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明珠 江蘇省如東經濟開發區港城幼兒園
沙坑里的“小導演”
文/劉明珠 江蘇省如東經濟開發區港城幼兒園
觀察區域:戶外游戲區(玩沙區、戶外生活區等)
觀察對象:樂樂(男) 6歲
鏡頭一:運沙小分隊
沙坑里,你和自己的小伙伴正拿著鏟子,不停地將沙子運送至旁邊的小推車里。“挖沙小工人”(妍妍)對你說道:“我這個鏟子比你挖得多一點兒。”你轉過頭去,看了一眼“挖沙小工人”鏟子上的沙子,再盯著自己的小鏟子,小聲嘀咕道:“小濤借走了,我沒有了……”旁邊的妍妍雙腳一蹬,屁股一撅,雙手用力抓住鏟柄,舀了滿滿一鏟子的沙子,舉著鏟子尖叫:“你快看,我這鏟子能挖這么多。”你盯著妍妍鏟子上的沙子搖了搖頭,一臉羨慕。
接著,你又伸出了小手,輕輕地抽出了沙子里面的雜草,繼續埋頭挖沙。你邊挖沙邊四處張望:“小牛有個大鏟子。”說著,你又低下頭,用鏟子底將小推車里的沙子抹平,還用小手輕輕地擦掉了車頭上的沙子。
鏡頭二:借鏟小插曲
你彎曲著身子,抱起了載滿了沙子的小推車,離開了挖沙處,來到了正在堆建的沙堆旁。你放下車子,直起身,撣了撣身上的沙子,抬起頭來,正好看到了擁有大鏟子的小牛。你走上前去,眼睛盯著大鏟子問道:“小牛,你好,你能借我一會兒你的大鏟子嗎?”小牛低聲念叨著:“可是,可是……”然后他拿著鏟子一溜煙兒地跑走了。
過了一會兒,你發現大鏟子又轉到了小濤的手上,于是便大步流星地走過去:“小濤,你好,你把鏟子給我,行不行?”小濤皺著眉頭說道:“嗯,我剛從小牛那兒……”小濤的話還沒說完,你扶了扶眼鏡,笑嘻嘻地說道:“你不會又生氣了吧,生氣了會變成老頭的,你知不知道啊?”
鏡頭三:陷阱“套”灰狼
你蹦蹦跳跳地拿走了大鏟子,在沙堆旁賣力地挖著沙,對妍妍說:“快埋個坑,《三只小豬》里的大灰狼馬上要來吃掉小豬了。”妍妍拍著沙堆,胸有成竹地說:“放心吧,我在里面埋了炸彈。”你立即開心地大喊:“是的,是的,以前的人還把炸彈埋土里,鬼子一來就全炸死了,真搞笑。”
聽了你的話,妍妍神情緊張地說道:“大灰狼還有七分鐘就來了。”小濤立馬放下鏟子,對其他孩子說道:“這次假裝我是狼。”小濤跑到較遠一邊的草地上,張牙舞爪地學著狼嚎。
你見小濤走近,就一只手摟著小濤的脖子,一只手指著剛埋的陷阱,“小狼啊,你過來,快踩這個。”小濤猶豫著,一臉憨笑地看著你:“這不是我們剛剛埋的陷阱嗎?”你拽著小濤的領子,笑嘻嘻的,捏著嗓子說:“這兒不是,不是陷阱,是好吃的,快進來吧。”小濤聲嘶力竭地吼著:“這就是陷阱。”你的聲音又變柔了些,細聲說道:“假裝你不知道,快點吧,是好吃的,踩上來吧。”小濤乖巧地走了上去,你小手一甩,大喊一聲“嘭,爆炸了。”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說過:“唯有通過觀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內在需求和個別差異,以決定如何協調環境,并采取應有的態度來配合幼兒成長的需要。”
通過實地觀察,再融合理想性的支撐后,樂樂,老師發現了你的閃光點……
鏡頭一中的你通過與妍妍的交流,了解到自己的鏟子太小,會降低挖沙速度。這時的你并沒有抱怨小濤拿走你的鏟子,也沒有選擇放棄。在繼續埋頭苦干的同時,你開始觀察周邊環境,思考如何提高挖沙的速度。當確定小牛手中有你需要的工具時,你沒有一股腦兒地沖上前去,而是持之以恒地挖沙子、平整沙子,還細心地將沙子中的雜草撿掉,直到將小推車裝滿沙子后才直起身來。在游戲中,我看到了一個具有良好主動性和持久性的你。
鏡頭二中的你能用禮貌的方式向小牛尋求幫助,一句“你好”,雖只有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卻能看出一個善良、懂禮儀的你。
在第一次尋求幫助失敗后,你并沒有氣餒,反而越挫越勇,找到了小濤,在小濤嘀嘀咕咕,流露出不想借鏟子時,你靈機一動,以一種幽默搞笑的方式向同伴尋求幫助,而且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挖沙工具……游戲中的你能結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語氣、語調所表達的不同意思,連一旁的老師也忍不住為機靈、善于交往的你點個贊!
鏡頭三中你的表現更是遠遠超出了老師的預想,讓老師刮目相看。
一日生活皆游戲,游戲來源于生活,可見游戲與生活密不可分。在妍妍設計了“埋炸彈”的故事情節后,你的話匣子也就一下子被打開了——“是的,是的,以前的人還把炸彈埋土里,鬼子一來就全炸了。”可見,你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對具有一定歷史的“地雷戰”也略知一二。無形間,作為參與者的你充實了游戲的內容,豐富了游戲的情節。
在“大灰狼”不愿意踏入陷阱,游戲進入僵局后,你主動擔當起了游戲的組織者,就像一個小導演一樣,以《三只小豬》的故事情節為導線,對“大灰狼”實行“軟硬兼施”的辦法,順利結束了游戲環節。你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的社會交往能力已經遠遠超出了老師的意料。
游戲中,你從挖沙—運沙—堆沙,再到開展“抓狼”游戲,一步步循序漸進,收獲了濃濃的朋友情誼,老師真為這樣一個感性與理性并存的你感到驕傲。
觀察的目的在于了解孩子的需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為孩子提供切實可行的支持性策略。
1.鼓勵孩子介紹已有經驗,進一步促進孩子語言能力與社交能力的發展。
在游戲評價時,肯定你在游戲中的表現,引導你將自己的已有經驗與同伴進行分享,如:你是怎樣向他人尋求幫助的?是從哪些渠道獲取豐富的生活經驗?……
2.充分貫徹落實一日活動的開展原則,營造寬松的游戲氛圍,給孩子提供一個自由交往機會。
選取不同的形式開展每天的閱讀活動,可以組織老師講故事、同伴分享故事……針對孩子們感興趣的故事:《三只小豬》《拔蘿卜》……進行創意戲劇表演。在豐富你生活經驗的同時,也滿足你的表演欲望。
3.豐富玩沙區的材料,極大限度地給予孩子自主游戲的空間,方便孩子創造出更多有趣的情節。
在幼兒園的玩沙區,提供更多的玩沙工具、低結構材料,也鼓勵你留心觀察身邊的材料,選取自己或同伴適用的材料投放至玩沙區,更好地方便你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出更豐富的故事情節。
4.體現家園共育的優勢,與家長溝通交流。
例如:多給你講一些有趣的歷史故事,帶你參觀名勝古跡……總而言之,就是為你營造一個幼兒園與家庭相一致的成長環境,促進你朝著健康、積極的一面發展。
教育是一門“慢藝術”,不能揠苗助長,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我們用耐心、愛心、細心去呵護,去滋潤。愿孩子在我們的眼里,在我們的心里享受幸福而完整地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