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宇
(江蘇省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江蘇 常州 213003)
暴發性心肌炎合并反復心跳驟停患兒的急救護理
張宏宇
(江蘇省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江蘇 常州 213003)
暴發性心肌炎; Ⅲ度房室傳導阻滯; 體外無創起搏; 心跳驟停; 急救護理
Fulminant myocarditis; Third 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Noninvasive pacing in vitro; Cardiac arrest; First aid nursing
暴發性心肌炎是指各種病毒感染導致的嚴重的、廣泛的心肌細胞損害,因其起病急,發展快,病情危重,常導致嚴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阿斯綜合征甚至猝死等[1]。2015年10月我科搶救了1例暴發性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心跳驟停患兒,現將急救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1 病例介紹 患兒,男,11歲,無藥物過敏史,無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病史,否認家族遺傳病史,患兒因“突發暈厥一次,伴抽搐一分鐘”,于2015年10月15日14:00送入我院急診科。患兒2日前曾因感冒在我院兒科就診,于當日在輸液過程中突發暈厥,伴四肢抽搐,持續約20 s,遂送入急診搶救室。入室患者神志清楚,情緒緊張不安,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3 mm,對光反射存在,予心電監護,生命體征:T36.6 ℃、BP118/77 mmHg (1 mmHg=0.133 kPa)、P89次/min、R11次/min、SpO2100%,開通靜脈通路,抽血查血常規、生化、心肌標志物。實驗室檢查:WBC 4.19×109/L、中性粒細胞比例0.819、肌鈣蛋白I 14.9774 ng/mL、肌酸激酶77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64 ng/mL、谷草轉氨酶109 u/L、乳酸脫氫酶934 u/L。14:35患兒主訴胸悶、頭暈,P35次/min SPO294%,BP94/57 mmHg,急查心電圖示“Ⅲ度房室傳導阻滯”,立即給予吸氧,異丙腎上腺素靜脈持續泵入,維持心率在80次/min左右。請心內科會診建議放臨時起搏器治療,患兒家屬猶豫,要求暫時觀察。患兒于16∶40突發意識喪失、心跳停止,立即予以胸外心臟按壓,持續約3 min恢復心跳。在隨后的35 min內反復發作四次心跳停止,在持續胸外心臟按壓的同時給予體外臨時起搏治療。17∶45經患兒家屬同意送DSA室行臨時起搏器植入術,術后以“暴發性心肌炎”收入心內科治療,半月后治愈出院。
1.2 急救方法
1.2.1 維持有效循環 評估:患兒突發頭暈、胸悶,P35次/min,BP94/57 mmHg,心電圖示“Ⅲ度房室傳導阻滯”。措施:開通兩條靜脈通路,遵醫囑給予阿托品0.3 mg靜脈推注,同時一路用于異丙腎上腺素0.05 ug/(kg.min) 持續泵入抗心律失常,另一路輸入大劑量維生素C、潑尼松、丙種球蛋白、奧美拉唑等。由于藥物效果不明顯,17∶00給予患者行體外無創臨時心臟起搏治療,以維持患者心率。評價:患兒生命體征平穩,心率維持在80次/min左右。
1.2.2 保持呼吸道通暢 評估:患兒入院后并發Ⅲ度房室傳導阻滯主訴胸悶、頭暈,SPO294%;措施:囑患者平臥抬高床頭,鼻導管吸氧3 L/min,由于患兒在治療過程突發意識喪失、SPO2下降至85%;立即停鼻導管吸氧并給予簡易呼吸器輔助通氣,保持呼吸道通暢,改善通氣功能,密切監測SPO2,同時準備氣管插管用物和呼吸機,協助進行氣管插管、呼吸輔助呼吸。評價:患兒缺氧改善,SPO2維持在96%以上。
1.2.3 心跳驟停的處理 評估:患兒16∶40突然出現意識喪失,大動脈搏動消失,并在隨后的35 min內發作4次。措施:立即給患兒進行心肺復蘇,組長對護士進行分工,3名護士循環對患兒持續進行胸外心臟按壓,1名負責腎上腺素等藥物的輸注及記錄,組長負責氣道護理,配合醫生進行氣管插管,并在心跳恢復后配合醫生進行體外心臟臨時起搏。密切監護患兒的生命體征,應對再次發生的心跳驟停。評價:17∶15患兒轉為清醒,P40次/min、BP96/59 mmHg、R18次/min、SPO297%。
2.1密切監護患者生命體征,及時發現并發癥 由于小兒暴發性心肌炎的早期癥狀不典型,加上患者家屬自訴能力比較差,無法準確表達自己身體出現的不適,容易造成誤診。因此臨床對于高度懷疑或確診小兒暴發性心肌炎的患者,應立刻對其呼吸、意識、血壓、心律、脈搏氧飽和度、皮膚顏色等進行觀察和監測[2]。重點關注心電圖變化,及時發現心律失常,尤其是竇性停搏、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室性心律失常,了解是否合并有血流動力學變化,是否出現血壓下降、心搏驟停、意識喪失、暈厥等癥狀,發現異常即刻通知醫生,以便立即進行處理。同時積極準備抗心律失常藥物和除顫、起搏器等,以更好的爭取搶救時機。
2.2 體外無創臨時起搏的護理 該患兒由于經藥物治療后效果不佳,醫生建議放置臨時起搏器治療,但由于患兒家屬拒絕,我們改用體外無創臨時起搏來進行治療。
2.2.1 體位 放置體外無創起搏時患者取仰臥位,向清醒患者和家屬做好解釋工作,以消除患者緊張情緒,減少翻動患者,即使翻動也不可用力過大、過猛,以免造成電極移位或脫出影響治療效果。
2.2.2 正確放置電極 連接心電監護系統后,電極襯墊正極置于右鎖骨中線2~3肋間,負極置于心尖部。電極片要緊貼皮膚,不要讓空氣滯留在襯墊下,兩電極襯墊相互分開,不能接觸。
2.2.3 根據病情調整起搏器的頻率及電量 頻率通常為: 心搏驟停者80~100次,房室傳導阻滯者70~80次,室上性心動過速者則超過基礎心率10%。電流強度一般40~50 mA,先將電流量由小逐漸增大,直至完全奪獲心室,再將電流量輸出開關置于高出起搏閾值5~10 mA 進行持續起搏,該患兒我們采取按需模式頻率給予80次/分,電流強度40mA開始起搏,逐漸增至80 mA達到起搏閾值。起搏穩定后,視病情可逐漸調低電流量,減少胸部刺激。
2.2.4 持續心電監護嚴密觀察起搏效果 記錄起搏開始時間,電極位置,起搏方式及起搏次數,起搏的有效表現。穩定起搏后,應繼續心電監護,注意心率、心律的變化,嚴密觀察血壓、尿量,注意呼吸的頻率、節律、強弱,并做好記錄。
2.2.5 觀察皮膚情況 在起搏持續8 h后,應更換電極襯墊,長時間起搏(超過30 min)時,要定期檢查皮膚情況,注意檢查粘貼處皮膚是否清潔干燥,及時擦掉皮膚表面物質,避免影響起搏效果。
2.3 充分評估患者,保證轉運安全 由于患者反復出現心跳停止,在轉運過程中隨時可能再次發生,因此在轉運前我們充分評估患者的情況,由一名醫生和兩位護士一起攜帶監護儀、體外臨時起搏器、便攜式呼吸機、急救藥品等。轉運過程中醫護分工明確,醫生負責病人循環系統防止心跳再次停止,一名護士負責患兒轉運途中氣道管理,一名護士負責病人監測及體外臨時起搏器的觀察。醫護緊密合作以保證轉運途中安全。到達DSA室認真詳細的交班,包括藥物治療的種類劑量,體外臨時起搏器的起搏心率、輸出功率及心跳停止的搶救過程。
2.4 護理難點
2.4.1 反復發作的心臟驟停 心跳呼吸驟停是威脅人類生命的主要病因,我國心跳呼吸驟停病人的存活率為3%左右[3]。復蘇成功的關鍵決定于CPR的技術質量,也取決于CPR開始的時間。團隊形式心肺復蘇可在最短的時間實施各項急救措施,為復蘇贏得寶貴的時間,從而有效地提高復蘇成功率[4]。我科針對心肺復蘇的病人實行1名醫生和3名護士組成的團隊進行團隊CPR,其中護理組長作為指揮者,同時負責進行氣道護理,協助醫生進行氣管插管,另外2名護士1名負責循環系統進行持續胸外心臟按壓,另外1名負責藥物應用及記錄。但由于該患兒才11歲,體格比較小,心肺復蘇時和成人有所區別,不適合使用自動心肺復蘇儀,況且反復發作心跳停止,需要隨時進行CPR。針對患兒情況,我們采取加派人手,徒手進行心肺復蘇,由3名護士和醫生輪流徒手進行頻率大于100次,幅度為胸廓前后徑的1/3的胸外心臟按壓,保證了心肺復蘇的質量,在前后經過5次的有效心肺復蘇,患兒病情趨于平穩。
2.4.2 患兒的不配合及家屬的不理解 患兒由于年齡小,對突如其來發病感到無助,從進入搶救室就緊張不安。同時各種穿刺帶來的疼痛、體外起搏器電流的刺激、氣管插管呼吸機治療的不適,反復心跳停止復蘇成功后患兒都是清醒的,發作時的瀕死感使其感到極度的恐懼。患兒一直哭鬧煩躁,不能配合我們急救護理操作。我們在對患兒進行反復安慰的同時,允許患兒的媽媽一直陪在其身邊,才使其逐漸平靜下來。在搶救患兒的過程中,由于患兒家屬對病情不了解,一度認為是我們的誤診才導致了患兒病情危重,情緒非常激動,同時家長面對病重的孩子十分焦慮,因擔心孩子的病情而出現恐懼、悲哀和哭泣 ,由于對治療信息的不理解,不能正確的選擇治療方式。這些如果處理不好不但影響我們的搶救治療,更有可能為醫患糾紛埋下隱患。因此針對患兒家屬,在我們積極向其提供疾病和治療的必要信息的同時,通知醫院總值班來與病人家屬進一步的溝通,在經過反復的解釋與溝通后終于接受了放置起搏器的治療。
暴發性心肌炎最嚴重的并發癥是心跳驟停和嚴重房室傳導阻滯。嚴重度房室傳導阻滯者心率過慢將會影響血流動力學,應提高其心室率,以防阿斯綜合征的發生[5]。而臨時起搏主要用于嚴重緩慢心律失常患者,這種心律失常有可能經藥物治療恢復竇性心律和正常的房室傳導,但部分患者因本身心臟房室傳導系統的病變而藥物不能逆轉,臨時起搏器的應用對于搶救患者生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6]。體外無創臨時起搏器,作為起搏器的一種操作其特點是簡便、快速、安全,正確使用對搶救心臟急癥病人可獲得滿意效果,是現代先進的心臟急救起搏方法。應用體外無創臨時起搏配合胸外心臟按壓救治暴發性心肌炎合并Ⅲ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可以有效維持患者的心率,為搶救贏得了寶貴時間,提高了搶救成功率。
[1] 黃金秀,易璜,陳俐.小兒暴發性心肌炎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3):251-252.
[2] 韋玉琴.15例小兒爆發性心肌炎的臨床分析及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38(13):303-304.
[3] 張連榮,宋瑰琦,謝少清,等.實施團隊搶救培訓以提高心肺復蘇時效性[J].護理學報,2012,19(3B):24-27.
[4] Dalby M,Whitbread M.The role of the emergency services in the optimisation of primary angioplasty:Experience from London and the heart attack team[J].Euro Intervention,2013,9(4):517-523.
[5] 羅琴.阿托伐他汀鈣聯合普羅布考治療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療效觀察[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3,19(5):83-85.
[6] 王琴.兒童爆發性心肌炎安裝臨時起搏器的護理[J].中國傷殘醫學,2012,12(20):154-155.
張宏宇(1984-),女,河南,本科,主管護師,副護士長,研究方向:急診急救護理
R473.72,R472.2
B
10.16821/j.cnki.hsjx.2017.02.023
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