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方
(華東交通大學,江西南昌 330013)
“一帶一路”戰略下的土木工程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
袁方
(華東交通大學,江西南昌 330013)
“一帶一路”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統攬國內外大局、順應全球發展形勢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赴海外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需要源源不斷地為大中型企業輸送精技術、懂外語的國際化專業人才。高校在選擇土木工程專業國際化辦學模式的時候,一方面要保證專業課程的設置符合高等教育認證標準,又要對專業培養方案進行細化,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國際認可;另一方面,根據現有水平,提供最合適的國際化辦學條件,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世界,走向世界。
“一帶一路”;高校土木工程;國際化人才;培養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戰略旨在打造沿線國家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而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赴海外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高等院校作為我國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儲備庫,需要源源不斷地為企業輸送精技術、懂外語的國際化專業人才。因此,我國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國際化教育勢在必行,任重道遠。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建設世界“雙一流”大學的持續推進,我國不少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辦學條件和國際影響力得到了明顯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國土木工程專業躋身世界一流行列的進程。但我國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國際化人才培養與世界知名大學相比仍存在著較大差距,如何縮小和消除這些差距,是一個急需破解的難題。
我國不少高等院校的國際合作與交流通常較為膚淺,有的只是迎來送往的接待性、事務性工作,并沒有真正落實合作與交流。盡管近些年來國家從政治高度、可持繼發展角度不斷增強高等院校國際化教育的緊迫感,但長期積聚下來的軟硬件的缺失,使得高校教育國際化的進程比較緩慢。大部分高校對國際化辦學理解不到位,缺乏國際化人才培養意識,比如很多學校花了重金引進外教,但往往最后演變成了一項完成上級考核指標的表面性工作。再如,很多高校土木工程專業設置了部分雙語教學課程,但缺乏循序漸進的過渡期,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最后教師也是應付了事,流于形式。
當前,我國高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與世界一流大學相比,主要差距是師資隊伍國際化水平不高。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相關教育部門對教師隊伍的國際化建設相當重視,也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促進教師國際化水平的提升。然而,不少高校缺少規范標準、目標約束、對應的考核激勵機制,導致高校教師國際化建設目標模糊。其次,土木工程專業教師外語水平總體不高,這也是制約教師隊伍國際化建設的重要原因。大部分高等院校引進的都是具有博士學位的高層次人才,具備10年以上的外語學習經歷,且部分優秀博士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過學術成果,外語讀、寫能力都很強,但是由于缺乏交流機會和平臺,大部分教師特別是土木工程等工科專業的教師外語聽、說能力比較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全英文教學或雙語教學的廣泛開展。另外,由于我國高等院校教師外語水平不高,制約了他們與國外專家學者的交流,不利于學術研究的國際化。教師的國際化水平不高,也就培養不出具備國際化視野和交際能力的學生。
高校土木工程專業要想實現國際化教學,培養國際化人才,必然牽涉到經費開支。當前,高校國際化教育環節經費不足的現象非常普遍,而經費不足造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派出去”難,即難以將教師送去世界知名大學訪學,提升業務水平,拓展國際化視野。如果高校要將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大規模地“派出去”,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保障,這對于高校來說很有難度。二是“引進來”難。土木工程專業的“引進來”通常指的是將世界知名大學的知名教授引進來對該專業學生進行授課,而這也要以雄厚的資金作為保障。經費不足必然導致國際化教育建設得不到有效投入,使得教學質量得不到全面提升。比如因經費短缺,赴海外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換學習變成了一個月甚至一周的學習,就達不到交流學習的預期目的。又如一個專業只安排一名外教進行授課,學生接收的時間就有限,授課質量就達不到預期效果,最后的國際化教育也就流于形式。
高素質的土木工程專業國際化人才,既需要豐富精深的專業知識,又要有較高的外語水平,還要了解外國文化;既要具備開闊的國際視野、較強的國際交往能力,又要有很強的實踐能力和創造精神。因此,在選擇土木工程專業國際化辦學模式的時候,一方面要保證專業課程的設置符合高等教育認證標準,又要對專業培養方案進行細化,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國際認可。另一方面,根據現有水平,提供最適合的國際化辦學條件,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一帶一路”戰略下,國際化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培養適應經濟全球化、具備國際視野和競爭力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全球經濟一體化和高等教育國際化,使得土木工程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成為必然趨勢。我國高等院校要迎合世界發展潮流,正視土木工程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深化土木工程專業國際化教學理念,為“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實施添磚加瓦。
首先,有重點地選派一批教師,特別是優秀青年教師赴世界知名大學研學交流。鑒于我國國情,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有針對性和有目的地將教師派出去,進行為期較長的研學交流,而不是走馬觀花式的短期考察活動,以真正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和國際化視野。其次,在全球范圍引進高層次人才,擴大名師效應。通過引進高層次人才,形成名師效應,吸引更多的人才進入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形成學科精英團隊,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大幅提高土木工程專業的國際化學術水平和影響力。此外,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的外語培訓,提高他們的外語應用能力。教師想要進行國際化交流,教書育人,離不開外語這門工具,因此必須加強對廣大教師的外語培訓。此外,要加強教師科技文獻的寫作能力,鼓勵教師在國際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這是提高師資隊伍國際化水平的重要保障。
高校必須對國際化人才培養環節加大投入,提高人均教育資源,在此基礎上,加強與國外高校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例如,可以實施中外合作辦學,這樣有利于學生接觸國際前沿的教育理念,從而使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加國際化。又如,國內高校可以與國外高校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實施國內外教師互派、學生互換、學分互認,國內外統一教學、統一學分評估模式,讓國內外高校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制定國內外學位互受的制度,我國可以給外國學生頒發畢業證書,國外高等院校也可以給我國高校學生頒發畢業證書,這樣既促進國內外交流,又有利于推進我國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國際化,實現“一帶一路”戰略下土木工程專業教育的共商、共享、共建。
[1]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劇錦文.“一帶一路”戰略的意義、機遇與挑戰[N].經濟日報,2015-04-02(13).
[3]瞿振元.“一帶一路”建設與國家教育新使命[N].光明日報,2016-08-13(11).
[4]李永強,羅云.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關鍵[J].中國農業教育,2009,(03).
袁 方(1986—),男,江西南昌人,華東交通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為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與科研。
責任編輯 萬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