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鋒
河南鄲城縣人民醫院胃腸外科 鄲城 477150
手術治療闌尾周圍膿腫350例臨床分析
王新鋒
河南鄲城縣人民醫院胃腸外科 鄲城 477150
目的 探討闌尾周圍膿腫的手術方法及效果。方法 選取鄲城縣人民醫院2005-01—2016-01間手術治療的350例闌尾周圍膿腫患者,行常規闌尾切除術284例、漿肌層下闌尾黏膜切除術48例、膿腫引流術18例。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術后切口感染21例(6%),其中闌尾切除術12例、膿腫引流術9例。并發盆腔膿腫3例(0.86%),均為膿腫引流術。均經對癥處理后痊愈。無1例發生腸瘺,全部治愈出院。術后隨訪1~3 a,無1例闌尾炎再次發作。28例(8.00%)并發粘連性腸梗阻(共計2~3次),其中闌尾切除術22例、膿腫引流術6例,均經非手術方法緩解。 結論 闌尾周圍膿腫是急性闌尾炎常見的病理類型,合理選擇手術方式,規范術中操作及術后處理,可明顯縮短療程、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治愈率。
闌尾周圍膿腫;闌尾切除術;膿腫切開引流
急性闌尾炎化膿或穿孔時,如果病程進展緩慢,大網膜可移至闌尾周圍將其包裹、粘連,使炎癥局限,形成闌尾周圍膿腫,發生率為4 %~10%[1-2]。抗生素及聯合中藥治療、穿刺置管引流等非手術方法療程較長,患者臥床時間長,而且遠期效果不甚理想,復發率較高,大多患者最終還需手術切除闌尾,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及經濟負擔。2005-01—2016-01間,我們對350例闌尾周圍膿腫患者行手術治療,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350例患者,男210例、女140例;年齡3~83歲,平均45.01歲。發病至手術時間5~7 d,平均5.24 d。術前均接受不同時間的抗感染治療。患者均有轉移性右下腹痛伴惡心、嘔吐及發熱等典型的急性闌尾炎癥狀,右下腹可觸及壓痛性腫塊。白細胞計數顯著增高,彩超和CT檢查提示闌尾周圍膿腫。
1.2 手術方法 氣管插管全麻,取仰臥位,常規消毒、鋪巾。右下腹經腹直肌切口依次入腹探查。用大紗墊將病灶處與腹壁和腹腔嚴密隔離。若膿腫被大網膜包裹,將包裹的大網膜鈍性分離后切除,斷端縫扎;若由腸管包繞,則在膿腫的薄弱之處用手指鈍性分開;也可從盲腸部位開始游離進入膿腔。吸盡膿液行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分離闌尾與周圍腸管及網膜的粘連,充分暴露回盲部,尋找出闌尾[3]。(1)闌尾切除術(284例):如闌尾根部完整,則常規結扎、切除闌尾后殘端荷包包埋。如闌尾根部穿孔或壞疽,可行“8”字或“U”字縫合關閉闌尾殘端的盲腸壁并將臨近的網膜覆蓋其上[3]。(2)闌尾黏膜切除術(48例):如闌尾分離困難,可在根部結扎、切斷后,將闌尾黏膜完整由黏膜下層分離去除,常規處理闌尾殘端。(3)膿腫引流術(18例):如果局部粘連嚴重,無法辨認闌尾與周圍腸管的解剖關系,盲目強行分離可能損傷腸管;或膿腔內未發現闌尾(可能闌尾已全部壞死),則在膿腔內放置雙腔引流管。手術結束后,全組均在回盲部和盆腔放置引流管。用生理鹽水和甲硝唑液逐層沖洗腹壁切口,并用抗菌微喬線縫閉之。(4)術后處理:聯合足量應用抗菌素7 d,并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的結果進行調整。患者癥狀緩解、體溫及白細胞計數恢復正常、彩超顯示右下腹包塊消失后,可拔除引流管。
術后切口感染21例(6%),其中闌尾切除術12例、膿腫引流術9例。并發盆腔膿腫3例(0.86%),均為膿腫引流術患者。均經對癥處理后痊愈。無1例發生腸瘺,全部治愈出院。術后隨訪1~3 a,無1例闌尾炎再次發作。28例(8.00%)并發粘連性腸梗阻(共計2~3次,其中闌尾切除術22例、膿腫引流術6例),均經非手術方法緩解。
急性闌尾炎化膿壞疽或穿孔時,大網膜可移至右下腹,同附近的小腸腸管一起將闌尾及其周圍的膿液包裹粘連,便形成闌尾周圍膿腫,屬于急性復雜性闌尾炎[4]。轉移性右下腹痛伴惡心、嘔吐及發熱等典型的急性闌尾炎癥狀,右下腹可觸及不活動的壓痛性包塊,白細胞計數顯著增高及彩超和螺旋CT的檢查結果,均為闌尾周圍膿腫的可靠診斷依據[1]。
傳統觀念認為,對闌尾周圍膿腫患者實施闌尾切除手術,不但操作困難,而且并發癥相對較多。因此若患者病情穩定,首先應采用抗生素或同時聯合中藥治療,促進膿液吸收消退。也可在彩超導引下穿刺置管引流。若膿腫無局限趨勢,則在彩超定位下行膿腫引流術。術后加強支持治療,合理使用抗生素。待炎癥消退后酌情擇期行闌尾切除手術。臨床實踐表明,非手術治療時間長,需較長時間臥床,患者痛苦大、療效不確切且復發率高,尤其是特殊類型的患者(兒童、妊娠中婦女及高齡),由于大網膜不能對闌尾形成完整包裹,如果炎癥不能得到及時控制,可導致膿腫破潰及彌漫性腹膜炎等嚴重并發癥。
闌尾周圍膿腫的早期(5~7 d)大網膜及周圍組織包裹形成的炎性腫塊,屬新鮮容易被分開的纖維素性粘連。因此闌尾的顯露和切除并不困難。而且隨著新型抗生素的不斷出現及合理聯合用藥及加強營養支持,也不會增加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文獻報道[5],闌尾周圍膿腫發病7 d內手術和發病7 d以后手術,其切口Ⅰ期愈合率無明顯差異,但后者的病死率明顯升高。故我們認同闌尾周圍膿腫一旦確診,就應立即手術治療的觀點,而且應爭取切除闌尾。我們在對350例闌尾周圍膿腫患者的手術治療中,行闌尾切除術332例、膿腫引流術18例。術后無1例發生腸瘺,全部治愈出院。術后隨訪1~3 a,無1例闌尾炎再次發作,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注意事項:(1)術前積極控制感染及合并癥,糾正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和營養支持。(2)采用氣管插管全麻,使腹壁良好松弛,便于手術操作,可減少手術風險。(3)選擇經腹直肌切口,便于延長和探查及術野的充分暴露。(4)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注意膿腫的隔離,避免腹壁切口和腹腔受到污染。(5)根據手術探查情況,個體化選擇手術方式并規范進行操作,以減少術后并發癥及腸瘺的發生概率。(6)回盲部和盆腔常規放置流管,確保引流通暢。關腹時逐層沖洗腹壁切口,并選用抗菌微橋線縫合,減少切口感染率。(7)術后聯合應用抗生素,加強營養支持。早期下床活動,促進胃腸功能恢復,預防發生粘連性腸梗阻。
[1] 陳孝平,汪建平.外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386-387.
[2] 魏相巖.闌尾周圍膿腫的手術治療療效分析[J].健康之路,2013,12(8):241-241.
[3] 羅開成,馬柱碧.手術治療老年闌尾周圍膿腫臨床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3,19(6):87.
[4] 趙軼國,印建中.成人急性復雜型闌尾炎的臨床病理特點[J].中華外科學雜志,2014,52(5):338-341.
[5] 彭有軍.闌尾周圍膿腫的處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學,2010,23(12):78-79.
(收稿 2017-02-22)
R574.61
B
1077-8991(2017)03-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