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金鳳
(崇義縣城關幼兒園,江西贛州 341300)
利用竹制體育器械豐富幼兒體育活動
肖金鳳
(崇義縣城關幼兒園,江西贛州 341300)
隨著幼教行業的發展,幼兒園園所特色已成為大家所關注的熱點。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利用竹制體育器械開展幼兒體育活動,既能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又能促進幼兒身體素質的提高,還彰顯了內蘊豐富的竹文化魅力。通過拓展竹制體育器械優勢,開發和豐富竹玩具種類與玩法,優化幼兒園體育活動形式,可以進一步提高幼兒教師對體育活動的認識,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竹制體育器械;幼兒體育活動;創新
隨著幼教事業的發展,幼兒園特色教學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尤其是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更需要特色。實踐證明,利用竹制體育器械開展幼兒體育活動,能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促進幼兒身體素質的提高。
江西崇義是中國十大竹鄉之一,竹資源非常豐富,竹文化源遠流長。因此,當地幼兒園可以充分發掘利用這種本土資源,利用竹子創作各種戶外體育運動器械,比如崇義城關幼兒園2014年陸續研發制作了一套多變竹制體育輕器械,利用這些竹制體育器械,幼兒可以進行走、跑、跳、鉆、爬、投擲等活動。幼兒在使用這些玩具過程中自主探索,體驗到了無限樂趣,達到了增強體質、激發興趣和滿足娛樂愿望的目的。這些竹制體育器械為幼兒園體育活動的創新提供了硬件保障。
在竹鄉,竹制品加工廠丟棄的半成品隨處可見,當地幼兒園可以充分挖掘每一種竹子半成品的可變性和功能,變廢為寶,做成各種體育器械,豐富幼兒的體育活動。比如利用竹絲制作成竹球,幼兒就可以開展拋接球、滾球、傳球、投球、踢球以及用身體夾住運球等活動。這些竹制品半成品綠色環保,取材方便,而且經濟實惠。
當前,幼兒園竹制體育器械大多是由教師制作好供幼兒使用,而且品種較少,缺少創新,幼兒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有的雖然有幼兒參與制作,但教師干預過多,導致幼兒不明體育器械原理,不能靈活使用。因此,教師應主動給予幼兒制作竹制體育器械的機會,讓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力,研發制作出品種豐富、可變性強的竹制體育器械。這種幼兒與教師共同參與制作竹制體育器械的活動,不僅能豐富竹制體育器械的種類,而且有利于幼兒的長遠發展。
竹制體育器械如果種類豐富、玩法多樣,可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并吸引他們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幼兒的體育活動包括室內活動和戶外活動兩大類,因此,教師不僅要為幼兒配備各種類型和功能的竹制體育器械,還要開發多種玩法,以發展幼兒鉆、爬、跨、跳、平衡等各種基本運動能力,增強幼兒體質,提升幼兒運動技能,促進幼兒健康發展。比如可以在戶外運動場所安裝一些中大型的竹制體育器械,如竹爬梯、竹秋千、竹索橋、竹獨橋等,還可開發制作中小型的竹制體育輕器械,如竹跨欄、竹圈、竹球等,讓幼兒自主選擇。
如果竹制體育器械玩法相對比較單一,就不能滿足幼兒的需求。因此教師需要創新竹制體育器械的玩法,做到一物多玩,以吸引幼兒。同時也可以引導幼兒創新竹制體育器械的玩法,培養幼兒創新的能力。
每一種竹制體育器械都有自己的功能和特點,但如果玩法總是一成不變,不久之后,幼兒便會對它們失去興趣。因此,教師應鼓勵幼兒主動探索,利用已有竹制體育器械,玩出新花樣。如:多根竹篾擺放在地上,可以用來跳房子;抬高竹篾可以用來跨欄;立起竹篾,可以讓幼兒“S”形繞走或跑;彎曲竹篾,則能供幼兒鉆爬。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有了興趣,就有創造的熱情。幼兒園可以提供竹竿、竹篾、竹塊、竹筒、竹圈等,讓幼兒發揮想象,思考探究新鮮的玩法。教師要對幼兒的奇思妙想給予肯定和鼓勵。如“竹拉力器”,一個人玩可以用來當打氣筒使用,鍛煉幼兒的手臂力量;兩個人可以玩“拉大鋸”游戲,培養合作能力;三個人玩,可以開展跨跳運動,發展跳躍技能;四人以上一起玩,可以用于鉆爬,練習各種身體技能……幼兒在自由探索中不斷創造新玩法,在體驗運動樂趣的過程中自主學習,真正體現竹制體育器械一物多玩的價值。
由于每個幼兒情況不同,在設計竹制體育器械的玩法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制作出適合小、中、大班幼兒鍛煉的器械,供幼兒選擇使用。比如可以在竹筒的不同方向鉆好不同高度的小洞,用竹竿組合成高低不同的竹欄,供不同年齡和能力水平的幼兒跨跳、鉆爬。另外,竹欄還可組裝成一人欄、雙人欄、多人欄,為幼兒挑戰自我提供條件。
傳統的體育活動大多形式固定,缺乏趣味性,因此教師可以對竹制體育器械整合、優化,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活動條件和發展機會,滿足幼兒的需求。
教師應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利用竹制體育器械創設豐富的活動情境,讓幼兒身臨其境,發展能力。比如在大班體育活動“小小解放軍”中,可利用幼兒對解放軍的崇拜,通過把竹梯設置成穿越障礙,讓幼兒進行“穿過叢林,鉆過山洞,穿越火線,到達終點炸碉堡”的訓練,合格者便可成為“解放軍戰士”。這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教師在為幼兒提供豐富的竹制體育器械的同時,還應開展豐富的體育活動以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如:利用竹制體育器械設計形式多樣的晨間活動內容——“戰勝大灰狼”“好玩的輪胎”等;開展生動有趣的體育教學——“拯救小動物”“小兔采蘑菇”等;舉行親子體育開放活動——“快樂游戲,竹趣橫生”“快樂竹玩親子運動會”等;傳承特色民間體育游戲——“跳竹竿”“跳房子”等,讓幼兒體育活動貫穿在幼兒一日活動之中,成為一道獨特靚麗的風景。
在利用竹制體育器械教學時,教師可以將現場教學、師幼互動式學習和幼兒的個體探索巧妙結合,靈活運用集體活動、小組合作和個別探究等多種方法,滿足幼兒的游戲需要。在活動組織方面,應該對傳統體育活動模式進行優化,變“要我玩”為“我要玩”,變“我教你學”為“你玩我看”,孩子可自由選擇,各自結伴,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體育活動彰顯特色,突出成效。在開展戶外活動時,可以為幼兒提供豐富的不同種類的竹制體育器械,讓幼兒自由結伴、取材、探索,教師以觀察者和記錄者的身份出現,必要時以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進行指導,幫助幼兒提升經驗,獲得發展。
為了進一步拓展竹制體育器械的功能和優勢,幼兒園應該在每周的教研時間里分年級圍繞“如何利用竹制體育器械創新幼兒體育活動”進行研討。研討活動中要求每位教師輪流授課,并在課前說課,課后反思,然后由聽課教師對授課教師組織的活動進行點評,以便授課教師進一步調整、改進,最后進行二次授課,甚至多次授課。活動結束后,授課教師將活動設計、圖片和點評資料等進行整理,形成電子文檔,總結經驗,以供其他教師參考、借鑒。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通過組織幼兒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竹制體育活動游戲,研發了更多的竹制體育器械種類與玩法,豐富了幼兒的體育活動內容,突出了園本體育教學特色,節約了幼兒園的經費,改善了辦園條件,用低成本換來了高回報。
肖金鳳(1979—),女,江西崇義人,崇義縣城關幼兒園,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幼兒教育。
責任編輯 萬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