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謝冰林
交警劉五橋:普通人的不平凡事
文_謝冰林

因為向往,他選擇了警察這個職業,一干就是22年。因為熱愛,他用堅守和責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一次次幫助群眾,在惡劣的天氣下指揮交通的身影感動了無數市民,大家紛紛感嘆:他的身影,溫暖了這座城市。他,就是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交通大隊機動中隊副中隊長兼武昌火車站警務區警長劉五橋。
從警以來,劉五橋用自己的行動忠實踐行著人民警察的錚錚誓言,用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對待著群眾。
2009年,劉五橋擔起指揮武昌南站交通的重擔。由于南站地位特殊,交通高峰來得比一般路口要早,而高峰結束也比一般路口晚,想要路口暢通,就要多付出。7年時間里,他在這個崗位上堅守著,絲毫不敢松懈。
“只要在崗一分鐘,就要做到盡心盡責。把每位父老鄉親安全送到東南西北。”這是劉五橋與戰友們的信念。武昌火車站地區,每天40萬人從這兒聚散天下,為了保證把每位父老鄉親安全送到東西南北,他堅持每天7點到崗,不停地走來走去指揮交通。
每年的春運、暑運、五一、國慶等節假日,是人們旅游團聚的時刻,對劉五橋來說卻是一次次戰斗。
節假日,劉五橋基本全天泡在路面,來來回回地走,來來回回地跑,腿麻了捶一捶、揉一揉。早上5點半上崗,等早高峰車流回落已經將近10點,忘記過早那是常有的事,有時候幾個包子,有時候一碗熱干面,就在路邊解決。吃完一抹嘴又繼續工作,持續高強度工作。
春運對于交警而言是體能與毅力的考驗,每天清晨5點半,劉五橋總會準時出現在路口,他每天工作都超過12小時。臘月二十九、三十日客流高峰,他甚至連續工作16小時!連續13個除夕,他沒與家人一起吃團圓飯,都是在崗位上度過。
劉五橋對自己的隊友們提出了特別要求,所有民警和協管員一律含口哨上崗,發現行人亂穿馬路,立即鳴哨制止,對不配合者要跑步上前指出并糾正。
在他的治理下,行人亂穿馬路這一頑疾得到逐步治理,車輛、行人各行其道,道路通行明顯變暢。每到大型節假日,武昌火車站地區人流量每天可達20萬人次,中山路張之洞路口最繁忙的時候,一個信號周期一條斑馬線通過的行人達200人之多。為此,劉五橋的口哨隨時含在口里,發現有行人亂穿,立即鳴哨制止。人少時一聲短哨,人多時則長哨不停,一天下來萬次有余。
面對火車站黑車泛濫的問題,劉五橋帶領民警聯合站前運管、城管等部門采取凌晨出擊、錯時整治、警便結合等手段,連續一周查扣20余臺非法營運車輛。他曾經遭遇扯皮耍賴的黑車車主,也曾直面暴力抗法。
一次,一黑車司機狠狠咬住劉五橋的左手,僵持幾分鐘后,終于在民警和群眾們的幫助下,把手指拉了出來,但他的手早已鮮血淋漓,血肉模糊。趕到醫院后,醫生發現傷口深可見骨,皮膚已被咬爛,無法縫合,只能敷藥包扎。時至今日,被咬傷的手指仍無知覺,但劉五橋說,付出一定會有回報,他得到的回報是,扭轉了火車站管理混亂的局面。火車站黑車泛濫得到有效遏制,這一帶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火車站的劉五橋天不怕地不怕,最好莫惹他!”
2014年臘月的一天,晚上8點,室外下著大雪,劉五橋結束一天的工作,換完便裝準備回家。經過候車廳時,一對年輕的夫婦抱著3歲的兒子向他求助:“可以買包方便面給孩子嗎?”
看到這對夫妻和孩子饑寒交迫的模樣,劉五橋心有不忍,帶著他們來到站內的小超市里,自己掏腰包,買了200多元的吃的、用的給他們。
2015年春節前夕,劉五橋正在站內巡查,遠遠看見一個小女孩,只身一人,提著一個裝了幾件衣服的塑料袋,無助地站在站內四處張望。劉五橋主動上前詢問,小女孩自稱要去廣東找男友。
眼見女孩年齡不大,劉五橋機警地仔細詢問后得知,原來小女孩只有13歲,是赤壁人,和家人慪氣后離家出走,獨自一人來到武漢,打算去廣東見男網友。擔心女孩上當受騙,他一邊安撫女孩,一邊聯系民警與女孩家人取得聯系。接到找到孩子的消息,小女孩的家人連忙趕到武昌站,對劉五橋感激不已。
像這樣的救助不勝其數,劉五橋自己也記不清了。每當他執勤巡查時,有不少小商販、駕駛員、行人為他送水,送傘,熱情地朝他打招呼,稱贊他是江城最暖交警。
2016年7月,武漢遭遇暴雨襲擊,劉五橋在暴雨肆虐中,站上了一線執勤崗位。談起暴雨中救援,劉五橋記憶猶新。7月2日那天凌晨4點,他就來到工作崗位上,與戰友們全力戰斗。
那天中午,紫陽東路還在全力排澇,附近的南安街又出現險情,他立即駕車往南安街趕。一輛白色現代越野車和黑色奔馳越野車泡在水中,劉五橋先幫助白色越野車脫困,又要求熄火的黑色車輛司機下車站到旁邊安全區域等待救援車輛。早上連早飯都沒來得及吃的老劉又匆匆返回紫陽東路繼續堅守,并幫助司機將熄火滯水的車推至岸邊。
就這樣,直到下午4點,紫陽東路的水才漸漸退去,見到水退了,劉五橋才安心端起牛肉面在路邊吃起來,不知不覺,從早上“下水”到“上岸”,劉五橋已經在水里足足泡了12個小時。此時的他已經在紫陽東路和南安街推出了5輛拋錨車。
每逢大雨,紫陽東路的涵洞都會出現嚴重漬水。2013年7月的一天,老劉為救被困大雨中的司機,差點落入被暴雨沖開的窨井中。提起那天,劉五橋依舊心有余悸。
那天,劉五橋正在執勤時,發現一個女司機駕駛的黑色斯巴魯困在紫陽東路的涵洞中。“整個駕駛室都是水,齊腰深的水。”
因為涵洞附近正好有個垃圾轉運站,成堆的垃圾漂浮在污水中。當時雨越下越大,發現被困女司機后,老劉來不及思考,就趕緊跳入污水中實施救援。“我下去以后,就在外面用非常洪亮的聲音跟她喊:在么狀態啊?掛空擋啊,松手剎啊!不停地安慰她。”
隨后,劉五橋和4位熱心群眾一起,在1米多深的水中合力推車,車子被推出600多米,終于脫離了險境。
救起女司機后,附近司機稱自己的車牌掉入水里。老劉又返身回到污水中,幫助司機撈掉落的車牌。就在他亦步亦趨在污水中摸索時,附近一家餐館的廚師連忙提醒他:“劉警官,你腳下的下水道窨井蓋翻起來了啊,小心!”這時,老劉才發現,他身后水流湍急。“如果不是好心市民提醒,一腳踩空,后果不堪設想。”
從警22年來,劉五橋經歷了初出茅廬的青澀,逐步走向成熟,他說,只有在工作中全心全意為民服務,內心才會感到真正的幸福。