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從禮
(國有息縣林場 河南省信陽市 464300)
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及科學合理利用分析
蔡從禮
(國有息縣林場 河南省信陽市 464300)
近幾年來人們不斷采取各種措施對森林資源加以保護和監管,例如退耕還林、植樹造林等,使得森林資源的保護更加科學化和多樣化。鑒于森林資源對生態建設的重要性,森林保護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本文重點分析森林資源對生態建設的重要意義以及在實際工作中對森林資源保護和開發的重要措施,旨在使森林資源得到可持續性發展。
森林開發;森林保護;森林資源利用
鑒于我國近年來對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日漸加強,隨之而來的,作為穩定我國生態環境的基礎,對我國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也呈現上升趨勢。森林資源的科學化及合理化利用與保護,能夠大大增強森林系統運行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所以,為了創造出合適的管理環境以便科學地利用森林資源,我們不僅要把握好資源管理和利用的協調性,而且需要構建完善的管理和利用機制,以此來保證森林資源的基本生態平衡。
森林資源是地球資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決定地球上生物多樣化的核心因素。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所有的珍貴木材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的原材料都是來自于森林資源,比如,我們生活中所用到的桌子、椅子、柜子等等,可以說如果沒有森林資源,我們的生活會變的非常不方便,而且會單調很多。除此之外,氣候調節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森林對氣候的調節。森林能夠為我們人類抵擋住來自冰雹、風沙、旱澇等自然災害的侵襲和破壞。在大城市里,來自汽車、工廠等的噪音和空氣污染越來越多,常常讓人們煩躁不安,深受其害。我們越來越注重城市的綠化,因為森林可以向空氣中散發負離子,減少危害物質,凈化受到污染的空氣和噪音,對于保護人體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森林資源還可以為人類提供豐厚的經濟利益。近年來人類越來越注重養生,豐富的森林資源和新鮮的空氣吸引的大量的游客前去大森林旅游觀光,大大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事實證明,增強保護森林資源的強度,做到科學合理利用森林資源作用日漸凸顯。
雖然近年來,各種類型的林地對森林生態建設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我國在各個方面也對森林生態建設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多,有些地方出現私自侵吞國有林地等現象,致使森林生態建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生態環境仍呈現出不斷惡化的趨勢。所以我們要改變以往的資源利用的觀念和模式,要把保護森林生態環境和資源開發相結合,不能顧此失彼,最后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我們要提高森林生態功能等級,充分重視森林生態資源的重要性。要提出更加完善的森林資源開發的策略和方法,例如開展森林生態旅游項目。森林農家樂等,達到建設森林生態環境和提高林業經濟開發效益并駕齊驅的雙贏效果。更加重要的是,要做好森林開發的善后維護工作,確保林木重生能夠有一個安全、適宜的生長環境。
一直以來,火災對森林具有毀滅性,其中的經濟損失、生態損失和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危害不可估量。所以加強森林防火力度,對與保護森林生態環境顯得尤為重要且刻不容緩。由于森林火災突發性比較強,又難以操控,所以為了避免損失,就要做好防火工作,盡量地控制好火災的源頭,杜絕森林火災的發生。這就要求林業部門要對森林火災引起充分的警惕和重視,不僅要求領導帶頭緊抓執行力度,還要見到執行的效果。要加強森林防火的監管力度,對森林防火的執行力度不盡責、發現火情隱秘不報等的現象,要進行嚴肅處理和處罰。增強林業部門保護森林的職責感,把森林防火工作放在首位。
在以往的森林資源開發利用中,人們曾經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對森林進行沒有節制的開發利用,任意地砍伐森林樹木,使得森林后續再生性受到了嚴重破壞,致使森林資源日益減少。所以保護森林資源不僅要有節制地開發利用,還要對森林資源進行更深層次的加工,開發出森林資源的潛在的用處,使森林資源的利用價值達到最大值。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對森林資源的砍伐,還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加大的經濟利益。只有運用科學的多樣化的開發方法,利用森林資源的可再生性保護森林。對于森林面積狹小,森林資源相對短缺的中國來說,意義重大。
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和森立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僅要求林業工作人員的工作方法更加成熟,還要求工作人員增強對森林保護的責任心,把保護森林工作放在第一位,讓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發揮到極致,使之更加符合我們社會發展的需要。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和森林資源開發利用對生態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我們的社會經濟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林業管理工作人員要保持在種植技術、生態環保等各個方面的知識互通統籌,實現林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1]張小蘭,肖鵬.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及科學合理利用[J].江西農業,2017(19):95.
[2]王曉莉.森林資源管理與生態林業的發展[J].南方農業,2017(02):1.
[3]楊慶海.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及科學合理利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7(15):141.
F326.2
A
1005-7897(2017)22-0185-01
20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