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江 李宏強 龐海龍
1、新賓滿族自治縣上夾河林場 2、新賓滿族自治縣陡嶺林場
2017年由國家林業局等11部委聯合印發的《林業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我國要加大林業改革力度,優化產業結構布局,促進林業產業健康發展。本文基于林業改革背景,闡述促進林業產業健康發展的具體對策。
林業改革;林業產業;發展
簡析林業改革背景下促進林業產業健康發展的對策
王玉江1李宏強1龐海龍2
1、新賓滿族自治縣上夾河林場 2、新賓滿族自治縣陡嶺林場
林業產業是朝陽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和前景,當前我國林業產業正處于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關鍵時期,《林業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林業產業產值達到8.7萬億元的總體目標,林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第一、二、三產業結構比例調整為27:52:21,實現自主創新型集約型發展模式。因此在我國深化林業改革背景下如何實現林業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是當前林業產業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本文結合工作經驗,融合相關文獻資料就如何促進林業產業健康發展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
資源基地是林業經營與發展所依賴的各種森林資源基地。建設產業發展資源基地是實現林業產業健康發展的保障。在深化林業改革背景下培育森林資源,建設資源基地:一是要樹立正確的林業產業發展觀念。林業發展除了考慮環境因素之外,還需要考慮到林區經濟問題,因此在林業改革的背景下必須要融入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人性化,在滿足基本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上要擴大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以此促進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二是優化森林物種種植結構,提高經濟效益。推動森林資源基地建設必須要與市場相融合,因此在培養森林資源的過程中需要以市場為導向構建良性的培育管理體系。三是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力度,重點做好稀有物種的保護。在深化林業改革背景下,森林資源基地建設不能單獨為了實現經濟效益,而且還必須要保護稀有物種,因此一方面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對木材的檢疫檢驗工作,加大對各種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
目前我國正處于林業改革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在全力推進林業改革的背景下,切實貫徹國務院出臺的關于規范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的要求,需要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建立適應本地區林業經營特點的管理機制:首先要建立完善集體林權確權頒證工作,規范林權流轉。目前我國明確了林權制度,建立了多元化的產權流轉制度,因此要深化森林分類經營管理模式,強化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在深化林業流轉制度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完善林業經營管護責任制度,通過該制度有效保護公益林的生態資源,避免出現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另外深化林業產業經營機制改革還需要政府部門加強對林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引導。
2017年由國家林業局等11部委聯合印發的《林業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我國林業產業發展的重要領域就是培養林業旅游產業,加快發展林業產品電子商務產業等,因此在林業改革背景下:首先要大力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業。林業主管部門要積極培育適應休閑娛樂發展的森林資源,依托當地的生態資源景觀發揮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融合。其次健全公眾林業服務體系,加大科技投入。森林資源有效保護必須要依賴于完善的服務體系。最后加強對森林旅游資源的調查,實現精準對接,提高綜合效益。林區經濟建設相對滯后,因此在深化林業改革的背景下,林區要借助國家精準扶貧戰略,立足對林區森林資源的實際,做好調查改革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方案。
在全面深化林業改革的背景下,促進林業健康發展必須要發揮支柱產業的優勢,因此林區要結合當地的森林資源優勢堅持“龍頭+基地+農戶”的模式,構建現代林業支撐體系:首先林業要大力發展具有特色的經濟林,實現經濟效益。在傳統的林業發展模式下,林區的經濟比較低,農戶對森林資源的保護積極性不高,因此林區要突出地域優勢,保護農戶的經濟利益,對此林業要走立體式經營之路,深挖當地的森林特色資源。例如近些年通過發展花卉基地,增加了農戶的經濟收入,與此同時還有效保護了當地的森林資源。其次促進林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優化林產加工產業布局,引導分散的企業向工業園區聚集,打造若干個林產工業園區,形成產業集群。建立健全林產品加工業標準體系,堅持市場準入門檻、限制淘汰落后產能,重點扶持上檔次、上規模的林產加工企業,提升產業整體水平。
總之,在全面深化林業改革的背景下,只有明確思路、統一認識,正視并分析林業產業發展問題,才能找尋針對性強的解決對策,破解林業產業發展問題,清除林業產業發展道路上的障礙,全面推動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1]顏增玉.對林業產業發展問題及對策的探索[J].中國林業產業,2017.02.
[2]石峰,揭昌亮,張忠濤.新常態下林業產業發展面臨的形勢與挑戰[J].林產工業,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