手術過程中應確認肌瘤剝除未穿透子宮內膜,在術后施以抗生素防止患者發生感染。子宮動脈栓塞對照組施以子宮動脈栓塞術,在患者月經干凈1 周后左右進行手術。
1.2.1 腹腔鏡對照組
常規氣腹放置舉宮器,在患者臍孔下端約10mm處切口并放置腹腔鏡,采用電凝的方式在肌瘤表面的隆起處切開,當切口長度超過肌瘤的一半以上時,采用鉗夾分離的方式清除包膜,全部剝除子宮肌瘤。術后根據患者的創面狀況決定是否縫合。如果手術創面較小,可以利用電凝止血;如果患者的瘤腔較長,則連續鎖邊縫合并在腔內打結。
1.2.2 腹部小切口對照組
在患者下腹部開一個長度約5cm的切口,無需將子宮提出盆腔,也不用止血帶,其余的步驟按照傳統的子宮肌瘤剝除術進行即可。如果患者骨盆前后徑較大,可以利用血管鉗輔助手術以減少術中出血量。
1.2.3 子宮動脈栓塞術對照組
采用seldinger 技術插管,要求導管插入子宮動脈內大約4-5cm的安全位置,然后緩慢注入直徑約為1-3mm 新鮮明膠海綿顆?;蛑睆綖?00-700ml的聚乙烯醇(PVA)微粒,直到腫瘤染色消失為止。
觀察三個對照組手術后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進行對比,判斷其具體效果。
1.3 統計學分析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對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X±S)均數加減標差形式對計量資料進行統計,采用t檢驗方式,各對照組之間是否存在統計學價值使用X2檢驗,如若P數值在0.05以下表示存在統計學價值。
2 結果
本次研究中三個對照組患者的手術過程和結果均非常成功。其中,子宮動脈栓塞術對照組在手術時間上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而腹腔鏡對照組和腹部小切口對照組數據對比差異不是很明顯。子宮動脈栓塞術對照組經過介入治療后有24例腫瘤癥狀消失,剩余的6例患者在其后隨訪的6個月內子宮肌瘤縮小了約60%,80%的患者月經基本恢復正常,并有2例妊娠,未見復發的病例,并且并發癥很少。在手術后的恢復方面,三個對照組患者復查時的子宮狀態均比較正常,肌層無異常回聲,說明三個對照組的手術效果都比較有效。
3 討論
被稱為“婦產科第一瘤”的子宮肌瘤是育齡婦女最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30-50歲以上婦女子宮肌瘤的發病率高達20%~30%以上,其中一半以上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子宮周期性出血,常見癥狀是月經過頻、過多及經期延長,使患者貧血的發生率增加,體質下降,患者還可能會出現腹部疼痛、白帶增多等不良反應,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體健康。
常規的治療手段是以手術切除為主,子宮肌瘤切除術能夠給患者帶來的痛苦程度相對較小,因而在現階段的臨床上也得到了廣泛應用[3]。其中,腹腔鏡下手術方式在手術過程中盆腔的視野較好,在手術過程中的空間非常大,因而給患者帶來的創傷小。例如對不孕不育患者也可以同時進行宮腔鏡的檢查,完成同步的診斷和治療,但是腹腔鏡下手術方式的操作難度相對較為復雜,對醫生的縫合技術等專業素養要求較高。腹部小切口術只需要主刀醫生手指或利用手術器械進入腹腔即可,可以大大減少對腹腔的干擾,便于腸功能的恢復,能夠通過手指探查的方式發現深部的小肌瘤,手術效果也能得到充分的保障[4],與此同時,此種手術方式還可以減少腸粘連等其他不良反應的產生,患者的子宮形狀恢復也能更加完善,該方式的適應癥非常廣泛,不會受到肌瘤數量和位置的妨礙。
但對于多數年輕患者而言,患者迫切要求保留子宮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因此子宮動脈栓塞術(UAE)治療子宮肌瘤就成為一種微創手術理念的首選,患者無需開刀即可消除腫瘤和病灶,并避免切除子宮的痛苦。與接受常規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比較,接受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的婦女具有很明顯的住院時間短、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療效佳等優點,同時還可以保留子宮功能和正常生育能力,且治療后不影響其它治療[5]。子宮動脈栓塞術可以替代子宮切除和肌瘤切除術,保留子宮的完整性,更符合人體的生物學要求,使疾病的治療從器官破壞性手術轉換為器官保護性手術。因此,子宮動脈栓塞術是一種獨立的、新的微創治療子宮肌瘤的有效方法,不同大小的子宮肌瘤對介入治療均具有較好的反應,在病理學上可明顯觀察到越大的肌瘤反應越好。
三種方式都具有較為顯著的效果,安全性能都能得到有效的保障,醫生可以依據患者的年齡層次、是否經產婦、癥狀以及肌瘤的大小來決定,在具體分析后再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腹腔鏡下、腹部小切口和子宮動脈栓塞術三種手術方式都是治療或切除子宮肌瘤的有效方式,給患者帶來的創傷程度及腹腔干擾程度都較小,便于患者術后恢復,可以廣泛應用于臨床工作中,提升治療水平。
參考文獻
[1]周永慧,頓彩虹,戴愛蓮.3種途徑子宮肌瘤切除術臨床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1, (4):400-402.
[2]鄒繼紅.子宮肌瘤剔除術與子宮動脈栓塞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比較[J].臨床醫學.2016, (29):226.
[3]焦海寧,蔡蕾,喇端端.腹腔鏡子宮大肌瘤挖除術243例臨床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醫學版.2008, (12):1600-1602.
[4]肖文琴.腹腔鏡輔助小切口與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 醫學專業.2012, (6):68.
[5]夏娜.子宮肌瘤行子宮動脈栓塞術術后并發癥臨床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 6(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