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普外科石漢平
腫瘤專家談康復
文/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普外科石漢平
◎不要自責。很多患者尤其是年輕患者,經常會問這樣的問題:“我是如此善良,為什么讓我患腫瘤?”這樣的想法只會帶來三個心理結果:一是憤憤不平,認為上帝對自己不公平,人間對自己不公平;二是無限自責,認定自己或者家人一定做了什么惡事;三是極度悔恨,早知道如此應該更加善良一些,助人更多一些,更加……實際上,人是否得病與人性善惡沒有必然關系。
◎學會樂觀。有人說“三分之一的腫瘤患者是被嚇死的”,此話有道理。腫瘤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可怕,更可怕的是腫瘤患者自己嚇唬自己。抗癌明星的故事不勝枚舉,既來之,則安之,坦然面對最好。治療腫瘤既靠醫生,更靠自己;既靠藥物,更靠意志。
◎及時治療。手術、放療、化療都比較痛苦,但是,它們是目前治療腫瘤的最好方法。為了避免長痛,不妨忍受短痛。實際上,腫瘤手術與普通手術幾乎沒有差別,它的創傷不會更大,對人體的負面影響也不會更多。放療、化療的確會有一些副反應,但并非不能忍受。雖然有一些病人未能堅持,但是更多的病人完成了治療。
◎重返社會。回到治療前的工作中去,回到治療前的生活中去,是一種重要的心理治療手段。很多患者發現腫瘤后就停職在家休息,患者家屬出于關心親人,也要求親人辭職回家,其結果是適得其反,反而不利于患者。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去的目的,是通過正常的工作生活,轉移患者的注意力,讓他忘掉自己是腫瘤患者。
◎按時復診。良、惡性疾病的最大區別在于,惡性疾病治療后會復發(原地死灰復燃)和轉移(異地新長出來),而良性疾病沒有這個現象。所以,惡性腫瘤治療后,要定期復查,以便早期發現復發和轉移,及時治療。研究發現,手術后的腫瘤復發與轉移,80%發生在手術后3年內,15%發生在4~5年內,5%發生在5年后。所以,醫學上一般要求:手術后前3年,每3月復查1次;4~5年,每6月復查1次;5年后,每12個月復查1次。
◎合理營養。腫瘤患者的營養支持,包括家庭日常飲食及醫院的專業營養治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適度節制飲食,七八分飽即好。要辯證對待脂肪攝入,增加蛋白質攝入量,增加果蔬、谷物,提倡食不厭粗,糧不厭雜。
◎積極運動。運動對腫瘤患者有多方面的幫助,包括減輕體重、改善代謝狀況、提高免疫功能、防止肌肉減少、減輕治療毒副反應、提高生活質量、減少復發和轉移、延長生存時間等,對乳腺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的效果更加顯著。但是要根據患者的體力狀態及腫瘤分期情況進行,每周至少一次3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是最低要求。日常基本體力活動不能代替體育運動。最簡單有效的運動是晚飯后快步走:一是快,普通的散步是沒有作用的,或者說作用不大;二是長,時間不能少于30分鐘,否則達不到效果。
◎改變習慣。腫瘤是一種與生活方式相關的疾病,通過改變生活習慣可以預防腫瘤。煙草對腫瘤患者有百害而無一利,要予以嚴格控制。飲酒與腎癌、肝癌、乳腺癌、頭頸部腫瘤等多種腫瘤的發病率升高密切相關,所以頭頸部腫瘤患者一定要杜絕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