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鉛山縣稼軒鄉中心小學 祝洪波
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江西省鉛山縣稼軒鄉中心小學 祝洪波
教學活動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優化課堂教學會受到多方面的影響。所以,在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時,教師要通盤考慮,統籌安排,綜合分析,采取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爭取使其基本要素都能最大程度地得到優化,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共同營造生機勃勃的小學數學課堂,促進學生的健康和諧發展。本文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思考進行了探討。
小學;數學教學;問題;措施
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該在課堂教學上力求突破,不能抱殘守缺、止步不前。教學活動只有在不斷地創新探索中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不斷提升,教師要讓學生在不同的教學層次中反復獲得對所學知識的驗證,從而進一步深化和鞏固知識,為更深入地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1.教師在課堂教學討論中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仍然是以教師教學為主,學生很少自己表達意見,仍然在延續傳統的教學,甚至有的教師在教學前并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使得有些教師不能將教學目標進行更好的定位,使教學行為失去了一定的準則。有的教師盡管能在教學中與學生進行互動,但是課上的問題大多數是教師事先預設好的,問題比較簡單,對學生的學習提高并不明顯,長期下來,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受到很大的影響。
2.學生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為教師在課堂上講課占用的時間比較多,使得學生學習會比較疲憊,這樣學生在課上的學習效率并不高,甚至有些學生對數學恐懼和厭煩。如果學生總是處在比較疲勞的狀態,整天都是忙于考試和作業,那么時間長了,學生就會厭煩數學這門課程,降低小學數學的學習水平。
1.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內驅力,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會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扼殺他們求知的欲望。數學一門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的學科,而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不少學生認為數學知識較難把握,缺乏學習的主動性。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做的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要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因素,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轉換教學方式,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其次,挖掘生活中的數學教學資源。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積累、生活經驗等,將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使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這樣,學生就會有更多的機會運用所學知識,也能感受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價值,體會數學的趣味和魅力,進而引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2.創設教學情境,合作交流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面臨很大的壓力,很多學生對教師都存在膽怯的心理。如果學生發言時出現了錯誤,教師也不能一味地指責,這樣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即使學生在課堂上違紀,也要本著尊重學生尊嚴的目的,在課后和學生談心,找出原因。另外,在課堂氛圍的營造過程中,教師不能將自己的情緒帶到課堂上,這樣會影響課堂的氣氛,使學生產生恐懼,甚至出現厭學心理。學生對課堂產生興趣,是建設高效課堂的基礎。因此,在課堂上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3.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小學數學教學只靠傳統的粉筆加黑板是無法完全達到要求的,有許多圖片、圖象需要運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有些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需要運用多媒體來演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用較多的語言說明一些概念、算理、公式等現象,而且這些內容往往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活化這些知識,使教學內容變得直觀、形象,甚至不需要教師多言語,學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數學知識。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們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才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知識和素材。比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這一節內容時,我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僅利用粉筆在黑板上繪制幾何圖形,還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在這節課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特別高,連平時不聽課的學生也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由此可知,恰當運用多媒體技術非常有助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但是我們也要注意,雖然多媒體技術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但是不能每節課都使用,而要根據具體內容有選擇地使用。
4.深入研究教材,傳授有價值的數學知識
第一,學生數學知識水平的提高需要有效的數學知識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學生學到了應有的數學知識,才能說是教學成功。第二,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于有效的數學知識量。學生的發展是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數學知識不是智慧,學生會運用這些知識才是真正做到了智力的發展。第三,數學教學的心理效應取決于有效的數學知識量。學生只有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探索數學知識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愉悅感,才能真正驅動自己內在的學習動力,產生持久的學習興趣。
5.善用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也是一門藝術,不論哪門課程的教學,提問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但是要想使提問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為出發點,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設計和提出問題,以此來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他們進入到相應的學習中,進而高效率地掌握所學知識。具體到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在設計問題時要從實際出發,注意知識的系統性和問題的邏輯性,而且要問到關鍵處、重點處,使學生的理解由淺到深,逐步深化。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必然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挑戰,這就需要我們爬一道道坡,過一道道坎。
[1]賴文學.淺談小學生數學自學能力的培養[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2]郭俊.淺析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中華少年,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