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彬文
重溫苦難輝煌的知青歲月,領悟治國理政的思想體系,學習重要講話的深刻闡述,站在時間維度上去研究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一脈相承。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是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的系列采訪實錄。其中,采訪了同習近平一起插隊的北京知青、朝夕相處的當地村民,以及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用真實的歷史細節再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知青時期的艱苦生活和成長歷程。
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重要講話,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九大召開之際,我們有幸參加了中央黨校世界格局變化與中國對外戰略研究專題班。在學校的組織下,學員們再次深入學習了總書記 7·26 講話精神,聆聽了劉云山校長在開學典禮上題為《領導干部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的重要講話,系統認真地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手捧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的《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這本紅寶書,認真學習,反復研讀,重溫苦難輝煌的知青歲月,領悟治國理政的思想體系,學習重要講話的深刻闡述,站在時間維度上去研究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一脈相承,站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高度去分析理論與實踐的水乳交融,感慨萬千,有以下三點感悟——
這是苦難輝煌的歲月,苦難孕育輝煌。這本紅寶書,用知青說、 村民說、各界說三部分共計19 次 29 人的采訪實錄和 76 幅真實圖片,大跨度、多視角、大縱深、多維度地還原了習近平總書記七年的知青歲月,為我們全景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延安插隊期間成長、成熟、成功的七年青春畫卷。無疑這七年是總書記曲折奮斗和經驗積累的七年,是總書記學習成長和深入思考的七年,是總書記擔當重任和繼往開來的七年,總書記以最小的年齡,用最長的時間,在最艱苦的地方,為那個時代,為今天和未來演繹了“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困乏其身”壯美詩篇,樹立了共產黨人使命、責任與擔當的光輝典范。
這是志存高遠的磨礪,疾風方知勁草。通過對29人和數百個問題的深入訪談,通過對習近平總書記插隊期間三個不同群體的不同視角的評價分析,可以看出習近平總書記在這七年間,志存高遠,百煉成鋼,磨礪出了共產黨特有的優秀品質——
一是始終不渝的理想信念。總書記把為群眾做實事作為自己始終不渝的理想信念,始終把自己看作是黃土地的一部分,群眾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從解衣推食到灌溉井,從鐵業社到代銷店,從縫紉社到磨坊,無不體現他對理想信念孜孜不倦地追求。
二是超越現實的精神升華。在艱難困苦的現實面前,他也曾有過迷茫,但志存高遠的他能夠在困境中完成蛻變,實現精神上的升華,而正是這種精神上的升華決定了多年以后他主動下沉到基層,到社會實踐的最前沿去工作,去踐行他的信念。
三是崇學尚讀的不懈追求。一個18歲左右的青少年,在困乏其身、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艱難困苦的歲月中,始終能有一個崇學尚讀的不懈追求是極為可貴的,也正是這一點使他有了智慧的源泉和深入的思考。書中多人多次提到總書記的崇學尚讀,涉獵廣,讀書多,僅“知青說”一部分,就有16人次提到總書記的好學習和愛讀書。
勇于擔當的創新實干。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必須要勇于擔當,而總書記不僅勇于擔當,而且創新實干,他多次對知青好友說,我不能就這樣走了,我要留下來幫老鄉們做點事,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是何其壯哉的勇于擔當!他創新實干,通過學習引進技術建沼氣池,他主動作為,堅持原則而不失靈活,多方溝通而積極穩妥地開辦鐵業社、代銷店。
這是治國理政的啟航,治村如同理國。正是在七年知青歲月的平凡而偉大的實踐和思考的基礎之上,一路走來習近平,從農村大隊書記到黨的總書記,從普通軍人到軍委主席,從普通公民到國家主席,從西北地區到華北地區,從東南沿海地區到黨中央,他帶領黨和人民披荊斬棘、攻堅克難,開創了一個又一個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構建了高瞻遠矚、思想深邃的治國理政新戰略。無疑七年知青歲月是他治國理政的啟航,而這種格局正是在他以以天下為己任的偉大情懷進行不斷實踐和思考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歷史必然和歷史自覺。作為共產黨人,這種歷史必然和歷史自覺最為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我認為是以下三點——
一是牢固樹立以人民為本的方向。以人民為本的方向是共產黨人最根本的方向,只有牢牢把握這個大方向,才能在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征程中堅定不移地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句話落到實處。習近平總書記的七年知青歲月中,他始終牢記為了誰和依靠誰,始終牢記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是磨礪形成實事求是的作風。習近平總書記在七年知青歲月中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作風,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了解實際,調研分糧,建沼氣池,建鐵業社,建代銷店等等,無不是他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活動,可以說實事求是始終伴隨著他成長、成熟和成功。
三是錘煉鑄就堅強自信的品質??倳浢媾R人生和時代的抉擇,在15歲的時候毅然決然地來到延安插隊,在艱苦的環境面前,他堅強而超越自我,擺脫迷茫,實現升華,鑄就自信。他是一個堅強自信的知青,是一個堅強自信的農民,更是一個堅強自信的大隊支部書記,正是這種堅強自信為他帶來了知青歲月的成功,正是這種堅強自信歷久彌新,演進為今天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大國自信。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豪情到碧霄。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刻闡述了未來一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政方針和行動綱領,對于團結動員全黨全國人民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而奮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開好黨的十九大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礎、思想基礎、理論基礎。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將深入學習7·26講話精神,深刻領會兩個深刻闡述的豐富內涵,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研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繼承發揚知青歲月的榜樣力量,著力聚焦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創新驅動發展、軍民深度融合等偉大戰略,進一步大力推進飛機研制、預先研究和技術產業三大核心業務,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