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莊
(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林業科學技術推廣中心 湖北宜昌 443600)
林業技術推廣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李家莊
(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林業科學技術推廣中心 湖北宜昌 443600)
林業作為我國的重要產業之一,對于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加強林業技術推廣,有助于林業生態文明建設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步伐,促進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然而在林業生態文明建設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不利于該理念的貫徹實施,給林業產業的發展也帶來了一定的阻礙。本文將論述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并針對林業生態文明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林業技術推廣;生態文明建設;實施路徑
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是一項巨大的社會性的工作,現代林業的發展在其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基礎和發展前提。在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各個國家政府一度都只重視眼前的經濟效益,大肆破壞生態環境,這就造成了自然環境的急劇惡化,同時也對人類的生活環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這種情況,國內外才意識到了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成了當前發展中函待解決的一個問題。而就生態文明建設來說,現代林業發展是其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和基礎。
在陸地生態系統中,林業不僅是其中的一個重要主體,還是生態環境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于人們所生活的陸地空間來說,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森林、濕地、荒漠生態系統以及物種多樣性的好壞。而這三個系統以及一個多樣性組成了現代林業系統,它不但是自然條件中的主體,還是陸地生態系統中的主體以及基礎,同時還能夠有效保證生態系統功能、生態安全以及生態協調性的良好,進而充分發揮其樞紐作用。因此林業承擔著對森林系統、濕地系統、荒漠系統保護、恢復以及治理等職責,而其自身重要作用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林業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文化支柱和基礎。自從人類這一物種出現在地球上,就使得人類和自然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而人類文明水平的提升和發展一直與林業之間相關聯。林業不僅可以對生態文化進行豐富,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進行傳播,進而讓人們從心底里產生對熱愛森林、敬畏自然、珍惜資源以及崇尚科學的思想觀念。與此同時,生態文化還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之間的有效集合體,其建設目的就是在生態文明建設期間,充分對森林人文自身作用進行發揮,從而更好的推動人與社會、環境、森林之間的協調發展。不僅如此,生態文化在對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之間的問題和矛盾進行解決時,也在一定程度對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行推動和促進,因此加強對生態文化的建設能夠更好的促進林業產業的發展和完善。此外,還要大力推動生態文化發展,這樣能夠從根本上提升社會整體對生態知識的掌握,進而更好的對自然規律進行認識,構建起完善的生態價值觀。
發展現代林業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黨和國家方面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也是相當重視的,關于人們對于生態文明的建設,在黨的十八大中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而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承擔著維持生態平衡以及生物多樣化的重要任務,這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前提,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一旦林業發展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關于生態文明建設也就無從談起。
一定要加強對已有天然林以及珍稀物種的有效保護,并將其放置在首要任務上。而在進行造林過程中,必須按照因地制宜以及效仿自然的原則來進行,同時還要盡可能對造林區域內的地質條件、生態環境、歷史等進行了解,并對原有植被體系進行保護,進一步對其作用進行發揮,保證造林工作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同時還要對該區域內的物種多樣性等進行保護。此外,還要根據樹木種類、功能區域的不同等對森林進行劃分。例如,在水利工程周圍加強對防護林的建設,進而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現象發生;而在城市周圍要加強濕地、公園等,進而達到凈化空氣,調節環境的作用;在土壤深厚、肥沃和交通方便的地方,營造本土經濟價值較高的經濟林,既增加林農收入又有了美化村莊的生態效益。
①要對以往較為簡單、被動等保護森林的方式進行改變,使其能夠良好的對森林進行保護。除了要對自然保護區內的森林進行保護之外,可以使用可持續發展和經營的方式對一些防護林進行經營和利用,特別是發展林下經濟(種植藥材和養殖業),這樣以來不但能夠提升林農的收入,還能有效促進森林資源抗病、抗災等方面水平的提升。②還要盡可能的保證森林資源的良好,對森林自身的蓄積能力進行提升,尤其要更好的提升次生林的實際品質。雖然我國森林覆蓋率得到了一定提升,但實際上造林質量一直不高,因此就需要對這些低效林進行改造和科學經營,進而提升低效林品質。③想要從根本上解決林業生產過程與群眾生活方面存在的問題,就需要不斷對樹種選擇進行優化,提升管理成效,將生態系統功能進行充分發揮,從而更好的推動復合林經營水平的提升,讓林業功能得以提升。
由于林業建設的長期性以及系統性,使其想要得到良好的發展就需要有先進性較好的科技手段進行支撐。然而現階段我國林業發展建設過程技術含量相對不高,并且實際生產周期較長,在經營方式上相對粗放。所以,一定要盡可能快速的對森林工程平臺進行支撐,并且其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同時,還要加強對珍稀鄉土物種的篩選、繁育的重視,做好配套產品開發、病害防控以及提升林業生產力的技術研發、創新和推廣,進而保證林業產業能夠持續良好的發展。此外還要重視對林業示范工程和基地等方面的建設,有效對各項資源進行整合和優化,不斷將先進的科技成果應用到林業產業中,進而發揮良好的帶動作用。
①要對林業工業的實際產品結構進行調整和優化,加強對林業產品的大力發展,充分發揮林業優勢,不斷拓展林業產品的實際用途,擴大產業鏈規模,提升產品附加值水平,進而對林業產業結構不合理以及不具備良好競爭力等問題進行解決。②要對林業產業結構布局以及資產結構進行調整,制定符合企業發展的戰略,加強對林產品的科學技術的研究推廣,開發新市場、新產品,進而提升企業自身專業化以及科技含量水平,更好的提升企業自身在行業市場中的競爭力。
從社會方面來說,對于林業的保護,從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全社會都應該行動起來。這就要求人們從意識上要明確生態文明建設在當前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從行為上得到重視。那么,要想提高人們的生態文明建設意識,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通過相關的活動,提倡全民參與,從行動中不斷的深化人們的生態文明意識,從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進行自我監督的同時,更能夠做好一個環境的維護者,身體力行的為生態文明建設出一份力,從小事做起,為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
綜上,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人們對于生態環境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并且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可持續發展已經成了當前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那么,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離不開生態文明的建設,而生態文明的建設其根本又在于現代林業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還要將林業科技運用推廣貫徹至林業發展建設中的這一條路走好,這樣才能實現生態文明的建設。從當前我國的現狀來看,其中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已經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相信隨著人們生態文明建設意識的不斷提高,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一定會逐漸步入正軌。
[1]郭海燕.論現代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6).
[2]陳紹志,周海川.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定位與實施路徑[J].中州學刊,2014,11(7):91~96.
[3]趙衍宇.推進林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若干對策措施[J].中國林業產業,2017(2).
F326.20
A
1005-7897(2017)22-0150-02
2017-9-6
李家莊(1965-),男,工程師,主要從事營林、林業科學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