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學軍
(河南焦作市人民公園 454000)
一例景觀園林規劃初步說明文件的編排
白學軍
(河南焦作市人民公園 454000)
景觀園林規劃說明是與甲方溝通及編制各規劃階段的重要文件。本文以《馬村區南水北調安置區景觀園林總體初步規劃概述》為例,擬說明規劃的規范性景觀說明文件編排格式及簡約的文字闡明景觀園林規劃理念方法,以便于溝通、評審及規劃成果成型。
景觀園林規劃;初步說明;文件編排
(1)甲方委托及提供的規劃底圖。
(2)國家現行相關標準及規范。
編排說明:這是規劃編制依據和執行的標準。
安置區位于馬村區南部,建設路東段與文昌路交叉口西南角。
本地區水位中下,水質偏減。土壤為粘質土壤,但建筑垃圾多,土壤肥力中下。地勢呈現北高南低,略有高差。小區綠化尚無。地下管道分布密集,安置區各種管線主管已埋設,具體位置待調查標定。
據甲方介紹:小區占地約400畝,規劃建設120多幢樓房,約1300多家住戶,人口約16000余人,住戶主要是南水北調拆遷及棚戶區改造的被拆遷居民,居住人員文化及經濟收入層次復雜。編排說明:只有了解規劃區立地條件、現狀,才能據實規劃,同時,表明規劃方對規劃任務的重視。
規劃擬以國家的南水北調工程為文化背景,結合焦作本地文化理念,以現代人與自然共生的精神。努力營造一處優美的適宜人們居住的生態型園林居住區。
編排說明:這是要告訴甲方規劃方在了解對本規劃意向后,擬采用的規劃指導思想和文化特色、理念。
根據甲方要求,規劃在滿足住戶基本景觀綠化,功能分區,休閑健身的前提下,爭取以最小的投資營造良好得體的園林景觀和相應的功能區。
編排說明:這是要告訴甲方規劃方在做規劃中的掌控技術及經濟投資原則。
結合南水北調沿線及焦作文化,賦予相應的文化內涵,期望達到景觀綠化與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打造一處具文化特質的具較高品味的現代園林山水生態型居住區。
依據小區建筑布局狀況,預留空地現狀,規劃擬在滿足各功能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將景觀系統擬定為一軸一園一環七中心多組團布局。使小區綠化景觀呈現一個完整的特色生態園林景觀體系。
編排說明:本節是對總體景觀規劃的介紹。
(1)在公園中部參照南水北調走向,微縮設置南水北調景觀,并在水系源頭設置水榭,讓居民感受江南園林之趣,營造山水交融園林景觀。
(2)在東南角設置藍球場;在西側設置花架;在東側設置長廊滿足戲迷演藝中心;在水系上分別設置平橋和拱橋,營造園林橋景。
待規劃。構思為:為體現南水北調文化,植物規劃應依據地理區位,植物區系分部自南向北設置,彰顯綠化特色。
因本區主要為積極響應國家南水北調的拆遷住戶興建,擬在主入口處設一塊上書“南水北調利國利民”的迎賓紀念景石。
(1)主入口道路綠化景觀
規劃種植行道樹,中部設置分車帶綠地,植物以色帶打底,喬灌木配合,形成較豐富的綠化植物色彩造型和層次。
(2)主要道路綠化景觀
規劃原則:以1~2種速生樹種做為全區基調樹。
(3)道路節點及交叉口綠化
主要以低矮的色帶、草地及喬木進行綠化,防止植物影響人的正常視線,達到美化不忘安全的目的。
因地下管線多、雜,為了保障管線安全和檢修便利,樓道口一側以耐蔭的灌木為主,樓后綠地以喬、灌、色帶、草藝術配置,原則上以東西向為一道街,植物景觀-街-景-特色。
采用游園式規劃,為住戶提供休閑納涼之景。
編排說明:這是對甲方提出的重點區域規劃的較詳細說明。
起點(以主入口為景序)→過渡(主路景觀)→高潮(中心公園)→過渡(道路綠地)→次高朝(中心綠地)→結尾(組團綠地)。
起點(次入口)→過渡(道路綠化)→高潮(中心綠地)→過渡(道路綠化)→結尾(組團綠地)。
編排說明:這是規劃方對未來景觀游賞順序的描述,也是專業規劃公司有別于普通群眾的表現。
以南水北調沿線植物為構圖材料,形成特色植物景觀。
該規劃擬焦作本地的樹種為主,采用喬灌草合理配置,形成較豐富的植物景觀層次。
編排說明:這是規劃方向甲方表明當進入下一規劃階段,將采取的專業的技術的與藝術的手法做出更詳細規劃方案。
編排說明:其它主要包括:規劃主要編制人員姓名、職稱、專業(一般至少有一名知名度較高的本專業專家組成);亮化、灌溉、特殊景觀說明;階段規劃完成日期等。
(1)功能分區圖。
(2)總體景觀規劃平面圖。
(3)總體景觀結構分析圖。
(4)主要規劃景觀意向圖等。
編排說明:規劃圖紙是各階段規劃成果的主要表現形式,必須引起重視有條件的還應適當提供手繪、機繪效果圖,以便于更加直觀的表達規劃意圖和與甲方溝通。
編排說明:規劃文件應編輯成冊,按照需要數量提供給甲方,并自留底稿備案。有條件的公司多文本編輯精美。
TU986.2
A
1005-7897(2017)22-0023-02
201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