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偉
(沈陽蘭坡阡陌景觀設計有限公司 沈陽市 110000)
關于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的探討
寇偉
(沈陽蘭坡阡陌景觀設計有限公司 沈陽市 110000)
城市中的公園屬于一個城市中廣大人民群眾休閑、娛樂的聚集場所,在這里市民能夠進行交友、嬉戲、游覽、觀賞、健身、休憩等活動。城市公園的景觀設計應該既符合大眾的審美標準又能夠對廣大民眾的審美進行提高。
城市公園;公園設計;景觀設計
景觀設計主要包含兩大方面:①占據景觀設計的核心與基礎地位的具體空間設計;②系統規劃環節。其中,具體空間設計是指以城市公共開放空間作為設計對象,將包括水體、植物、建筑等在內的要素進行規劃構建的設計。具體的空間設計以城市的街頭綠地和居住區環境為例,將其進行具體空間設計,使其能夠更好地體現一個城市的風貌與文化。系統規劃環節相對于具體的空間設計而言,所涉及到的設計元素較為寬泛,主要是在大方向和大范圍上進行設計,涉及到是城市的土地規劃、環境規劃等層面上的設計規劃,系統規劃設計環節的層次更高。
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的理念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斷地實現新的發展。在當今社會中,尤其是處于城市空間內生活的民眾,大多數人群處于快節奏的生活方式。那么針對這類人群迫切的需要在休息時尋找到一個能夠獲得身體、心靈放松的場所,而城市公園則成為他們的首要選擇;公園景觀不僅為青年、老人、兒童提供便利的休閑活動場所,同時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意義及價值是在于凈化空氣和提高居住環境的質量。
現今的城市建設要求考慮到生態的可持續性發展,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中對于綠化和水體的保護,成為城市公園景觀設計工作要考慮的重點問題之一。最優的城市公園景觀設計規劃需要做到將城市的整體水系的運行狀態考慮在其中之內,保障城市公園景觀設計最終完成時能夠真正實現綠色生態景觀,保障整個城市公園景觀內部生態系統的自我運行的順暢狀態,長遠看來能真正實現生態的可持續性發展。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城市的居住需求不斷增長。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中將公園作為城市居住區的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對綠地、河流、濕地等景觀進行組合,打造出一個完整的小生態系統,能夠為周圍的居住區域提供一個可以進行互補的空間。
超前意識指的是超前對災害進行防范的意識,在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中要做到預留出足夠的空間,為逃災提供便捷的逃跑通道或為緊急避災提供人員保護的相應場所。
通過分析上述的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理念,我們可以看出城市公園景觀的生態設計手法十分重要。而且為了全面實現城市公園景觀的生態設計手法,需要對于城市公園景觀設計在所運用的原材料、采用的生態科技等方面深入探討。
(1)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一般采用石籠這種新型的建筑材料進行景觀的建造。做法是利用石籠建造生態網格機構的箱籠,然后進行鵝卵石或置石填充,使整個結構趨于完整。目前,已經成為城市公園裝飾的一大特色,作為圍墻、景墻、大門及特色構筑應用的比較廣泛。
(2)城市公園景觀生態設計在采用生態環保新材料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實現對于生態科技的應用。生態技術在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中實現應用能夠保障城市公園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真正實現環境建設和生態保護相結合。這種生態技術主要適用于在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的照明系統和凈水系統中。其中,照明系統是指采用太陽能照明系統,減少電能的使用,實現節能環保,保障公園的生態性。
(3)公園生態水景設計,這一設計不僅要做到極具觀賞性還要實現是生態環境的和諧共生,促進可持續發展。①可以對水生植物進行選擇,選擇能夠完成對水體進行凈化的水生植物進行栽種。②設立如噴泉一般的立體動態景觀,既能完成景觀設計,又能對水體進行換氧。③對于植物灌溉,建造自動噴淋系統,在這方面可以將雨水進行積存再利用。
(4)天然的排水調節系統。城市公園占地面積較大,對于排水的需求較大,城市公園在建設中考慮了城市水系的總體運行。所以一般來說,城市公園被認為是城市的排水系統的一部分,城市建設對于基建的要求十分嚴格,所以在排水系統上需要做嚴格的保障工作。城市公園在景觀設計上進行天然排水系統的構建,既能減輕水土流失的影響,又能在蓄積排水時形成溪流景觀,呈現景色的變換,增強城市公園的觀賞性。
越來越多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中已經加入了彩色安全膠墊活動區等設計,這主要是由于現今人們的生活步伐加快,但對于健康運動越來越重視,彩色安全膠墊活動區域為人民群眾提供了一個專有的部分運動場所,但同時也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彩色安全膠墊活動區還為城市公園景觀設計增添了豐富的色彩,使得郁郁蔥蔥的綠植之間顯影出點點彩色,美化了整體的公園環境,也在無形中增強了城市公園的觀賞性和游覽性。
城市公園景觀設計隨著城市的發展設計理念的不斷更新顯得尤為重要,以上提出的城市公園景觀設計需要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手法,值得其他景觀設計工程進行借鑒。同時城市公園景觀設計在注重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性化設計之外,還需要做到因地制宜,了解、融合本地區的傳統文化和精神風貌,做到城市公園景觀設計既體現普遍的現代性又能體現自我特色。
[1]葉天士.生態化城市景觀設計探討[J].山西建筑,2007,28(08):118~119.
[2]劉 輝,吳海波.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指引[J].建筑技術,2009,27(04):31~33.
TU986.5
A
1005-7897(2017)22-0081-02
20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