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學俠
對幼兒園體育活動“情境化”教學的實踐研究
文 李學俠
幼兒園體育活動非常重要,它關系到幼兒身體等綜合素質的健康發展。但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單純注重技能學習,忽視幼兒的興趣等現象,影響了幼兒的參與積極性與運動效果,進而影響了幼兒身體機能及其他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情境化”體育教學,能夠使體育活動更具趣味性,讓幼兒在體驗中提升技能,在感知中獲得發展。為此,有必要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開展“情境化”教學,使幼兒園的體育活動更加行之有效。
幼兒園體育活動;情境化教學;實踐
“幼兒園體育活動”是遵循幼兒生長發育和身體活動規律,以幼兒為活動主體,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協調發展,增強體質,發展智力,培養良好的道德和個性品質的教育活動。然而當前一些幼兒園的體育活動現狀不容樂觀,影響了幼兒的健康和能力發展。“情境化”教學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通過設置相關故事情節,創設典型場景氛圍,以其形象性、啟發性、可感知性等優勢特點越來越受到認可。經歷兩年多的實踐,我們認為幼兒園體育活動“情境化”能有效提升幼兒興趣,促進幼兒健康及能力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兒體育是幼兒終生健康的起始階段,是全面發展的基石。當前一些幼兒園體育活動存在諸多弊端,重模仿,輕興趣;重技能,輕體驗;重保護,輕體質增強等。這些不良因素,不利于幼兒身體健康和能力的發展。
(一)片面強調模仿練習,忽視幼兒“玩”的天性
當前,許多家長存在對幼兒過度保護的現象,片面重視幼兒智力因素,對于幼兒體育發展重視不夠,導致幼兒園也產生了“重智育輕體育”的現象,對體育教育的作用認識不到位,不重視體育興趣培養等等。
受“重智育輕體育”思潮影響,教師在幼兒體育活動時,方式簡單,常機械灌注式教授,過程單一,幼兒單純地“模仿練習”。這種要求幼兒統一被動學習,忽視幼兒玩中學的教學,具有盲目性和隨意性。幼兒沒有自主的運動空間,沒有與環境的互動,沒有與同伴的交流,導致幼兒喪失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興趣的缺失,必然影響幼兒體育活動的效果,影響幼兒體質的增強及能力的發展。我們應尊重幼兒“玩”的天性,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轉變家長及教師的教育觀,挖掘、整合幼兒園的優勢資源,創設適宜的“趣味”體育活動,讓幼兒“玩”在其中,“樂”在其中,“學”在其中,“發展”在其中。
(二)單純注重技能提升,忽視幼兒“多元”發展
幼兒的好奇心強,但有意注意的持續時間相對較短。單一的體育技能的學習單調枯燥,帶給幼兒的只是模仿被動習得,這種忽視幼兒學習動機與心理需求的教學,會影響幼兒學習的興趣,遏制幼兒多種能力的發展。
心理學研究表明:運用具體事例情境,能喚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使幼兒從小懂得珍愛生命,習得一些自我保護知識、技能。幼兒在具體的情境中習得能力、辦法,從而獲得健康的生命,擁有一個安全、美好的人生,這是我們體育教學應該努力和追求的。
體育課堂運用有效的情境教學,可使幼兒在多變的環境中,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在具體的情節事件中,產生自我保護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幼兒技能的習得是不無裨益的。有教師片面地認為體育教學的作用僅在于增強幼兒體質,學會一些基本動作,這種忽視幼兒多元發展的教育觀要改變,幼兒在體育活動中,既發展技能又獲得能力才至關重要。
(三)過度強調教師主導性,忽視幼兒自主體驗
教學“情境”的實質,是讓幼兒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當前幼兒園體育教學,教師占主導性地位的現象較為嚴重。經常一味灌輸,要求幼兒完成既定的動作學習,忽視幼兒自我感知、自主探索能力的發展,這種簡單教學,幼兒不能在體驗中獲得感知,獲得能力。
譬如,中班“投擲”活動,一教師教授“投擲”動作,讓幼兒扔“沙包”練習,這種單純的動作技能模仿簡單又枯燥,幼兒扔了幾下就沒興趣了,運動量及運動密度都沒有達到。這樣的教學,不僅達不到鍛煉的目的,也限制了幼兒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體育教學,必須做到既注重教師的主導性,又關注幼兒的自主性,要改進機械呆板的教學方法,尊重幼兒生理及心理的發展需求,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使幼兒在有趣的活動中,主動探索學習。做到在玩中學、玩中練、玩中創,要在不知不覺間習得技能,獲得能力。
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教學過程必須創設情境,依據教學情境設立目的,制定教學計劃,利用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幼兒園體育活動“情境化”,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身心發展水平,將體育活動內容賦予一定的情節,使之具有趣味性、社會性和自主性等,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無疑,幼兒園體育活動“情境化”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
(一)注重“情境”創設,引發興趣
《綱要》明確要求:“要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向導,在體育活動中創設“情境”,能夠引發幼兒興趣,促進活動有效開展。
3~6歲孩子的堅持性和耐受力較弱,單一和長時間的活動會降低他們的興趣。“情境化”體育活動,能使幼兒在“身臨其境”中引發興趣,在活躍的氣氛中激勵興趣。
“情境化”體育活動,能使幼兒在趣味活動中產生新的激情,促進活動深入開展。有趣的情境、愉快的體驗、積極的動機,使幼兒在活動中更加主動自覺。長遠廣闊的發展動機和持續的興趣是幼兒學習新知識的催化劑。當興趣轉化為愛好,最終形成習慣時,必將為幼兒的終身體育鍛煉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利用“情境”體驗,習得技能
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道:“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情境”教學能夠優化環境、優化活動,使幼兒在“如臨其境”中,從形象感知達到抽象頓悟。譬如小班“雙腳行進跳”,設計情境教學“小青蛙跳荷葉”,幼兒扮小青蛙去捉蟲,從一片荷葉跳到另一片荷葉,玩得開心,練得有趣,很輕易地學會了動作要領。在身臨其境的環境中,幼兒更易掌握動作,習得技能。
“情境化”體育活動,將生活中豐富的體育資源進行選擇、加工,創設有趣、貼近幼兒生活的情境,并把生活中的原型盡可能地展現在教學過程中,使幼兒在趣味的情境中,輕而易舉地習得技能。
體育活動“情境化”教學,符合幼兒的心理特征和年齡特點,使技能的學習不再是枯燥的技術動作,而是幼兒眼中富有生活氣息的“場景”。“玩”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在玩樂的情境體育活動中,不僅對新的知識和動作產生興趣,而且也愿意把原來習得的動作進行鞏固和提高。這樣,既有利于幼兒學習新知,也有利于幼兒動作和技能的全面提高。
(三)關注“情境”內隱,提升素質
幼兒園體育教育目標為“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幼兒期是生長發育的關鍵期,是良好生活行為習慣、個性特征形成的重要階段,適時適度地進行身體鍛煉,可以增強幼兒身體素質,幫助幼兒樹立崇尚健康、珍愛生命的人生理念,養成熱愛運動的良好習慣。
幼兒在“情境化”體育活動中,他們會約束自己,會更加努力地完成各種活動,達到鍛煉目的;同時,能激發幼兒主動地去克服困難,變得勇敢堅強,這些都有助于培養幼兒各種優良的角色行為和習慣。
幼兒在“情境化”體育活動中,還能夠養成堅毅的合作學習品質。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在體育活動中易缺乏合作的意識和能力,甚至不會去協商和分工交流,而“情境化”體育活動,往往需要合作才能夠完成,這就有利于培養幼兒合作等優良品質。
(一)創設多種“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創設“情境”,要把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經驗連接起來,并融入各種基本動作,如走、跑、跳等。活動前,用情境中的語言,對環境、規則進行生動介紹,使幼兒產生期待;活動中,以身示范,用激情點燃幼兒,用靈活的方式吸引幼兒。
1.創設生活情境,用“情境再現”引發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生活情境”是幼兒親身經歷過、體驗過的情境,幼兒會更加喜歡。生活情境親切自然,能喚醒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引發興趣,使幼兒更樂意投入活動。
如大班“摘桃子”,在熱身環節創設“小猴睡醒了”的起床情境,幼兒在模仿起床穿衣的動作中,很開心地完成了基礎活動,既奠定了身體的運動基礎,也為幼兒積極參與下面的運動做了鋪墊。
2.創設場地情境,以“情境感知”激勵興趣
借助體育器械和情境圖片創設“場地情境”,幼兒如臨其境。這樣的環境設置具有暗示和隱性支架作用,幼兒會更積極地嘗試和運動。
譬如大班“前滾翻”,幼兒活動時,愛學動畫片《黑貓警長》中的“白貓警士捉老鼠”,在軟墊上隨意翻滾;而對教師要求的“前滾翻”動作要領不感興趣。根據幼兒的興趣點,教師創設了“趣味森林”情境,增添了“白貓警士捉老鼠”環節,幼兒很興奮,輕易地學會了前滾翻。
幼兒參與場地情境創設,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如大班“穿過封鎖線”,幼兒用椅子、皮筋、小鈴鐺、圈等,自主創設場地活動情境,自主完成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幼兒參與情境創設,其游戲和運動激情更加高漲。
3.創設問題情境,以“情境思維”生成智慧
布魯納認為:“學習者在一定的問題情境中,經歷對學習材料的親身體驗和發展過程,才是學習者最有價值的東西。”問題情境能激活思維,激發熱情,能使幼兒在積極的活動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問題情境引導幼兒,把幼兒思維引向教學重點,能更好地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能把知識的習得、技能的培養、創新合作等有機融合,使教學效果進一步提升。在思維與行動的碰撞中,幼兒會綻放更多的智慧。
如大班“趣味圈”,探索圈的玩法。創設“一人怎么玩,多人怎么玩”的問題情境,促使幼兒思考不同的人一起玩圈圈的方法。在問題情境中,幼兒興趣更濃,他們會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探索嘗試,在這種不斷的思維創造中,幼兒既發展了身體動作,也發展了心智。
(二)建構適宜“情境”,提升幼兒技能
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大腦興奮過程占優勢,注意力不專一且易分散,自控能力差。能使幼兒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力和積極性,取決于教學手段的靈活多變以及創設有趣的課堂氛圍。利用幼兒園的場地、器材,依據幼兒年齡特點和主題內容,創設適宜“情境”,幼兒能在積極的“玩耍”中提升技能。
1.圍繞主題活動建構
圍繞主題活動建構的“情境”,幼兒很喜愛。根據主題活動需要,把情境體育活動變為主題學習中的組成部分,把技能的習得恰當、自然地融入到主題活動中,這種多元化的體育活動非常可行。
在主題活動中,幼兒已有一定的知識和經驗,對已知活動的興趣能進一步激發幼兒的積極性。譬如,在“水”的主題活動中,設計“運水、小烏鴉找水喝”的情境體育活動,增強活動趣味性,幼兒非常喜愛。既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又鍛煉了幼兒的運動能力和體能。
主題活動建構的情境,還可讓幼兒連續“活動”。把體育活動的內容依情節或主題層層展開,幼兒就會隨情節和主題深入持續地開展活動,從而使技能在不同的“情境”中進一步提升。
2.依據年齡層次建構
依據年齡層次建構“情境”,選擇與幼兒生活經驗、接受能力、活動目標相一致的活動內容建構,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小班建構要有趣味情節,譬如“向前投”,起初幼兒對練習投擲不感興趣,當增設情境“打怪獸”時,幼兒對“怎樣才能打到怪獸”非常感興趣,不但輕易地學會了向前投,且活動在“老師,再玩一次吧”的呼聲中持續了很久。
中、大班的幼兒認知水平相對較高,他們對活動的結果會比較感興趣,可設計一些有目標任務和競爭合作的情境,如“小猴背西瓜”,幼兒在激烈的競技運動中,能夠發展各種能力——勇敢、合作等等。
依年齡層次構建“情境化”體育活動,幼兒更愿意學習各種體育動作,并能在具體的活動情節中,掌握較難理解的動作技能,完成體育活動的目標。
3.利用園所環境建構
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指出,教師的任務是提供兒童能夠同化的環境,讓兒童通過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主動地獲得發展。利用園所環境資源創設“情境”,幼兒更熟悉,更喜愛,也更有效。如利用園里的小樹林(設計“叢林游戲戰”)、小種植園、小草地等,都可以成為幼兒“情境”體育活動的天然場所。
在這種自然的天然“情境”里,幼兒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在草地上奔跑、跳躍,在小樹林里嬉戲、玩耍,快樂極了。幼兒親自實踐和探索,會發現各種情境游戲的玩法,然后相互交流、分享、學習。這種趣味環境里的自主體育活動,可增強幼兒平衡、協調性等運動能力,可提升相互學習、共同合作等優良品質。
(三)設置科學“情境”,促進幼兒發展
斐斯泰洛齊指出:“體育訓練得當,有助于品德訓練,合理的體育訓練能促進兒童的歡樂和健康,培養團體精神和兄弟般的情感,勤奮的習慣及勇敢和吃苦耐勞等品質。”設置科學的“情境”,科學合理地安排幼兒運動的時間、強度和密度,能提高“情境”體育活動的實效性,促進幼兒體、智、德、能全面發展。
1.“定量與創意”科學規劃
科學規劃“情境”要注意“定量與創意”有效結合。在統一的時間段里,編排不同年齡段的活動內容,做相對自由的創意規劃,如早操、午間操活動,融入各班的特色器械活動,像圈類、球類等。把不同的活動區域整合規劃,如攀爬區、投擲區等,可滿足幼兒不同的體育活動需求。
幼兒發展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獲得的。要充分了解幼兒興趣及關注點,提供安全有層次的有效材料,并關注材料的創意性。小班應提供熟悉的材料,且不宜過多;中、大班應提供有想象空間且富于變化的材料,包括室外大型活動器具、球圈類、輪胎類,廢舊材料制作的紙球、尾巴、沙包等。
2.“常規與特色”合理整合
情境創設,還要注意常規與特色結合,做到既保證幼兒每天的基本運動量,又保證每周有集體性的情境體育活動,以培養幼兒的基本運動能力;同時,確立班級特色運動項目,每天自由活動,以半小時為宜,保證幼兒一日體育活動能夠有效融合,做到活動既有常規又有特色,既有集體又有分散。
3.“傳統與創新”高度融合
許多傳統的體育活動,都凝聚著人類的智慧,把傳統體育活動融入現代體育活動中,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傳統的“小組活動”就是很好的選擇,幾人自愿結合成小組,自主開展游戲,這種小型活動十分受幼兒喜愛。但在選擇時,要注意融入培養幼兒良好個性、創造性思維、人際及合作能力等內容,做到傳統與創新相并重,做到既育體,又育心育能。
在近幾年的幼兒體育活動“情境化”教學實踐中,我們認為體育活動“情境化”教學,能夠使幼兒在具體生動的“場景”中,產生積極的興趣;在“身臨其境”中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在“趣味運動”中達到鍛煉的目的,獲得多元發展的能力。讓孩子擁有強健的體魄、發展的能力、美好的人生,是我們的追求!愿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健康、幸福!
(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第三幼兒園)
[1]張慧中,顧榮芳,薛青華.健康[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李吉林.李吉林情境教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6.
[3]李吉林.為兒童的學習[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4]俞春曉.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設計方案與實例[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2.
[5]譚星.幼兒園體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6]馮衛東.情境教學操作全手冊[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