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市合作初級中學 張健輝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策略
江蘇省啟東市合作初級中學 張健輝
數學課程的學習就是培養思維的過程,縱觀人類歷史長河,數學在促進社會形成和改革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可以將數學學習稱為思維鍛煉的體操。隨著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進程的推進,對初中數學的教學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僅要將課本知識傳授好,而且越來越注重學生數學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數學資源,將思維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
初中數學;培養思維;教學策略
數學是貫穿于義務教育的整個過程中,學生通過不同階段數學的學習,一步步發展和強化思維的推理、概括和想象能力,如數形結合訓練形象思維、應用題鍛煉推理能力、證明題訓練初步演繹能力,充分利用數學學習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方式是數學課程教學的發展方向。通過數學訓練學生思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操之過急,要從基礎開始一步步培養,可以通過將情境創設、鼓勵質疑、變式訓練和探究訓練等教學方式融入教學進程中,數學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案。
初中數學是連接小學和高中數學的橋梁,初中階段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對學生綜合數學素質的提高起著重要作用。創設良好的數學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輕松愉悅的環境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情境創設的方式是多元化的,有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題的含義,有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不論是哪一種方式創設教學情境,都應該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角度出發,可以利用數學典故或過程合理的生活情境,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初中學生善于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有理數的乘方時,學生學習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和計算公式可以很快掌握,但是不明白乘方的意義和應用,為了讓學生自主思考乘方在生活中應用的意義,我通過手工拉面制作工藝情境展示了乘方的應用:拉面師傅揉了一根粗面,拉長一次后對折,再拉長,再對折,這樣的動作反復了6次之后,會有多少根面條?學生回答:每次對折后面條數就增加1倍,最終的面條數為26,答案為64根。通過情境創設可以將生活情境還原到課堂中,增強知識與生活的聯系,也培養了學生在生活中思考數學聯系的思維習慣。
提出一個有意義的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現代教學理念認為提出問題需要的是創造性想象力,并具有一定的知識基礎,解決問題是學習后運用的一項技巧,因此,質疑是數學知識認知過程中的一項重要思維活動,質疑的過程是積極的思維過程,也是創造的基礎。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質疑,以培養思維能力,問題是數學起源的開端,也是核心,只有在不斷地質疑中,人類數學教育事業才能前進,初中生在自主的思維空間中可以發揮思想自由去發現問題并逐漸形成新思維。初中數學教師要注意改進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勇于質疑和善于質疑。
初中生相對小學生,在課堂上質疑的積極性更低一些,初中生不敢在課堂上質疑的原因一方面是對自己不自信,害怕提出的異議會被認為沒有意義,另一方面是害怕挑戰老師的權威,初中生一般都會無條件地認同教師課堂傳授的知識。因此,教師要多營造民主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敢于提問,允許學生在課堂上發現問題時就舉手提問,并告訴學生,教師在課堂上也難免會犯錯并真誠歡迎學生提出質疑。對于質疑水平較低的學生,也應該平等尊重地對待,提出問題膚淺的學生更需要鼓勵,而對于質疑水平較高的學生,應該樹立學習的榜樣,這樣一視同仁的態度可以保護學生質疑的積極性和信心,從而逐步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
探究訓練是建立在掌握教材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數學教學方式,經過基礎知識的學習,學生已經可以進行常見的簡單習題訓練,但長期進行基礎訓練只是讓學生機械地重復簡單思維,不能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探究式訓練就是讓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的產生過程,讓學生更清楚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識,探究訓練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新課程改革要求重點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改變機械訓練和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探究訓練倡導學生勤于動手動腦,并主動收集處理信息以應用于解決問題的過程,形成自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等邊三角形的內容時,在講解完教材知識和進行課后習題的訓練后,學生已經掌握了等邊三角形的概念和特點,這時為了使學生形成探究式思維,我給學生出了一道關于等邊三角形的探究題:現有一塊等邊三角形的玻璃,但是被一個淘氣的小男孩碰裂了,但是幸好一條底邊和一個角保持完好無損,請問你是否可以裁出一塊和原來一模一樣的玻璃?學生進行畫圖和探究,通過自己的實踐探究很快得出正確答案。初中數學探究式學習是為了促進學生對數學認知結構的思維培養,初中階段對于培養學生的分析思維和創新思維十分關鍵。
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習慣是初中數學教師長期實踐和研究的課題,無論使用哪種教學方法,教師首先要教會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勇于質疑、積極探索和敢于創新的數學思維,在學習過程中扶放有度,重視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和策略,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和多種思路出發去解決數學題,對于有爭議的問題通過共同討論解決,根據情況抓重點并適當調整教學方向,讓數學教學真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思維能力。
[1]李繼琛.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素質教育,2012(1):129.
[2]楊秀明.芻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A].職業教育,2013,3(237):15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