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與倫
(沈陽工學院生命工程學院 遼寧撫順 113122)
試論中國設施園藝的歷史回顧與思考
楊與倫
(沈陽工學院生命工程學院 遼寧撫順 113122)
中國的園藝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并且我國是歷史上最早進行反季節園藝栽培的國家。我國通過不斷地對栽培技術的研究和總結推廣,目前的設施園藝生產體系已經具備了中國特色的雛形。我們可以把我國的設施園藝的發展分為不同的幾個階段。并且以史為鑒,積極地探索出適合中國自己的設施園藝發展道路。
設施園藝;歷史回顧;思考
所謂的設施園藝是指利用不同的設備對園藝產品進行種植,我國的園藝業雖然發展比較迅速,但是在設施園藝的發展上面仍然存在許多的局限,其發展也比較緩慢。我國目前的設施園藝中所使用的設施都比較落后。并且現有的設施園藝中有很多的問題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這就使得園藝業的發展受到制約。因此,我們積極地研究中國設施園藝的發展歷史,并且汲取經驗,以此來對現有的設施園藝進行改進,推動園藝業的發展。
我國最早的保護蔬菜栽培的技術可以追溯到漢代,當時能簡單的使用溫度以及簡單的設備對植物進行栽種,而設施園藝發展比較好的朝代為宋代,當時因為花卉的發展,使得設施園藝得到很好的發展。而當時所用的技術到后面發展成為了紙窗栽培技術。
到了元朝的時候出現了溫室囤培和風障陽畦植培技術,這是保護栽培技術在蔬菜栽培過程中的新突破。再到后來的明清時期,為宮廷提供鮮花已經成為了栽培技術發展最主要的原因,而在當時也是大多使用火室、火坑風障畦等技術種菜。設施園藝發展到民國時期,國外的一些先進的園藝技術開始在中國使用,比如水熱管溫床、電熱溫床等。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我國多種簡單的保護生產和供應的體系已經初見端倪。
這一階段勞動人民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完成了保護生產從有到無的一個過程,并且創造了許多的栽培技術,但是這些技術僅僅是局限于上層人士才能使用的,因此并沒有達到廣泛的運用。
這一階段主要是在20世紀50、60年代,在這個階段中國還是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到1958年的時候塑料薄膜覆蓋在蔬菜生產上的成功的應用,以及1963年的時候塑料薄膜實現國產化,才加速保護地的栽培發展,在這一階段中,保護地栽培從個人特殊技藝發展為社會化的技藝,為我國的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簡便的方法。在這一發展階段,塑料中小棚的發展最為迅速,其所用的主要設施為塑料薄膜,這種方式使得陽畦的采光性能和保溫性能不斷地優化,因此,可以在冬天也能栽種出新鮮的蔬菜[1]。塑料中小棚所用的栽培技術主要是對保護地栽培技術進行研究,光照環境的調控再加上溫室的建造方向,以此來調控溫度,而濕度的調解反是主要是通風和噴水兩種。這種栽培方式在栽培對象的選擇上主要是選擇早熟,抗耐性強的植物栽種。
設施園藝初步形成的階段主要是在20世紀70、80年代,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改革開放的實行,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地提升。并且在1985年的時候國家開放了蔬菜的經營,這就使得蔬菜生產受到了高度的重視設施園藝業向著區域化,規模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由于科技的不斷進步,傳統的園藝設施經過不斷地改進,發揮了其最大的優勢,尤其是日光溫室的出現,推動者中國設施園藝不斷地改進,并向著中國特色的道路前進。到了80年代末的時候,塑料成為拱棚的主體[2]。溫室,地膜覆蓋等相互配套,為蔬菜的全年供應提供了設備條件。這一時期最突出的設施就是塑料大棚,而且在現在的生產中也在不斷地被使用。塑料大棚的特點是強度好,采光好,作業方便,再加上功能性的塑料薄膜耐候性、透光性、保溫性等都比較高,這就進一步的使得大棚技術得到發展,并且大棚技術不斷地從北方向南方發展,而后遍及全國各地。除此之外,還有溫室的引進以及多種地膜的研發,使得我國園藝發展逐步的提高,尤其是在冬天栽培喜溫的水果蔬菜,這是我國溫室蔬菜栽培史上的重大突破。
這是設施園藝當前的發展體系,主要是因為20世紀90年代之后,中國的經濟高速的發展,市場對于優質蔬菜、水果、花卉的需求越來越多,這就使得設施園藝的發展不斷的向著中農工特色園藝生產體系靠攏。在現在,設施園藝的最高目的就是由滿足型向著質量型以及高效益發展。而且在1998年,“設施園藝高產優質的基礎研究”已經被列為了中國自然科學的匯總店項目,反映出我國的愿意水平又上來一個新臺階。
目前的設施園藝主要是以節能型日光溫室為主,之后又研究出無土栽培,連棟溫室等不同的設施園藝技術。這些技術農場的建立引起了現代化溫室的第二次改革高潮,中國的溫室產業不斷地形成和發展。大大的降低了國產溫室的成本。這些技術的出現,使得園藝產品的抗風險能力增強。并且質量不斷地優化。因此,不管是花生米植物都能夠利用現在的設施園藝技術進行栽培。大大的減少了傳統栽培技術的局限性。
中國的園藝生產是中國農業生產的支柱,因此不斷地強化各種園藝生產技術,才能提高園藝產品的生產力,才能更好的為種植者帶來效益,以及推動中國園藝產業的發展和中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1]齊飛,周新群.從科學發展的角度看中國設施園藝產業的未來[J].農機化研究,2011,33(12):233~236.
[2]魏曉明,齊 飛,丁小明,鮑順淑,李中華,何 芬.我國設施園藝取得的主要成就[J].農機化研究,2010,32(12):227~231.
S625
A
1005-7897(2017)22-0079-02
20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