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兵,林德強,顧國微,馬建彬
(卡達克機動車質量檢驗中心(寧波)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 315336)
輕型汽車牽引裝置試驗方法研究
吳云兵,林德強,顧國微,馬建彬
(卡達克機動車質量檢驗中心(寧波)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 315336)
牽引裝置作為一種用于車輛被救援或救援其他車輛時使用的部件,其結構強度對整車安全性能有重要影響。文章解讀了國家標準GB 32087-2015《輕型汽車牽引裝置》,比對了相關中歐標準,介紹了某輕型汽車牽引裝置的試驗方法。試驗結果表明該牽引裝置滿足國標的技術要求,并為其結構進一步優化提供依據。
輕型汽車;牽引裝置;標準解讀;試驗方法
CLC NO.:U463.82Document Code:AArticle ID:1671-7988 (2017)02-176-03
牽引裝置是固定在汽車上,通過使用如拖繩、拖攬或拖桿等裝置進行連接,從而實現車輛牽引或被牽引的部件[1]。通常,根據安裝方式的不同,可以將拖鉤分為擰緊式結構和焊接式結構兩種[2]。
作為車輛安全保護裝置,如果設計存在缺陷,不僅會引起車身零件的損壞,還會給人身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傷害[3]。因此,汽車牽引裝置的結構及強度對車輛安全性能有重要影響。
隨著GB 32087-2015 《輕型汽車牽引裝置》標準的頒布及實施,最大允許總質量不大于3500kg的M類汽車和N1類汽車的牽引裝置,正式納入國家公告強制性檢驗的范圍。因此,輕型汽車牽引裝置的試驗研究工作愈發受到重視,試驗結果亦對其結構設計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1.1 國家標準解讀
國家標準GB 32087-2015對輕型汽車牽引裝置的技術要求包括兩類:一般要求和強度要求。
一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汽車應在其前部固定或安裝至少一個牽引裝置,如果后部安裝了牽引裝置,則后部牽引裝置也應符合國標的技術要求。
(2)牽引裝置的最外端不應凸出車輛外部輪廓在水平面的垂直投影,處于牽引狀態時除外。
(3)牽引裝置所提供的供牽引所用的拖繩、拖攬或拖桿穿過的空間區域的內部最小尺寸不應小于25mm(見圖1)。

圖1 牽引裝置內部最小尺寸示意圖
強度要求方面,牽引裝置應能承受的最小靜載荷(包括拉伸靜載荷和壓縮靜載荷)為:

其中:
F——牽引裝置承受的最小靜載荷,單位為N;
m——最大允許總質量,單位為kg;
g——重力加速度,9.8 m/s2。
試驗結束后,牽引裝置及其固定件不應失效、斷裂或產生影響正常使用的變形;安裝在牽引裝置附近的其他部件(如車輛的燈具、信號系統制動系統、轉向系統等)不應出現影響正常工作的損壞。
1.2 中歐標準比對
歐盟標準EU 1005/2010要求所有機動車必須在車輛前部配備一個牽引裝置,M1類車輛后部也必須配備或可安裝牽引裝置[4]。
此外,國標與歐標規定的靜載荷大小雖然相同,但在加載方向要求上有所差異,詳見表1。

表1 牽引裝置加載方向比對

圖2 加載方向示意圖
2.1 樣車準備
試驗在整車上進行,允許在與實際車身完全等效的同一車身或底盤上進行,同時應保證固定方式不會對牽引裝置強度產生總要影響,牽引裝置的受力狀態與整車一致。
本試驗樣車采用與實際汽車完全等效的同一車身上進行,樣車的基本信息見表2。

表2 樣車基本信息
試驗應使用同一牽引裝置,在同一汽車上進行。試驗汽車應處于制造商規定的整備質量狀態,并固定在水平面上。
2.2 施加載荷
車身通過壓板、T型塊及螺栓固定在帶有T型槽的貼地板上,在進行拉伸試驗時,加以楔塊輔助固定(見圖3)。

圖3 水平方向拉伸加載
在進行壓縮試驗時,通過加裝5°面加載壓頭來實現垂直方向5°加載,同時采用施加張緊繩的方式來輔助固定車身(見圖4)。

圖4 垂直方向5°方向壓縮加載
根據表2的樣車信息,在加載設備控制面板設置好載荷大小、報警載荷等參數后,即對牽引裝置進行強度試驗。
2.3 結果分析
水平方向拉伸加載結果如圖5所示:

圖5 水平方向加載結果
垂直5°方向壓縮加載結果如圖6所示:

圖6 垂直5°方向加載結果
將以上結果匯總如表3所示:
Research on Testing Method of Towing Devices for Light-duty Vehicle
Wu Yunbing, Lin Deqiang, Gu Guowei, Ma Jianbin
( CATARC Automotive 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 (Ningbo) Co. Ltd., Zhejiang Ningbo 315336 )
Towing device is used as a component for the vehicle to be rescued or to rescue other vehicles, and its structural strength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safety performance of the vehicle. This paper has interpreted national standard GB 32087-2015, compared it to relevant EU standard, and introduced the testing method of towing devices for light-duty vehicle. The test result shows that the towing device meets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standard, and provides a basis for further optim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Light-duty Vehicle; Towing Devices; Standard Interpretation; Testing Method
U463.82
A
1671-7988(2017)02-176-03
吳云兵,(1985-)男,工程師,碩士,就職于卡達克機動車質量檢驗中心(寧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整車及零部件測試、結構設計及優化。
10.16638/j.cnki.1671-7988.2017.0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