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貝娜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 湖北武漢 430205)
城市園林景觀中植物色彩的配置與應用
黃貝娜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 湖北武漢 430205)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色彩在各個設計領域,已成為設計師重點考慮的設計要素。我縣的園林色彩大多數來自植物的配置,大部分的園林景觀中尤其是公園、綠地都是以綠色為基調色的,而建筑、小品、道路、水體等景觀元素的色彩是作為點綴色出現的。園林景觀的色彩設計都要遵循色彩學的基本原理和色彩配置原則,運用色彩的對比調和法則,以創造出和諧、優美的色彩目的。其中植物色彩在整個園林色彩中處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園林;景觀植物;植物色彩;配置
基于對色彩學相關理論的分析研究,要營造和諧的植物景觀,用色時就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和規律植物景觀色彩設計的原則從根本上講與形式美法則一樣,即尋求色彩關系平衡的統一和對比,達成色彩組合的統一協調。
園林景觀設計中,春季通常以綠色為主調或背景,背景樹以常綠和落葉為主。中景色則可配以淡黃、黃綠、嫩綠、粉色,如玉蘭、夾竹桃等。設計前景色時可點綴黃、紅、等小體量的多樣化色彩,如雛菊、三色堇等充分烘托出春天繁花似錦的景觀特征。夏季天氣炎熱,園林中植物景觀色彩的設計應多用冷色表現清涼、安靜的景觀視覺效果。秋季是最能夠表現植物豐富色彩的季節,總體顏色設計應上以金黃等暖色調顏色為主。如黃櫨、紅楓等能體現出秋季收獲與成熟的喜悅和光采。冬季顏色相對單調,增添綠色會起到舒緩人們心中沉悶感的作用。多選擇常綠植物如松、柏等,這些植物中所蘊藏的生命力正是人們在冬季需要的精神慰寄。
美感是建立在協調的基礎上的,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只有運用各種色相協調配置,方能產生美的效果。“古希臘數學家裴安認為‘和諧是雜多的統一,不協調因素的協調”’,色彩的和諧之美也要求不同色彩的組合關系要相匹配即調和。在園林植物色相的配置中可運用多種配置方法來達到色彩的調和。
利用植物色彩營造景觀形象是景觀設計中的重要工作,運用不同色彩的植物造景時,要注意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結合,借鑒運用色彩與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營造具有較高欣賞價值能使人身心愉悅的園林景觀。
色彩調和理論主要有歇茹爾色彩調和理論、孟塞爾色彩調和理論與孟一斯賓瑟色彩調和理論等。歇茹爾是研究色彩調和理論的第一人,其理論以歇茹爾色環為基礎。在色環上共12個色相,其中有物體色三原色——品紅、黃、青,稱為一次色。在我縣已建園林中常用的天竺葵、半邊蓮、蒲包花代表品紅、青、黃;兩種一次色等量混合后既得二次色——橙、綠、紫;在相鄰的一次色與二次色的正中是該兩色等量混合所得的三次色。
色彩心理是一種極為復雜的心理。如何形成對色彩的心理規范,人在不同顏色的刺激下產生何種反應,都是色彩心理學所要探討的內容。色彩聯想往往因人而異,具有相當的分散性和地域性。如紅色給人以艷麗、青春的感覺,極具注目性、誘視性和美感,而對有些中國人來說則更多地聯想到火、血、革命等。另外,只有滿足了視覺平衡的色彩構成才給人以優美、和諧感。具體地講,色彩各造型要素被有機的組合搭配以獲取視重穩定的平衡表現形式,該平衡較對稱平衡而言,更加活潑,更重于運動性。因此要做好色彩平衡,設計者對不同色彩心理重量的判斷,就顯得舉足輕重。不管在何種色彩設計中要想形成理想的色彩構圖就都要遵守這種規則,園林景觀色彩設計也是如此。
色彩四季理論主張用最佳色彩來顯示人與自然界和諧之美,可應用到服飾、化妝等與色彩相關的一切領域。在園林色彩方面色彩四季理論的應用也很常見。比如在炎熱的夏季,要多運用冷色調植物,給人以舒適安定感;在冬季、春秋則盡量用暖色調植物,給人以溫暖熱烈的感受。
景觀設計中利用花色的藝術組合搭配,可產生不同的環境效果。進行植物花色的設計時,應多用補色對比組合。相同數量補色對比花卉較單色花卉在色彩上效果要強烈得多。常見的幾種花色對比色配置方法有:①將花期相同的黃與紫、青與橙的花卉配合在一起,如紫丁香與花菱草;②在綠色草地和淺綠色受光落葉樹前栽植大紅的花木或花卉能形成鮮明的對比,如栽植大紅的碧桃;③在大紅色花卉與暗綠色樹木配置時,加上大量白花襯托,使其對比突出。
綜上所述,園林景觀中的色彩美和園林藝術美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提高的,和諧美麗的植物色彩給人是賞心悅目的感官享受,極大地提高了園林的品位。在欣賞植物自然美的同時,要善于發現美、創造美,利用色彩配置原理,掌握植物色彩搭配的奧妙和規律,配置更新、最美的景觀圖案,給人們布置更多更好的符合現代審美標準和時代特色的園林景觀!
[1]盧彥臣.植物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7(04).
[2]黃睿.柳州市園博園植物景觀配置分析與優化[J].湖南包裝,2017(01).
[3]張思,王江萍.植物景觀營造與行為心理形成——以武漢大學工學部主教南廣場為例[J].園林,2017(06).
TU986
A
1005-7897(2017)22-0099-02
201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