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鋒
(中牟縣人民醫院 泌尿外科 河南 鄭州 451450)
?
經尿道電切術術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療淺表性膀胱癌的臨床效果觀察
張慧鋒
(中牟縣人民醫院 泌尿外科 河南 鄭州 451450)
目的 觀察淺表性膀胱癌經尿道電切術治療后予以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中牟縣人民醫院收治的淺表性膀胱癌患者56例,常規灌注的28例為對照組,早期灌注的28例為研究組,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復發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淺表性膀胱癌經尿道電切術治療后予以吡柔比星早期膀胱灌注效果確切,可降低復發率,延長復發時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經尿道電切術;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淺表性膀胱癌
淺表性膀胱癌作為臨床上一種常見的泌尿外科腫瘤,主要采用經尿道電切術治療,術后予以膀胱灌注化療,以提升治療效果。本研究旨在觀察在淺表性膀胱癌經尿道電切術治療后予以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的臨床效果。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中牟縣人民醫院收治的淺表性膀胱癌患者56例,常規灌注的28例患者為對照組,其中男21例,女7例,年齡35~70歲,平均(55.1±10.5)歲;病程為3個月~5 a,平均(3.0±1.5)a,腫瘤直徑3 cm以上者17例,3 cm以下者11例,19例Tis/Ta期,9例T1期;11例Ⅰ級,17例Ⅱ級;早期灌注的28例為研究組,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齡37~71歲,平均(55.3±10.8)歲,病程為5個月~4 a,平均(2.8±1.3)a,腫瘤直徑3 cm以上者18例,3 cm以下者10例,18例Tis/Ta期,10例T1期;12例Ⅰ級,16例Ⅱ級。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升此研究中對比數據參考價值和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用經尿道電切術治療,麻醉方式為連續硬膜外麻醉,手術體位為截石位,灌注液為濃度5%葡萄糖溶液,環狀切割電極及電切鏡由德國Karl Storz生產,電切鏡經尿道置入,對腫瘤部位、大小、數目、形狀與輸尿管口之間的關系、腫瘤浸潤程度進行詳細探查;行閉孔肌試驗,切除開始位置為腫瘤基底部,將基底部及腫瘤1~2 cm膀胱壁切除,直至淺肌層,對黏膜及基底創面進行電灼,沖洗膀胱,留置三腔導尿管[1]。
研究組術后24 h給予吡柔比星(深圳萬樂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0930105,有效期24個月)進行膀胱灌注,主要配置方法為在5%葡萄糖40 ml中溶入39 mg吡柔比星,7 d后,進行常規灌注化療,每周1次,8次后,每個月化療1次,治療8個月無復發后,每3個月進行1次化療,術后18個月持續治療[2]。對照組采用常規灌注化療,即術后7 d開始進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療,方法與研究組相同。術后3個月復查膀胱,1 a后,每半年復查1次。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復發率、復發時間以及不良反應。

2.1 復發率和復發時間 經隨訪,研究組復發3例,復發率為10.71%,對照組復發10例,復發率為35.71%,對照組復發率高于研究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908,P=0.026);研究組復發時間為(14.5±1.5)個月,對照組為(9.0±1.2)個月,對照組復發時間短于研究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5.150,P<0.05)。2.2 不良反應 研究組治療后發生血尿1例、膀胱炎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14%,對照組發生血尿1例、膀胱炎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71%,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膀胱癌是臨床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其中最為多見的為淺表性膀胱癌。膀胱癌一般采用經尿道電切術治療,復發率較高,5年復發率可達60%~90%,明顯增加浸潤程度和惡性程度,嚴重者會發展為肌層浸潤性膀胱癌,因此在經尿道電切術治療后一般予以化療藥物進行膀胱灌注,降低復發率[3-4]。多數化療藥物毒副作用較多,耐藥性也較強。術后復發的主要原因為脫落和殘余,必須對其進行預防。術后短時間內會存在創傷面,應用化療藥物很可能滲透到肌層組織中,因此在早期進行膀胱灌注化療可殺滅殘留的癌細胞,抑制腫瘤細胞向內擴散,顯著降低腫瘤復發率[5]。吡柔比星作為一種蒽環類藥物,有較高的抗腫瘤活性,對正常細胞影響較小[6]。
綜上所述,淺表性膀胱癌經尿道電切術治療后予以吡柔比星早期膀胱灌注效果確切,可降低復發率,延長復發時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周浴,何敏,賈洪濤,等.不同膀胱灌注療法預防淺表性膀胱癌術后復發及對血清VEGF影響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5,25(4):75-78.
[2] 韓興濤,楊錦建,霍慶祥,等.電切術聯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對淺表性膀胱癌療效[J].中國內鏡雜志,2015,21(5):494-497.
[3] 胡映波,林媛珍,吳勇,等.不同劑量鹽酸吡柔比星預防膀胱移行細胞癌術后復發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3):615-616.
[4] 高宏,劉巖,王澤新,等.經尿道電切聯合圍術期膀胱熱灌注治療老年膀胱癌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8):1603-1604.
[5] 陳學建,夏振和,陳茂章,等.四種化療藥物膀胱灌注預防淺表性膀胱癌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后復發的成本-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9):2188-2190.
[6] 李輝華,陳寧,鄧助朋,等.經尿道電切術與等離子切除術治療膀胱腫瘤的療效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6):3556-3557.
R 737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4.076
2017-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