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峰
前段時間,一所學校把發給學生的獎狀背面印上了廣告,結果引發爭議,幾乎所有的網民都同聲指責學校教育的“不良行為”。面對洶涌輿情,校方如落湍流旋渦,除了“壓力山大”,還有狼狽不堪。身處“廣告獎狀”壓力之外的學校管理者,應該從此事件中汲取什么樣的管理警示呢?
學校是什么場所?承擔什么樣的任務?學校當然是教書育人的場所,承擔的任務當然是教書育人。所有的學校管理者都能正確回答這兩個問題,但在實際工作中并非所有的學校管理都能堅守教書育人的立場。有的校長會將教書育人放置于腦后,滿腦子填滿“商業利益”,真真把學校當成了產業來經營。學校餐廳不為學生的飲食安全著想,對外承包;不為學生的健康擔憂,為學生定制劣質校服;建造操場為提高經濟效益而采購有毒材料。學校管理者如果滿腦子都是“弄錢”的想法,那么他的管理行為與商業利益將越走越近,最終校長并非校長了,會漸漸變成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吧倘恕惫芾韺W校,“教育”就會被淡化,“利益”就成了重中之重,這種拋棄教育主業,傾心謀利的管理行為,遲早會釀出“事端”來。學校管理者不能忘記教育初心,距離商業利益遠一點兒,越遠越好,才不至于捅出厲害的“簍子”不好收拾。
我們通常說“學校是一片凈土”。是的,學校應該是一片凈土才行,唯有一片凈土,才能培育出根深葉綠的“好苗子”。但學校這片凈土并非是與世隔絕的“寂土”,社會諸多不良現象如一股股污水會向學校的方向流沖過來,社會諸多不良之人如一只只擾人的蒼蠅會向學校這邊嚶嚶飛來。這時候,校長應該有什么作為?當然要拒污水和蒼蠅于校園之外了,不能眼睜睜看著污水流進校園,看著蒼蠅滿天飛旋。更不能挖坑引污水,開窗迎蒼蠅。校長就是守護學校的司令官,要帶領教師隊伍拒污水抵蒼蠅,隨時準備與學校教育宗旨不符之人之事做戰斗,時刻強化堅守學校陣地不受污染的意識,守住校園這片凈土,在造福于學生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品質。校長如果是個堅守學校教育陣地的校長,那么“廣告”這股“小敵”是攻不破學校教育陣地的。反之,廣告印在獎狀上,說明獎狀是學校管理者喪失教育陣地而舉起的一面“白旗”。
有人說:獎狀的作用是單一的,容不得任何其它雜音摻雜在里面。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容不得與商家搞利益關系。那種將獎狀植入廣告的鬧劇到了該收場的時候了,希望涉事的校方和經銷商能夠從這次事件中汲取深刻的教訓,不要讓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還孩子們一片純潔的學習天地。還有人說:在獎狀背面印廣告,這樣的做法受惠的是學校,獲利的是廣告商,但受害的是孩子們。本是一張代表榮譽和鼓勵的獎狀,現在竟然變成了一張“廣告單”,真的是糟蹋了孩子的努力。面對網絡輿論的強烈批評,學校匆匆這樣回應:覺得大家都看獎狀正面,回家還得貼墻上,所以廣告就印在了獎狀的背面,貼在墻上后就看不到了。這樣的回應明顯避重就輕,推脫責任,一點兒不真誠。面對校方不真誠的回應,網絡更是“炸鍋”,認為校方的辯解是在掩耳盜鈴,沒有說服力。其實,問題既然出現了,錯誤又明擺著,校方應該真誠認錯才好。錯了就是錯了,真誠是“滅火”的唯一法寶。真誠認錯不僅僅能救自己脫離負面輿論旋渦,更能真正糾正學校管理已然走偏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