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星,周龍,方鈺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基于CATIA的乘用車外后視鏡設計方法
趙志星,周龍,方鈺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后視鏡作為主動安全裝置是駕駛員獲得間接視野的重要保證。以HFC1510車型后視鏡為例,論述乘用車外后視鏡的正向布置和設計方法,利用CATIA三維軟件的輔助計算,設計出滿足法規及視野要求的鏡片尺寸。對后視鏡鏡頭在車身上的位置進行合理布置,使其滿足扭頭角度、A柱障礙角及旋轉軸心的法規要求,同時對鏡片沉入鏡殼的尺寸,鏡片的旋轉角度等參數值進行設計,再此基礎上校核后視鏡的視野滿足法規,確立了車用車外后視鏡的設計流程及方法。
后視鏡;間接視野;位置布置;結構設計
CLC NO.:U463.85Document Code:AArticle ID:1671-7988 (2017)02-101-04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汽車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與此同時人們對汽車安全性的認識和需求也越來越高。汽車的安全行駛,與駕駛員獲取外界信息的速度和數量密切相關。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百分之八十的信息是靠視覺系統獲得的,因此確保良好的視野是預防汽車事故的重要條件。人們根據不同的目的來定義視野的概念,通常情況下,按照視野的獲得方式可分為直接視野和間接視野。
汽車后視鏡是汽車獲得間接視野和主動安全的重要裝置之一,外后視鏡一般設在汽車兩側,內后視鏡一般布置在駕駛室內前風擋上部,是駕駛員坐在駕駛室座位上直接獲取汽車兩側和后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能觀察汽車左右上、下車人員和兩旁的行人、車輛以及其他障礙物情況,以確保行車安全。
本文主要結合HFC1510車型,詳細的闡述了后視鏡的布置和設計過程。
后視鏡在汽車安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各個汽車生產國和地區都制訂了相應的法規或標準,來確保汽車良好的視野性能。表1主要列舉了歐洲共同體和經濟委員會(ECE、EEC)和美國國家安全標準(FMVSS)對汽車后視野的要求。圖1給出了我國在2013年在GB15084中對M1、N1類汽車的外后視鏡視野的規定。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駕駛員通過外后視鏡必須能看見的區域,也是外后視鏡的布置與設計過程中必須滿足的最基本的視野要求。

表1 各國關于汽車外后視鏡視野的要求

圖1 M1和最大質量不超過2000kg的N1類車外后視鏡后視野區域
外后視鏡的布置和設計主要是通過參考標桿車型的后視鏡布置位置,將后視鏡布置在整車上,然后根據相應的法規和視野要求,設計鏡片曲率半徑、鏡片調節中心、鏡片調節角度和外后視鏡旋轉軸心。
在滿足相關標準的基礎上,盡量是駕駛員獲得更好的視野同時兼顧造型的美觀。
2.1 外后視鏡鏡片的曲率半徑計算
后視鏡鏡片的曲率半徑關系到后視鏡的視野大小和成像的質量。GB15084規定M1類車外后視鏡鏡片的曲率半徑不得小于1200mm,鏡片曲率半徑太小,則容易造成成像失真,影響駕駛員視野的舒適性,如果鏡片曲率半徑太大,為了滿足視野,則需要較大的鏡片尺寸。通常考慮到鏡片的制造公差結合我公司的設計經驗,在設計時我們選定的鏡片曲率半徑為1400mm。
2.2 外后視鏡鏡片尺寸的計算
根據GB15084中關于后視鏡鏡片必須滿足能夠在反射面上繪出以a為底邊,高為40mm的矩形,與矩形高平行的線段,其長度為b,表2列出了a和b的最小值。

表2 GB15084規定的汽車外后視鏡鏡片尺寸(mm)
2.3 后視鏡初始布置位置的設計
在在后視鏡的布置時要滿足兩點要求:
a.滿足法規規定的視野要求;
b.滿足駕駛員觀察后視鏡的舒適性要求
根據造型的需要,外后視鏡一般布置在車輛的前門上,結合我公司的設計經驗,通常后視鏡在整車上的初始布置角度如圖2所示:

圖2 外后視鏡的初始布置角度
2.4 外后視鏡底座A柱障礙角的校核

圖3 A柱障礙角的校核
為了滿足造型美觀,通常后視鏡都布置在整車的左右前門上,后視鏡的安裝底座、門框、車身A柱和前風擋玻璃黑邊,會造成對駕駛員前視野的一定角度的遮擋,通常此角度被成為A柱障礙角。GB 11562中規定每根A柱的雙目障礙角不得大于6°,所以在后視鏡設計時,A柱障礙角的校核也十分重要。為了使駕駛員獲得良好的前視野,同時結合我公司以往車型設計經驗和準則,A柱障礙角目標值定為4度。基于車型造型面,通過三位軟件CATIA對U1510車型A柱障礙角進行模擬校核(見圖7),結果為3.54度,滿足設計目標值。
2.5 外后視鏡旋轉軸心的校核
GB 15084規定,以保證后視鏡順著撞擊方向偏移的轉動軸或旋轉中心,或兩者之一為軸線,作一半徑為50mm的圓柱體,該圓柱體至少應切到連接件所連接的表面部分。因此在設計后視鏡旋轉軸心的時候,要校核以后視鏡的旋轉軸心的位置做半徑50mm的圓柱是否能夠切到與后視鏡底座連接的車門鈑金。經過校核U1510車型滿足此項法規要求。

圖4 后視鏡旋轉軸心的校核
2.6 外后視鏡鏡片沉入鏡殼深入尺寸校核
為了使外后視鏡在雨雪天氣有更好的使用性能,在設計時應該考慮,在保證良好的后方視野的前提下,盡量將鏡片布置位置沉入外后視鏡鏡殼內部。這樣能夠有效的避免雨水直接淋在鏡面上,從而影響駕駛員觀察后方視野的情況發生。通常鏡片的沉入量以12mm至15mm為最佳值。

圖5 鏡片沉入鏡殼的尺寸
2.7 外后視鏡鏡片調節角度的設計

圖6 鏡片的調整角度
由于駕駛員的身材、坐姿及駕駛習慣存在差異,為了滿足不同駕駛員都能夠通過外后視鏡獲得良好的視野,所以要求后視鏡的鏡片必須要有足夠的調節角度,來滿足不同駕駛人員對鏡片位置的需求。通過大量的車型調研結合我公司的設計準則,將外后視鏡的鏡片在上下左右方向的調節角度均設計為8°。
傳統的鏡片的視野校核方法是在三維軟件中,通過模擬鏡片的入射反射原理,繪制處鏡片的邊緣的反射發現,然后觀察法規區域是否被反射線包括在內,這種方法校核時間長,工作復雜重復性大。

圖6 利用反射線法的后視野校核圖
采用新的視野校核方法,利用物理的成像原理,通過三維設計軟件CATIA模擬法規區域在鏡片上的成像,來對外后視鏡視野進行校核。駕駛員通過外后視鏡看到的為虛像,基本原理為凸面鏡成像(見圖7)。

圖7 凸面鏡成像示意圖

通過參數化設計,輸入造型鏡面(要求鏡面邊緣光順)、R點(眼點自動生成)、車寬線、地面等相關周邊條件。以物點、球心、眼點確定的平面為基準,制作草圖(見圖8)。利用凸面鏡成像原理,反射線通過眼點,入射線通過物點,反射線與入射線相對法線對稱,實現草圖全約束,其中入射線(或反射線)與凸面鏡的交點,即為物象處于鏡面的位置點(見圖8和圖9)。

圖8 物象處于鏡片的位置

圖9 利用參數化成像方法的后視野校核圖
通過參數化成像法校核,通過參數化調整鏡片位置,很容易得到滿足法規要求的鏡片位置,大大節省了設計時間,圖9為利用成像法校核的后視鏡視野,滿足法規要求。
文章主要結合江淮HFC1510車型外后視鏡的設計過程論述了外后視鏡的布置和設計的思路及方法,打破以前逆向設計或實車匹配的設計方法,使產品設計更加科學化。而且在設計階段參數化視野校核就能進行外后視鏡法規視野區域的可行性分析,提高產品設計質量。
[1]GB.15084-2013《機動車輛后視鏡的性能和安裝要求》.
[2]GB.11562-1994《汽車駕駛員前方視野要求及測量方法》.
[3]丁海,汽車后視鏡設計,汽車技術,1991(7):5-11.
[4]任金東,汽車人機工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5]葛安林,任金東,黃金陵,等.汽車視野設計原理和方法研究.機械工程學報,2002(4):148—15.
[6]李景,張鐵群,常瑞征.基于知識工程在汽車后視野校核中的應用.汽車實用技術,2011(9/10):29~33.
[7]Boundy TM,Vitae NA,Figlioli DW.‘‘Multi Vector”Field of View Design Too1.SAE Technical Paper No.2004 —01—0380,2004.

圖6 模糊PID與PID仿真框圖
2.4 仿真結果分析

圖7 仿真結果曲線
由SIMULINK仿真,得到如圖7的真的仿真結果,從圖中可以看出,模糊PID控制與常規PID控制超調量明顯減小,系統的穩態性能變好。
文中實例證明,自適應模糊PID控制與常規的PID控制相比具有較好的穩定性,較小的超調量,抗干擾能力強。此外,在SIMULINK中模糊邏輯工具箱可以方便的設計模糊控制器,靈活的設定和修改控制器參量,并且可以在線對△kp、△ki、△kd進行調整以得到滿意的控制效果。
參考文獻
[1]石辛民,郝整清.模糊控制及其MATLAB 仿真[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2.
[2]劉金琨.先進PID控制MATLAB仿真[M].第2版.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3]黃友銳,曲立國.PID控制器參數整定實現[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2.
[4]侯勇嚴,孫瑜,郭文強.一種自適應模糊PID控制器的仿真研究[J].陜西科技大學學報,2004,22(2):48-52.
Design method of outer rear view mirror for vehicles based on CATIA
Zhao Zhixing, Zhou Long, Fang Yu
(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Anhui Hefei 230601 )
As an active safety device, the rear view mirror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driver to obtain an indirect view. Taking the HFC1510 vehicle type rear view mirror as an example, the layout and design method of the mirror is discussed, Use CATIA 3D to auxiliary calculate, designed the lens siz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and regulation. Layout the rearview mirror on the reasonable position of the car, in order to meet th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of twist angle , A column obstacle angle and rotating axis, At the same time, we designed the shell size of the lens sunk into the mirror, and the rotation angle of the lens. Based on all of this, check the sight of the mirror to meet the regulations, established the design process and methods for vehicle outside mirror.
Out side rear vision mirror; indirect vision; lay out; structure design
U463.85
A
1671-7988(2017)02-101-04
趙志星,目前就職于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10.16638/j.cnki.1671-7988.2017.0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