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
(深圳市東華園林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深圳 518000)
淺析園林綠化養護技術的要點及養護管理的措施
胡勇
(深圳市東華園林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深圳 518000)
園林綠化養護工作是保證植物正常生長,維持理想園林景觀效果的重要工作內容。在當前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園林植物的種類不斷增多,種植栽培復雜度不斷提升,因此針對園林綠化養護技術以及養護管理相關內容的研究,成為了行業工作者們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本文分別對園林綠化養護技術的要點以及養護管理的措施展開了討論,旨在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園林;綠化養護;養護管理
當園林植物通過環境獲得的水分不能滿足實際生長需求的情況下,需要人工澆灌提供足夠的水分支持,充分滿足植物不同階段生長對于土壤水分的實際需求。灌溉養護應與植物生長相適應,部分園林樹木能夠從種植土壤中獲取足夠的水分,此類植物只需在干旱時期進行適當灌溉補水即可維持正常生長。而另一部分根系較淺的園林苗木或草本植物根系不夠發達,通過土壤獲取水分的能力相對有限,需要將其作為園林綠化養護灌溉的重點部分。同時,灌溉養護可與病蟲害防治恢復相結合,通過水分補充提升植物的恢復能力。具體的灌溉方式通常與植物生長相匹配,綜合考慮季節、土壤、樹種、生長階段等因素,采取少灌、勤灌、漫灌的原則,在確保植物對水分需求的基礎上,節約水資源的使用。
部分地區降水較多,在夏季、雨季過高的降水極易形成洪澇災害,園林植物長期浸泡在水中,則會因缺氧而形成發酵反應,導致爛根等問題的產生,嚴重的情況下植物將會死亡。當前,針對洪澇問題的園林綠化養護技術主要為排澇,具體形式包括:地表徑流、暗溝排水、明溝排水等。排澇應在園林綠化初期對園林區域的基本地形地貌進行勘察,充分考慮降水流向以及排水坡度等系列要素,充分利用天然與人工排水途徑導出積水,確保在大雨來襲的情況下,園林區域能夠不出現過大的積水問題。發現排澇設計不到位的情況下,應及時調整疏通。
園林植物綠化養護中的修剪整形主要指的是對植物莖、葉、枝等部分的剪裁,形成具有特定形態特征的養護方式。修剪整形一方面能夠使園林綠化植物呈現出相應的觀賞性,同時也能通過去除不利于植物生長的部分,達到養護目的。在修剪整形環節,需要根據綠化要求確定的修剪要求,結合植物的生長發育、開花習性、年齡周期等生態特征進行修剪整形。
病蟲害防治始終是園林綠化養護的關鍵內容之一,病蟲害防治不及時不僅影響個體植株的生長,更可能直接造成園林區域中大面積植物的病害形成。針對發現的病蟲害應盡早治療。常規的病蟲害防治方法為農藥噴灑,同時還有涂藥法、掛吊瓶法、根部埋藥法等。在噴灑農藥的同時,應對發生病蟲害的莖葉枝等部分進行摘除,按照規范操作防止人員與工具對病害的接觸和傳播。當前園林植物生態防治是一種大力推行的綜合性防治模式,通過病蟲害天敵的引入、誘殺器具的設置減少農藥的用量,降低藥物對環境及生態系統的影響。
除水分之外,養料同樣是影響園林綠化植物生長的關鍵要素。不同階段植物對于養分的需求量以及種類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需要一定的人工輔助施肥,保證養分供給。對于根系較為發達的植物,施肥通常較深、范圍也更大,而根系較小的植物則適當縮小范圍。使用的肥料應盡量選擇腐熟狀態,細致均勻播撒,同時選擇氣候條件較好、土壤干燥的時間段安排施肥操作。常用的施肥方式包括:撒施、埋施、插管滲施等。
除草能夠減少雜草與園林植物的養分、水分爭奪,使園林植物獲得充足的供給,同時也能夠疏松土壤使植物根部獲得更多的氧氣,促進對肥料的分解。中耕除草通常安排在天氣晴朗,土壤濕度適中的時間段進行,操作環節注意規避工具對于植物根系的損壞,同時確保土壤對于根系的有效覆蓋避免根系裸露,具體的深度與范圍結合實際情況而定。
(1)水肥管理。園林綠化喬木水肥養護按照樹種類型選擇不同的方法,小樹配合松土施液肥,大樹選擇根系覆蓋范圍開穴干施,3年齡以上高大喬木除特殊情況不施肥。水分管理主要針對喬木幼苗,澆水效果以保濕不漬為標準。而園林綠化灌木矮小,根系短淺,獲取水分的能力有限,因此此類植物盆栽地裁都要澆水灌溉,同樣保濕不漬,維持其正常生長。
(2)樹型管理。綠化喬木應按照景觀設計要求進行樹形塑造,樹形管理以整齊有型、疏密有致為標準。可修剪成園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圖案、線條、柱樁、椎樁等。
(3)病蟲防治。當前常見的園林綠化喬木的主要蟲害包括天牛、木虱、潛葉蛾、介殼蟲等。其中,木虱是相對嚴重的蟲害問題,通常采用殺蟲劑、速撲殺、介特靈等進行除殺。在藥物防止外,應注意栽培環節對于土體病蟲害的預處理,同時應在養護環節注意對落葉與染病莖葉枝部分的剪出,同時做好排水工作,特殊情況下,可在修剪完成后進行藥物噴灑。
(1)樹型修剪。彩葉灌木具有獨特的園林景觀效果,在其修剪整形環節應突出其美學效應,綜合園林景觀整體造型進行布局安排。可按照彩頁灌木不同階段的生長特征進行層次化的修剪,形成不同的圖案。同時,可進行不同顏色彩葉灌木的搭配種植,充分發揮彩葉灌木的觀賞價值。
(2)生長期的管理。彩葉灌木生長期管理工作需要在種植引入1年期內充分做好修剪、澆水、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待植物環境適應后進行定期的整形修剪,控制其高度以促進植株枝葉生長,并保持較多的頂梢新葉,延長其彩葉的觀賞期。
(3)病蟲防治。彩葉灌木抗病性較強,較易出現的主要是褐斑病,在濕度較高地區可10~15d施1次托布津等藥物;同時防止紅蜘蛛和蚜蟲的危害。此外,彩葉灌木的管護還要充分考慮光照、病毒、遺傳和生理的因素,加強養護管理。
(1)選擇優良苗木。藤本花卉苗木選擇以園林生態群落特征及土壤植物立地條件為依據,優選生命力強、適應力強、觀賞性高的低領苗木,例如篤蘿、爬山虎一年生草本就可定植。攀緣花架的選用大苗木。同時按苗木規格進行挖穴,一般應比根幅大20~30cm,藤本花卉多為淺根性,挖穴深度比穴徑要深些。
(2)藤冠修剪。藤本花卉多數深根性,起苗時容易傷根,而苗木冠幅較大,藤蔓較細,必須進行藤冠修剪才能成活。主蔓應重修剪,苗齡小的落葉藤本留3~5個芽;苗齡較大的藤冠主、側蔓留一定的芽數,再重剪或疏剪。常綠藤本適當重剪和短截。植株較大的只能摘去老葉不能重剪,否則影響藤本花卉的正常生長。
(3)種植的方法及栽后管理。在進行藤本花卉種植前,首先對根與枝進行適當修剪,結合植物的栽植深度需求確定相應的填土量。栽植環節首先在種植區域上層土體中均勻摻和有機肥后,填入稍踩再放苗填土,邊踩邊提苗,使之與地面相平。栽后必須盡快澆1次透水,多雨地區澆1次透水后覆細土即可。干旱季節每隔3~4d澆1次水,連續澆3次,土表稍干后需中耕保墑。盛花期要供給充足的水分,經常薄肥勤施補充營養。為節省養分,增強觀賞性,要隨時剪去殘花。
綜上所述,園林綠化養護技術的應用及養護管理相關工作是城市園林建設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園林工作者們應準確把握工作要點,采取針對性的技術方法與管理措施,提升養護工作的有效性與針對性,為園林植物的生長與景觀呈現提供支持。
[1]曾繼坤.園林施工和綠化養護的管理路徑分析與闡述[J].甘肅科技縱橫,2016,45(12):49~50+48.
[2]陳寧.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5(22):72.
[3]宋麗芳.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模式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5(13):232~233.
S688
A
1005-7897(2017)22-0095-02
20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