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賈汪中學 馬 琳
讓人文教育之花在高中數學課堂上綻放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中學 馬 琳
人文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永恒話題。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人文教育,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品味,而且切實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素養,對學生的終身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文章圍繞如何在教學中開展人文教育進行探討,旨在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高中數學;人文教育;教學;文化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重,人們的價值觀念在發生著變化。有人錯誤地認為數學屬于理科,它的邏輯性很強,主要是幫助學生形成嚴密的思維能力,而人文教育是語文、歷史等文科的職責,和數學沒有聯系。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數學課堂同樣可以用來進行人文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發揮出數學教學的最大意義。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人文教育意義重大。
眾所周知,數學這門學科是在人類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產生的。世界上各個民族在其生存與發展過程中都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文化。數學學科也一樣,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文化成分。因此,數學學科中蘊含了豐富的人文素養,教師應當挖掘其中的文化功能。從文化的角度而言,數學促進了人類的思想交流,不同種族、不同國家的人都可以通過數學這門通用語言來進行對話。數學文化的延續性很強,能夠保證自身得到穩定的發展,并且對其他行業都產生著或多或少的影響。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重視數學文化的教育,對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例如,在學習“極限”這個概念時,學生往往會感到難以完全理解,從而造成了認知上的困難,教師如果引用古詩“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來幫助學生理解的話,可以降低學生的認知難度,從而成功地破解了教學上的難題,這樣一來,學生既理解了極限的準確含義,又提升了自己的文化修養,可謂是一舉兩得。
現代教育理論研究認為,一個人的素養提高不僅需要某個學科的素養,更需要人文素養的滋潤。數學作為一門學科,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與人類社會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也就是說數學文化與人類的人文情懷始終相互交融、相互推動,從而形成了獨特的數學文化。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教會學生解題思路和方法,也要開發數學的人文價值,讓學生在思想、品格等方面也受到熏陶,從而使他們的數學素養變得更加深厚。如果忽視了數學中的人文教育,那么就喪失了數學教育的終極意義,也找不到教學的前進方向,學生在思想價值觀方面得不到教育,只會逐漸淪為做題的工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潛移默化地進行人文教育的滲透。例如:在教學“數列”這一內容時,就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展示了“國王獎賞國際象棋發明者”這個故事,從而順利地把數列的定義、通項公式、求和公式等知識點依次地展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習數列的相關知識,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列知識中蘊含的人文情懷,從而豐富了學生的數學素養。
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德育是高中數學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數學教學中,通過德育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的意志力,樹立勇于追求真知的寶貴精神,樹立追求真知的學科信仰,從而形成堅定的科學信念。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數學的德育功能應當得到深刻的體現,要讓學生在道德品質方面提升自己的素養,養成積極思考、踏實努力的學習習慣,培養良好的學習作風,并且能夠進一步升華為愛國主義情操、民族自尊心等高尚的道德品質。不難發現,高中數學課本中有不少內容都可以作為德育教育的素素,例如,在教學“平移坐標軸”這一內容時,就利用坐標的平移來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相比較平移曲線而言,學生早已掌握了平移曲線的知識,足以熟練應對相關的各種練習,而現在將難度提升至平移坐標軸,學生不僅要掌握相關方法,還要進行思想觀念上的升級,要理清楚x軸與y軸之間的運動與位置關系,從而觸及了事物的運動規律,也就學習了唯物辯證法的相關知識,這對他們的思維是一次極好的鍛煉。
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提倡人文精神的滲透,數學教育要把人文教育納入授課范圍之中,教師要讓數學學科彰顯出人文的光輝,讓學生深入了解數學文化。在現代教育理念中,我們的教學觀念是多元的,不應該只局限在某個知識領域中,而更應當把數學的人文價值充分地發揮出來,讓學生接受雙重性的數學教育,從而使他們的綜合素養得到提高。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回避了人文教育的話題,沒有讓學生領略到數學學科中蘊含的人文價值,那么他們學到的知識都將是冰冷而機械的公式、定理,學得再好也無法將所學知識運用到正確的地方,而且隨著學習的深入和難度的提高,學生反而會由于缺乏人文精神的熏陶而產生厭倦感,這樣的結果可不是教師愿意看到的,也違背了數學教育的本意。只有在教學的過程中時刻灌輸人文精神,才有利于學生長期的發展。例如,當學生在學習時因為遇到困難而想放棄時,教師向學生講述數學家華羅庚年輕時的勵志故事,激勵學生以華羅庚為榜樣,重新燃起克服困難的勇氣,這樣一來,學生感受到了數學學習中的人文精神,也就在心中產生了巨大的學習動力。
總而言之,要想將數學教育的作用發揮到最高程度,就必須在教學中提升人文教育的比重,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中蘊含的人文價值。只有把數學中的人文性內容都發掘出來,才能夠規避應試教育可能帶來的消極影響,讓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最大化的提高。
[1]何群.高中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5(27).
[2]連小梅.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培養自主學習能力[J].文理導航,2015(07).
[3]高美寬.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新校園,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