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江浦高級中學文昌校區 呂 進
現階段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善的辦法
江蘇省南京市江浦高級中學文昌校區 呂 進
高中數學作為高中教學的重要課程之一,其教學水平受到了非常多的關注,由于其在高考中的占分比例較大,學生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數學成績的提高。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對我國在教育方面的改革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就高中數學而言,其在教學水平上有了較為明顯的提高,在教學手法上也更為豐富,教學的效率與有效性也在不斷提高。接下來,筆者將結合自身的實踐經歷,淺談現階段高中數學教學的問題以及相應的措施,希望對相關教育者起到部分的借鑒作用。
高中;數學;教學現狀;問題;對策;
作為高考科目中占分比例較高的必修科目,高中數學一直都受到師生們的重視,數學這一門學科更是被納入基礎學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現代化進程的進一步推進,高中數學教學迎來了新的挑戰,不僅在教學內容上有一定的改變,在教學理念上同樣有十分大的改變。為了進一步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教師們需要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完善與創新。接下來,筆者將主要圍繞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進行論述。
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并不陌生,但是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學生的相關習慣、學習方式、學習方法等等都應該有所進步,比如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更加強調學生的自主性,教師在教學方式上也有比較大的改變,如重視學生們在課堂上的表達、表現,或者將一些自主學習的方法融入日常的教學過程當中等等。
現階段高中數學教學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有以下幾點:首先是對新型教學理念理解有誤,這也是目前比較突出的一個教學問題。經過一定的實踐,我們不難發現傳統教學方式已經不適用于目前的教學,不利于學生能力的發展,更加不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經過一定的摸索與借鑒,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新型教學理念可以說是比較符合目前的教學需求。與傳統教學相比,比較突出的區別就是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自主學習能力等等。對新型教學理念理解有誤的表現有:過于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掌握好教學的度,給予學生過少的自主性或是過多的自主性等,這都不利于學生乃至班級整體的數學提高。除此之外,還有忽視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生缺乏一定的主動性,沒有重視學生對于課堂的反饋等等。
1.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制定教學計劃
雖然經過多次教學改革之后,新型教學理念已經較為廣泛地應用到了高中數學教學當中去,但是不能否認,還有相當一部分的教師依舊局限在原有的教學方式當中,這不僅僅局限了學生們能力的提高,更加不利于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推進。針對以上所提及的對教學理念理解有誤的情況,教師需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掌握教學的度,對于數學能力整體偏后的班級,過分強調學習的自主性可能會令相當一部分學生陷入混亂當中,對于高中數學的學習缺乏一定的方向性,這也是局限學生數學學習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對于一些尖子生較多,且班級整體水平比較高的班級,教師也可以適當地“放手”,組織一些課堂的自由討論等等,這都是可取的。對于數學學習情況分化較大的班級,教師也可以考慮將其分為兩個組,按照實際水平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比如說三種圖形變化,以平移為例,尖子班可以通過自主摸索歸納,而對于普通班級則需要教師多加指導。
2.建立一套較為完整的教學體系,重視學生在課后的學習情況
對于不同的班級,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需求上也會有所不同,在我國許多地區,一名教師往往需要教幾個班級,教師往往很難發現一些在教學上的問題,尤其是在班級人數比較多的情況下。因此,制定一套較為完整的教學體系十分重要。包括一些教學反饋、教學意見的提出等等,令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程的設計當中去,這也有利于教師進一步了解班級里個別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往往會在數學學習上遇到各種問題,比如對某個以前的知識點理解有誤,又或者是學習方法、時間安排不妥等等,但是教師在課下并沒有足夠的時間與每一位學生進行交流,并且能夠發現自身的問題同時告訴老師的學生并不占多數,這些教學反饋也是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提供了新的交流途徑,教師能夠更加了解學生在課后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學需求,這些也是教師設計教學方案的重要依據。
新課標的改革對于高中數學教學的影響不言而喻,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育者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不斷提高自身教學的效率,重視教學的反思以及創新。時代在不斷發展,教育也在不斷發展,無論是從教育者還是從學生發展的角度而言,都不應該局限于原有的教學框架之中。雖然在經過多次教學改革之后,高中數學教學水平以及效率都有所提高,但是我們不能夠忽視在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教育者依舊任重道遠。
[1]袁平.高中數學教學應強化學生對公式和定理的理解[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7).
[2]肖陽.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7(13).
[3]孫林.新課標下初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銜接問題[J].學周刊,20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