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寶應縣望直港鎮中心初級中學 房廣云
論“以學定教”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促進性
江蘇省寶應縣望直港鎮中心初級中學 房廣云
在我國不斷推行新課程教育體制改革與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情況引起了國家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初中階段是學生系統性接觸數學課程的起點,因此,教師采用科學的方法開展教學活動能有效為學生建立數學思想,為學生未來學習更有深度的數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以學定教”教學理念是在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不僅強調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本文就“以學定教”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促進性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
初中階段的很多數學知識都來源于生活,都是以生活中的經驗以及元素展開的,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生活能帶給學生的數學啟發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了解學習數學課程的意義,因此,在“以學定教”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并融入生活元素為學生設計一些數學問題,使學生能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經驗有機結合起來,讓生活經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也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有效工具。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該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講解到蘇科版初中數學教材中“勾股定理”這一章節的內容時,首先,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時為學生簡單介紹一些勾股定理的產生背景,古代的數學家是如何一步步得出這樣偉大的定理的。教師以故事作為課程的開始會引起學生求知的欲望。其次,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常見的情境為學生設計一個小問題:“墻邊立著一個梯子,梯子底部到墻體的距離,梯子頂端到地面的距離以及梯子的長度正好組成了一個三角形,并且已知梯子底部到墻的距離是3,梯子頂端到地面的距離是4,求梯子的長度。”學生通過計算發現梯子的長度正好是5,就會產生疑問:“直角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是否能通過什么樣的公式計算出來呢?”教師應該以學生的問題作為引線,引出對勾股定理知識的講解,并為學生發四個直角三角形的道具,讓學生根據三角形的性質以及教師對勾股定理的講解自己動手拼湊,從而更深刻地理解勾股定理的內容。
在新課改政策的指導下,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應該以學生為教學中心,并在此基礎上合理設計教學內容,這與“以學定教”教育理念的內容是一致的,也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指導原則。首先,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在備課階段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對教學模式進行一系列的創新,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欲望,并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其次,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將學習過的知識作為基礎來理解新的數學知識,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節省時間和精力,還能使學生通過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信心,從而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畏難心理。最后,教師應該為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科學的學習步驟,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對數學問題提出猜想——證明自己的猜想——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例如,教師講解到蘇科版初中數學教材中“等腰三角形的軸對稱性”這一章節的內容時,其中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是本章節的一個重點內容。首先,教師可以按照座位將班級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為每個小組的學生發三個顏色不一、形狀和大小相同的等腰三角形。其次,教師引導學生發現等腰三角形內部的三條線,即底邊上的高、頂角的角平分線以及底邊中線能完全重合。再次,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在三個顏色不同的三角形上分別將頂角的角平分線、底邊上的高以及底邊中線畫出來,并用剪刀分別沿著這三條線剪開,將剪開后的不同顏色的三角形拼湊在一起,學生會發現不同顏色的三角形也能完全拼湊在一起,并且經過幾次操作都能得出相同的結果。最后,教師對“三線合一”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幫助學生深刻理解這部分的知識。
“以學定教”教學理念的主要內容是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該提高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的意識,教師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這樣的教學理念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保證。教學結果評價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數學課堂的互動性。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加強交流與互動,盡量通過合作的形式完成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學生之間展開合作學習的主要內容是教師為學生布置研究問題,學生在小組間展開討論和研究,研究過后將學習結果匯報給教師。教師為學生建立的評價體系應該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學生的自我評價、同學評價以及教師評價。
例如,教師講解到蘇科版初中數學教材中“概率的簡單應用”這一章節的內容時。首先,教師應該將班級的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然后根據教學內容為每個小組布置一個研究問題:“商場舉辦抽獎活動,一個紙箱里放入50個紅球和50個白球,每位顧客一次性抽取到一個紅球和一個白球是中獎,那么有放回地抽取和無放回地抽取,其中獎結果有哪些區別?”其次,教師引導學生在小組間展開討論,每個學生的思維模式不同,因此不同的學生會給出不同的答案。最后,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表現開展多元化評價活動,請學生為自己以及小組的其他成員給出評價,教師也根據學生的表現給出合理的評價。
綜上所述,“以學定教”是新課改政策的主要內容,不僅突出了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還為初中數學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了更多的教學思路,對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初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巧妙設計數學問題、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以及建立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的方法來實現“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通過本文對“以學定教”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促進性所展開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為提高我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提供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