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煥 閆利華 雷軍
(滎陽市人民醫院 心電圖室 河南 鄭州 450100)
?
動態心電圖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與心律失常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丁煥 閆利華 雷軍
(滎陽市人民醫院 心電圖室 河南 鄭州 450100)
目的 觀察動態心電圖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心肌缺血與心律失常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滎陽市人民醫院收治的116例疑似老年CHD患者,均行常規心電圖(ECG)和動態心電圖(DCG)。統計對比兩種方法診斷老年CHD患者心肌缺血與心律失常特異度、敏感度及準確度。結果 116例疑似患者經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確診為老年CHD患者58例,其中采用DCG診斷出48例老年CHD患者心肌缺血,采用ECG診斷出38例,DCG診斷老年CHD患者心肌缺血敏感度及準確度均高于EC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DCG診斷出50例心律失常,ECG診斷出41例心律失常,DCG診斷老年CHD患者心律失常敏感度及準確度均高于EC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DCG在老年CHD患者心肌缺血與心律失常診斷中準確度高,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動態心電圖;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又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由于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引發血管腔阻塞及狹窄,造成心肌缺氧缺血或壞死,進而導致心臟病,其臨床癥狀多表現為心悸、乏力、心力衰竭及胸痛。動態心電圖(dynamic electrocardlography,DCG)作為新型心臟電生理監測技術,不僅操作方便且具有無創、記錄信息量大等特點[1]。于華等[2]研究指出,DCG診斷老年CHD心肌缺血準確度為91.7%。本研究旨在觀察DCG在老年CHD患者心肌缺血與心律失常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滎陽市人民醫院收治的116例疑似老年CHD患者,其中包括男68例,女48例;年齡62~80歲,平均(68.08±4.30)歲;病程1~18 a,平均(9.50±5.70)a。
1.2 檢測方法 常規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ECG)檢測方法:使用日本充電155OP型心電圖機,設定紙速參數為25 mm/s,定標電壓10 mV。DCG檢測方法:使用無錫中鍵12導聯心電圖機,統計患者24 h內日常生活狀態下心電圖變化情況。1.3 觀察指標 以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結果為金標準,統計對比ECG和DCG診斷老年CHD患者心肌缺血與心律失常特異度、敏感度及準確度。①心律失常檢測判定:ECG和DCG均根據CHD發病時間、特征和頻率等情況;②ECG心肌缺血診斷標準:結果為同一導聯T波 116例疑似患者經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確診為老年CHD患者58例,采用DCG診斷出48例老年CHD患者心肌缺血,其特異度、敏感度及準確度依次為65.51%、82.75%、74.13%,采用ECG診斷出38例老年CHD患者心肌缺血,其特異度、敏感度及準確度依次為58.62%、65.51%、61.20%,DCG敏感度及準確度均高于EC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采用DCG診斷出50例老年CHD患者心律失常,其特異度、敏感度及準確度依次為70.68%、86.20%、78.44%,采用ECG診斷出41例老年CHD患者心律失常,其特異度、敏感度及準確度依次為60.34%、70.68%、65.51%,DCG敏感度及準確度均高于EC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診斷結果比較[n(%)] CHD作為內科常見疾病,具有較高發病率,是導致中老年人死亡主要因素之一。高血壓、血脂異常、肥胖、糖尿病及不良生活方式均為其危險因素,且CHD發作多與季節、情緒、體力活動及生活習慣相關。相關研究表明,及時發現CHD并予以干預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預后[3]。臨床多采用ECG診斷,但由于檢測時間較短,易出現漏診或誤診情況,影響其后期治療及身心健康。 心電圖是指人體多個部分心肌細胞興奮、激動過程中表達的生物電變化,且心電圖變化可有效反映心臟各部分興奮與激動傳播、恢復過程。DCG作為一種可長時間記錄、編集并分析人體心臟不同狀態下心電圖變化情況的方法,是心血管領域非創傷性檢查主要診斷方法之一。DCG可通過12導聯科學性分析其動態及靜態心電圖資料,為臨床治療提供準確判斷依據及治療依據,且其具有無創性、設備價格便宜,操作簡單,檢查費用低等優勢。夏國宏等[4]研究表明,DCG可有效診斷老年CHD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發生情況,對預防CHD患者心臟性猝死有著重要作用。張桂艷等[5]研究表明,DCG對CHD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DCG可連續24 h持續記錄其心電活動,并自動分析其心率、心律變化情況,包括短暫性及一過性心律失常。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DCG診斷出老年CHD患者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敏感度及準確度高于EC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DCG在診斷老年CHD患者心肌缺血與心律失常中可有效提高其準確度,具有較高應用價值。此外,12導聯DCG可詳細統計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情況,有效定位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有利于準確判斷其冠脈病變情況[6-7]。 綜上所述,DCG在老年CHD患者心肌缺血與心律失常診斷中準確度高,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1] 孫麗媛,韓琴,任寶香.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動態心電圖檢查體會[J].山東醫藥,2015,55(36):106. [2] 于華,梁偉,張官鵬.冠心病患者采用動態心電圖診斷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5,19(8):1292-1294. [3] 王玲,鄭建平,黃琦磊.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在冠心病中的應用價值對比[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24(B4):242-243. [4] 夏國宏,鄭爭達,楊海燕.動態心電圖檢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臨床價值分析[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6,26(2):354-356. [5] 張桂艷,程德君,楊玲.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江蘇醫藥,2014,40(8):918-920. [6] 馮雅君.動態心電圖和常規心電圖診斷老年無癥狀性心肌缺血的差異性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4,37(7):64-65. [7] Qin X,Zhang Q,Yang S,et al.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nd 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in elderly Chinese hypertensive patients[J].J Clin Hypertens(Greenwich),2014,16(7):511-517. R 541.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4.069 2017-01-12)
2 結果

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