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縣馬塘小學 袁 峰
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動手實踐有效性的研究
江蘇省如東縣馬塘小學 袁 峰
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思維方式從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動手實踐能夠為小學生提供認知的來源,促進思維的前進,同時,動手實踐是學生構建數學認知,形成數學能力,發展情感的活動過程。本文通過對動手實踐進行分析,提出有效性的實施策略。
動手實踐;有效性;策略
小學生數學的學習離不開動手實踐活動,動手操作是為了實現預期的教學目的,教師借助合適的學習工具來完成一定要求的學習方式。學生只有通過實踐操作才能發現問題,分析以及解決問題,從而讓低年級學生快樂成長。而動手實踐教學比其他多媒體教學更具有優勢,仍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有效的動手實踐操作需要師生共同參與,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明確為何而動,懂如何而動。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來積累各種數學知識,并且學會讓數學知識為自己所用。
1.動手實踐是構建數學認知的過程
動手實踐其實就是對數學認知的一個構建過程,即學生通過活動獲取知識,活動為學生提供實物性參考價值。主要就是借助學習的其他工具,運用動手操作來把抽象性思維形象化,強化空間概念,提升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與理解程度。
2.動手實踐是低年級形成數學能力的過程
學習數學知識的最終目的就是解決數學問題,動手實踐的活動過程就是發展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操作可以把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讓學生運用豐富多彩的道具來提升解決問題的探究欲望。小學生可以充分運用自身的經驗與有限的知識去嘗試解決新問題。當然,動手操作也是一種能力,是通過自己的操作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思考能力。
3.動手實踐是學生發展情感的過程
動手實踐還是發展學生情感的一個活動過程。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培養自己對周圍事物的洞察力,真正實現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熱情。同時,學生在活動過程中不斷積累知識與經驗,不斷地獲取成就感,才能培養充足的自信心與刻苦學習的精神。動手操作更能讓學生參與其中,利用好奇心,促進學生學習觀念的正確發展。
1.實踐材料的準備
實用、具體的學具是展開動手實踐活動的必要條件。對于學具的準備,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符合時下動手實踐的要求與達到的目標,數量要準備充足,并保證學具的安全性。一方面,學具材料的選擇要有價值性。首先,教師要對整個數學知識點進行詳細的研究,在選擇材料時要看其是否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認知水平,是否能夠完成教學要求。其次,是要把材料與生活聯系起來,確保具有趣味性與開放性。把實踐材料生活化,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眼球,讓學生產生探究欲,產生濃厚的參與興趣。材料的準備要特別認真,不是什么材料都可以作為學具,不能一味地貪圖娛樂性,否則只能是一個短暫的玩具,起不到學習的作用。另一方面,材料的選擇要有思維價值。數學是培養學生思維的重要學科。數學的學習是要學會抽象的思維方式而不是動手實踐能力。只是通過動手操作,邊操作邊思考,邊思考邊操作,用思維來指導操作,用操作來提升思維思考能力。因此,在選擇操作學具時,一定要用心,利用材料的符合性、思維含金量來實現實踐的真正目的。
2.實踐過程的指導
一個完整的、成功的操作需要學生有秩序的動手過程,也是學生有條理的思考過程。有條理性的、有效的思維必須是有秩序的操作過程。所以,教師要維護一種有序的動手操作過程,以此來鍛煉學生有序的思維過程。首先,我們在操作的步驟上要嚴格要求,不能顛三倒四,一定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這樣才會培養學生有序操作,進而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其次,我們要明確操作的最終目的。我們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學好數學,學會抽象的思維能力。如果教師的操作目的不明確,會導致小學生無頭緒操作,不明白最終的目的是什么,就無法培養有序的思維方式。因此,我們要一步步地教學生,第一步做什么、如何做,以此類推。明確要求,有效地保證活動的有序進行。
3.實踐結果的運用
動手實踐有效性的提高還有賴于教師的激勵性評價與及時的反饋。學生在實踐活動結束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實踐結果做一個點評。要讓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真正研究數學新知識。(1)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比如,在學習“圓的認識”中,不需要讓每個學生都上講臺來操作畫圓,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利用紙張與工具進行繪畫,教師適當走入學生中進行指導并評價。(2)引導分析,在實踐的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指導分析,確保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例如,在講解“克與千克”這一課時時,教師應鼓勵學生親自動手稱某種物品的重量,并進行物品交易模擬,另外,在實踐活動結束后,教師也要對整個數學操作進行評價。(3)語言表達,提高效益。語言是思考的外衣。實踐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的一個過程,可以集思廣益,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觀點,把自己的觀點與其他人的觀點進行碰撞,學會傾聽他人的想法,分析閃光點在哪里,存在問題在哪里,學會客觀地評價,進而不斷地修正自己的思維觀點,逐步地實現語言與思維的提高。
實踐操作可以把抽象的數學認知變得形象化、直觀化。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利用動手實踐的吸引力來提升學生的參與度,用操作性去構建數學認知。動手實踐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在實踐過程中去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要大力推廣動手實踐的積極作用。
[1]連標錢.小學數學教學中動手實踐有效性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7,08(10).
[2]孫家周.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動手實踐能力[J].全文版:教育科學,2015,10(1):1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